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入口-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中國冷鏈物流網

6年近萬店、年入70億,賣火鍋食材悶聲發大財

時間:2023-04-14 05:55:29來源:food欄目:餐飲美食新聞 閱讀:

 

遍地的火鍋燒烤店“打”得不可開交,把賣食材的先送上市了。

靠賣火鍋丸子起家、被稱作火鍋界的“蜜雪冰城”、6年前從“老家”河南開跑、一路狂飆到現在近萬店規?!疱仧臼巢钠放棋伻κ硡R正奔赴港股,于不久前的4月3日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招股書介紹,鍋圈食匯致力于一站式提供好吃方便還不貴的食材,產品組合涵蓋火鍋產品、燒烤產品、飲料、一人食、即烹餐包、生鮮食品、西餐和零食等八大類食材、共755個SKU。2022年累計訂單超過1億份,注冊會員數達到2040萬。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個主打“在家吃飯”場景的食品品牌,鍋圈是預制菜賽風口上的“當紅炸子雞”。提及預制菜,A股已經盤踞著安井食品、三全食品、味知香等巨頭,如今創立不到10年的鍋圈沖擊港股,無疑讓炙手可熱的預制菜又多了幾分“性感”。

預制菜賽道究竟還能跑出多少黑馬?靠開加盟店一路高歌猛進,鍋圈的盈利模式可否持續?疫情放開后,鍋圈壁壘何在?這些問題都在等待它揭曉答案。

瞄準“在家吃飯”,6年開萬店

鍋圈的創始人楊明超,是個餐飲“老兵”。

2017年在鄭州開出第一家鍋圈前,他曾經營了十多年的夜市,主打海鮮、啤酒品類。但這門生意受限于季節,于是2013年楊明超轉做火鍋,并推出了“小板凳”火鍋品牌。“小板凳”僅一年時間就發展到80多家,巔峰時開到了600家。

然而楊明超的“野心”遠不止于此,將火鍋店轉讓給團隊后,他又看向了餐飲B2B生意。

2015年,楊明超成立河南鍋圈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不過他發現,凍品供應在B端的市場十分松散,并且僅靠to B餐飲很難起量,于是又瞄準了to C市場。2017年,鍋圈開始搭建自己的終端渠道網絡,并在同年1月于鄭州開出第一家門店。

火鍋燒烤在中國的消費心智本就十分成熟,近年來“一人食”、“懶人經濟”等概念興起,也讓鍋圈吃到了紅利。但更重要的助推力是,疫情爆發后“在家吃飯”成為常態,預制菜行業順勢而起,讓鍋圈乘風直上。

疫情前,鍋圈的拓張維持在正常速度,2018-2019年,門店從100家擴張到500家;疫情后,鍋圈進入了“瘋狂拓店”時代,2020-2022年,門店數從4300家一路狂飆到9221家。蜜雪冰城用23年才做到的“萬店”,鍋圈只用了6年。

根據招股書,截至2022年底,鍋圈共有線下零售店9221家,遍布全國29個省市;其中加盟門店占比99.9%,由2020年底的4296家增至2022年底的9216家。鍋圈的主要收入也來自加盟商,2020-2022年,加盟商貢獻的營收分別占總營收的98.2%、94.2%和90.3%。

鍋圈所講的“在家吃飯”的故事,以及逆勢擴張的亮眼表現,讓它一度成為資本的“寵兒”。

公開信息顯示,2019-2022三年多的時間,鍋圈累計完成7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不惑創投、三全食品、IDG資本、啟承資本、招銀資本、茅臺、物美投資等機構,累計融資近30億元。

資本的加持讓鍋圈有了昂首挺進的底氣。

招股書中介紹,近年來鍋圈所募資金主要投入供應鏈端,截至2022年12月31日,鍋圈已控股3個食品原料生產工廠,分別為生產牛肉產品的和一肉業、生產肉丸的丸來丸去和生產火鍋底料的澄明食品,并參股蝦滑供應商逮蝦記,這些投入將大大提高上游產能和效率。

除了投資建設食材產品預制中心和進行產品研發,募資還被用于拓展門店網絡、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活動,提升數字化能力以及用作為營運資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因此當其他火鍋燒烤店的關門、虧損成為常態時,瘋狂開店的鍋圈卻上演著“速度與激情”。2020-2022年,鍋圈的總營收翻了一倍多,從29.6億元迅速飆升至71.7億元;2022年,鍋圈實現首次盈利,凈利潤2.41億元。

去年還在虧錢,鍋圈上市底氣何在?

