2022年上半年,37萬家餐飲店消失,為何大家不愛去下館子了?
根據某查查數據顯示,在2022年上半年,全國餐飲店注銷數量約37.3萬家,其中奶茶店注銷 數量8萬家,快餐小吃店12萬家,火鍋店1.2萬家。
37萬家餐飲店選擇了閉店關門,消失在了大街上和商場里,疫情的第三個年頭,一大批餐飲老板們選擇了放棄經營多年的餐館。
除了疫情的影響因素之外,人們越來越不愛下館子吃飯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消費者在減少,餐飲市場在萎縮,導致餐飲店的生存越來越艱難。
曾經熱衷于下館子吃飯的中國人,如今為何大家都不愛去下館子了呢?今天我們便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
一、囊中羞澀
第一個原因便是大家囊中羞澀,由于高房價的影響,不少消費者都背負了房貸,全家人湊了6個錢包付首付之后,家里的余糧就見底了。
再加上突然襲擊的疫情,讓大家措手不及,受到疫情的影響,各行各業生意都沒有以前好做,公司營收的減少,直接影響了大家的收入水平。
大家都變得囊中羞澀了,在2019年之前,在廣州開火鍋店的老張,門店有很多老顧客一周至少要來3次,但是疫情發生之后,如今半個月都難得來一次。
二、重性價比
在以前出現之前,大家的消費觀念還是以沖動性的“超前消費”為主,透支未來消費能力,“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各種信用借款更是層出不窮。
但是疫情之后,讓很多消費者認識到了存款的重要性,認識到了“超前消費”的危害,不少消費者對消費這件事情越來越理性。
大家購物越來越看重性價比,就連吃飯都是如此,哪里有更實惠的套餐便去哪里吃?餐飲店為了適應消費的改變,門店消費價格也越來越低,利潤也就越來越少。
三、外賣方便
中國人生活一般都是很節儉的,能夠節省一塊錢,大家便會趨之若鶩,相對餐館而言,外賣的價格更實惠,而且送餐上門非常的方便。
如今消費者都養成了點外賣的習慣,寧愿坐在辦公室等外賣上門,也不愿意乘電梯下樓去餐館吃飯,一邊玩手機,一邊等候美食送上門,已經成為了年輕人的“新生活方式”。
四、讓家里人吃得更健康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吃這件事情越來越看重,不僅看重吃的口味,還看重是否吃得健康和營養。
餐飲店廚師在烹飪時為了能夠讓菜品口感層次更豐富,往往都會添加許多的調味料進去,添加得越多,顧客吃起來越有味道。
但是如今人們卻認為這種烹飪方式不可取,不健康,少鹽少油,清淡口味成為了很多養生人士的追求,相對于餐飲店廚師做飯而言,在家里自己做飯吃,無疑吃的會更加健康和營養,而且價格更加實惠。
預制菜的興起
與此同時在超市,菜市場等購物場所,消費者可以買到與酒店大廚同款味道的預制菜,不僅價格更實惠,而且分量還更足,將預制菜買回家,只需要經過簡單的加熱便可以直接食用。
比如小龍蝦預制菜,里面已經調好的味道,直接將菜品買回去,回家熱一下,小龍蝦的口味跟餐館廚師炒得沒什么區別,甚至還更美味。
不僅美味,價格還更實惠,預制菜的興起,搶走了一部分原本屬于餐館的生意,讓餐飲店的競爭更加白熱化。
以上4點便是為何如今大家不愛下館子了,對于很多人而言,與其花費三四百塊錢下館子吃飯,還不如花100塊錢買菜回來自己做,不僅健康而且還更有營養。
對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點贊點推轉發走好運,愿你有始料不及的運氣和突如其來的歡喜。
本文由餐飲新紀元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歡迎留言評論,收藏與轉發,你的每一條點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餐飲新紀元全網文章閱讀量突破5億,如果你對餐飲業感興趣,熱愛美食,喜歡創業,有想法有夢想,那不妨關注我們,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視角解讀餐飲創業、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觀點討論,歡迎大家私信我,圖片來源于網絡配圖,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