要知道,前兩年,鍋圈還深陷“虧損泥淖”。

招股書顯示,2020、2021年,鍋圈年內虧損分別為4329.2萬元、4.61億元,兩年合計虧損5.04億元;2022年鍋圈首次實現盈利,獲得2.41億元的年內利潤,仍未覆蓋前兩年的虧損。

鍋圈在招股書中解釋,前兩年的虧損主要歸因于人力增長和品牌營銷投入過大。這大概是“加速度”帶來的連鎖反應,要在短期內迅速跑馬圈地,就要舍得在“人”和“名聲”上“一擲千金”。

招股書顯示,2020-2022年鍋圈銷售及分銷開支分別為2.2億元、6.29億元和6.25億元,占同期總營收的7.4%、15.9%、8.7%。具體來看,銷售及分銷開支主要包括雇員福利開支、倉儲費用、廣告及推廣開支、差旅開支,其中逐年攀升的雇員福利開支占比已超過1/3。

在提升品牌知名度上,鍋圈更是“不惜重金”。2020年9月,鍋圈簽下知名相聲演員岳云鵬作為品牌代言人,并將品牌營銷與岳云鵬深度綁定;2021年,鍋圈成為CCTV體育頻道的美食合作伙伴;2022年更是精準鎖定《加油!小店》和《暖暖的火鍋》兩檔衛視熱門綜藝。

圖源:鍋圈食匯公眾號

一位消費分析師指出,觀察鍋圈近年來的舉措,不免有“重營銷、輕研發”的嫌疑。2020-2022年,公司年研發投入金額僅為23.5萬元、348.7萬元和9981萬元,只占到當期營收的0.1%、1%和2.5%。

并且,鍋圈在研發方面存在“臨時抱佛腳”的可能性。證據就是,目前鍋圈擁有的三大生產工廠均為2021-2022年新收購的廠區,但是截至2022年末,這些工廠的實際產能利用率僅為60.2%。

研發投入低,其實也是預制菜企業的通病。比如味知香、安井食品、千味央廚、天味食品,2022年中報其研發支出占比分別為0.44%、0.83%、0.92%和1.3%,與鍋圈處在同一水平。但不同的是,這些上市公司每年研發費用支出較為穩定,大都在數千萬元級別。

至于2022年鍋圈為何能實現盈利,招股書中分別總結了內因和外因。

一方面是降本增效。鍋圈將盈利歸功于采購量增長以及規模經濟提升下的成本控制能力,并且隨著前幾年的品牌投入初見成效,鍋圈的品牌認可度也使得它能優化銷售及分銷開支。

另一方面還是“居家經濟”增長使然。原本在生活節奏較快的一二線城市,人們更依賴“外賣”或者“外出就餐”,鍋圈的存在感并沒那么強。但當常態化居家使得“在家吃飯”比例上升,鍋圈得以抓住一波機會,在大城市乘勝追擊。

從鍋圈門店的城市分布情況來看,2020-2022年,鍋圈在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店的比例持續提升,直轄市門店的占比從4.1%增加至7.5%,省會城市門店的占比也從19.3%增加到21.2%。

這也從側面說明,鍋圈曬出的2022年“優秀成績單”可能是行業現象——疫情的催化使得預制菜企業營收普遍增長。

比如安井食品的營收和凈利潤也在2022年顯著提升。根據安井食品的公告,公司預計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21.75億元,同比增長約31.30%;凈利潤為10.60-11.10億元,同比增長55.43%至62.76%。

“上市”只是“肉搏”的開始

消費者習慣已經養成,“在家吃飯”解決方案市場未來仍將繼續擴容。

“在家吃飯”解決方案是指企業向消費者提供即食、即熱、即烹或即配食品,其中在家火鍋及燒烤產品是其重要子集。這些餐食解決方案滿足了消費者對食品營養、美味、衛生及高效的要求,已成為越來越受歡迎的用餐選擇。

招股書里提到,中國在家吃飯餐食解決方案市場的總收入由2017年的1149億元大幅增長至2021年的290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6.1%;預計于2026年將達到8000億元,自2021年起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2.5%。

現在正是搶灘市場的好機會,但鍋圈未來依舊挑戰重重。

“九成營收都來自加盟商,會存在一定隱患,如果加盟店業績欠佳,將直接影響總體營收和盈利。未來鍋圈能否實現供應鏈、品牌、渠道一體化戰略價值,還有待時間驗證,畢竟瞄準‘在家吃飯’場景的企業們個個虎視眈眈?!币晃幌M投資人表示。

細細考量,鍋圈至少面臨三大挑戰——

第一,沒有護城河,模式容易被復制。就目前的消費者反饋來看,其產品性價比很難和成本更低的美團買菜、樸樸超市等相比,價格優勢并不明顯,部分商品還要貴出不少。這無疑對鍋圈的供應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鍋圈所在的預制菜行業普遍門檻不高,可替代性強。就鍋圈主打的社區業態而言,不僅和菜市場、生鮮超市形成競對,以社區團購為主的新零售也在蠶食,對鍋圈構成威脅。

第三,在一二線城市的渠道價值和品牌知名度還有待提升。相比耳熟能詳的安井食品和三全食品,鍋圈的毛利率水平有待提高。2022年前三季度,安井食品和三全食品毛利率分別為21.06%和28.56%,顯著高于鍋圈。

針對這些風險,鍋圈在招股書里也做出了戰略規劃。

招股書透露,未來的業務重心主要在進一步迎合更多消費者需要,延伸至露營、一人食等更多消費場景。鍋圈著重強調了對露營場景的探索,畢竟“燒烤+露營”已經成為近幾年受歡迎的戶外消費選擇,和其業務緊密相關。

其實鍋圈曾多次嘗試賺“火鍋”以外的錢。2020年,為了迎合一二線城市年輕人,鍋圈推出了自熱產品和方便速食子品牌“憨憨”,產品包括自熱火鍋、方便螺螄粉、自熱米飯等,在門店與APP中進行銷售。

2021年,鍋圈試水鹵味產品,推出鹵味品牌“鹵拉拉”,推出了鴨鎖骨、鹵香鵪鶉蛋、鴨脖、鴨翅膀、鹵香鳳爪、鴨頭等產品。

鍋圈在招股書中表示,未來擬將產品類別繼續拓展至水果、零食、飲料及酒水等品類,提供露營、客廳零食、水果輕食及一人食等消費場景的產品。這些產品和場景上的延伸將提高鍋圈的“出鏡”頻率,助其拔高品牌壁壘。

此外,鍋圈還致力于提升數字化水平,數字化主要賦能在貨品管理、門店管理和會員系統上,這將提升整體運營效率及收入。比如鍋圈計劃搭建采購及履約管理平臺,實現存貨周轉數據的同步及庫存管理,從而降低履約成本,加強貨品質量控制。

寫在最后

從靠加盟商模式迅速打開規模,到乘上“居家經濟”風口開店近萬家,再到首次實現盈利后立刻沖擊IPO,鍋圈似乎很會“抓住時機”。

但如今,線下餐飲正迎來新的生機,可以選擇“熱熱鬧鬧下館子”的時候,有多少人還會選擇在家吃火鍋?

再者,鍋圈所處的社區業態面臨激烈的競爭,新零售可以將火鍋食材進行“向下兼容”,在此背景下該如何講出新故事?

另外,層出不窮的預制菜企業也將參與瓜分“在家吃飯”市場,鍋圈又將怎樣與其正面交鋒?

由此可見,鍋圈沖擊IPO只是拉開了激戰的序幕,眾多玩家的“貼身肉搏”才剛剛開始。

參考資料:

1、《鍋圈食匯,乘預制菜風口而下?》,嗨牛財經

2、《7年萬店、實現盈利,但鍋圈食匯的戰斗才剛剛開始》,讀懂財經

3、《資本寵兒鍋圈食匯,從興起到如今困難重重,都經歷了什么》,傲氣經緯

4、《鍋圈食品IPO背后:加盟店占比達99%,關店率逐年攀升》,中國商報

5、《“火鍋界瑞幸”突擊盈利2.4億 沖擊上市前曾獲三全、茅臺投資》,財聯社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華鼎供應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河南華鼎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在全國已經有25個分支機構,18個省級中心倉,倉儲面積30萬平方,干支線網絡2470條,輻射全國20多個省,243個地級市,1749個縣,通過華鼎自主研發的SAAS系統,已連接上游工廠1000余家,下游終端門店120000余家,并先后榮獲“中國冷鏈百強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全國冷鏈運營創新企業”、“四星級冷鏈物流企業”、“河南省冷凍食材數字化供應鏈示范平臺”、“2022年度餐飲冷鏈物流企業TOP10”、“河南首批物流“豫軍”企業名單”、“全國商貿物流重點聯系企業”等國家和行業榮譽,并參與國家城鄉高效配送服務標準的制定。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三年營收140億的火鍋圈蜜雪冰城,要上市了

下一篇:“挑戰吃抄手”造成食品浪費 四川一火鍋店被罰

相關推薦
  • 打造“傳統飲食文化+現代科技”的中國樣本
  • 預制菜5項大獎出爐,華鼎供應鏈榮獲“最具競
  • 新春將至,鍋圈食匯預制菜持續升溫
  • 餐飲怎么做?難做?沒搞懂這5點,千萬別做餐飲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