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家和味千拉面們,在中國悄悄涼透了
你有多久沒有吃過日式快餐了?
說起日式快餐很多人都絕對聽說過或者吃過這么一家品牌——味千拉面。時間倒退10年,當時味千拉面在中國可謂火遍了大江南北,成為了最早的網紅餐飲品牌,走在每個城市最繁華的街道上你總能看見它的招牌和里面車水馬龍的顧客。
味千拉面在中國最火的時候,其營業額甚至超過了肯德基和麥當勞,被稱為中國拉面產業中有名的“拉面之王”。
但如今再說起這個品牌很多人才反應過來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去吃過了,而作為曾經的“拉面之王”,如今的味千拉面也已經一年不如一年。
根據味千(中國)最近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味千(中國)快速休閑餐廳業務的同店銷售增長率為-11.1%;而在今年上半年的財報里,味千的企業營收額僅為6.77億元,凈虧損1.07億元。
壹
日式“拉面之王”的大潰??!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里,至今為止應該都以為“味千拉面”是一家日本的餐飲品牌。但實則不然,和今天很多品牌一樣,味千拉面也是一家包著洋品牌外衣的中國品牌。
味千拉面這個品牌最早的時候確實是源于日本的一個品牌。1968年時一個名叫重光孝治的日本人在熊本縣開了一個只有十余個座位的小型拉面店,初衷是與千人分享骨湯拉面,并用女兒吃面的樣子設計了品牌logo,取名“味千”。
但后來這個品牌被一個叫做潘慰的發現了,他花了很低的價格就拿到了這個品牌在中國的代理權。1996年潘慰將這個品牌帶到了中國,并在香港的銅鑼灣開設了第一家門店。
當時的味千拉面打出的是“10元吃飽,20元吃好”的口號,非常時惠吸引了當地很多的哥的喜愛,幾乎每天都是爆滿的狀態。就這樣,味千拉面這個日本拉面的品牌很快就在香港打響了,第一年潘慰就賺了60多萬。
為了將這個品牌價值繼續擴大,潘慰迅速在香港開起了15家的分店。后來更是將自己在香港市場的成功經驗復制到了大陸市場,憑借在深圳世界之窗的流動攤位讓味千拉面在大陸市場一炮走紅,形成了勢不可擋的擴張之勢。到了2007年時,國內味千拉面的門店數量就已經達到了766家。
同年,味千中國也成功登陸了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創始人潘慰也連續4年成為了胡潤餐飲富豪榜首富,并獲得了“拉面女王”的稱號。
上市后的味千拉面也再一次的展現出了自己的野心,于2010年時喊出了“五年千店”的擴張計劃。但讓味千拉面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一場巨大的危機正在來臨。
2011年7月味千拉面被眾多媒體爆出了“骨湯門”事件,稱售價高達30多元一碗的味千拉面的湯底實際上只是用湯粉調制而成,一碗湯成本僅為幾毛錢。
自該事件被爆出后曾經如日中天的味千拉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口碑崩塌的危機,市值也應聲蒸發。也是因此,在“骨湯門”后,味千拉面不僅“五年千店”被擱淺,就連曾經的門店數量也呈現了大幅下降的趨勢。
直到2015年從“骨湯門”風波中逐漸走出來的味千拉面才又開始重提“千店計劃”,計劃5年內將門店擴張到1000家,而彼時味千拉面的門店數量為670多家。
就在味千拉面重新走回正軌之際,2018年味千拉面又被爆出內部嚴重的“貪腐門”事件,這件事再次讓味千拉面陷入危機,公司股價也持續下跌至2.22港元。此時距離味千拉面的巔峰時刻,味千拉面的市值蒸發已經超過了100億港元!
貳
大潰敗的日式快餐不止味千拉面!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味千拉面以外,中國市場上很多知名的日式快餐品牌也正在經歷著同樣的潰敗。比如說,曾經和味千拉面一樣火爆的另一個日式快餐品牌——吉野家現在的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了。
根據相關媒體的報道顯示,今年8月,吉野家宣布其旗下品牌“花丸烏冬面”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而專營牛丼飯的吉野家在今年上半年也關閉了約30家。根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吉野家營收863.57萬元,凈利潤虧損534.94萬元。
和吉野家一樣正在面臨著在中國大陸市場閉店的日式快餐品牌還有很多,比如說丸龜制面近來也在中國市場進行了大規模的閉店,目前市場上已經基本見不到該品牌的門店了。
實際上,這些日式快餐品牌在中國潰敗的背后都有跡可循。就拿味千拉面來說,最早火得時候主打的是經濟和時惠,受到了很多打工仔的喜愛。
而這種親民路線的定位原本也本就符合這些日式快餐店在日本的定位。但隨著這些日式快餐品牌在中國越賣越火,商家們卻忘記了自己的初心,開始往高端方向去走,試圖將自己做成高端品牌。
高端化的后果就是售價的不斷上漲。就拿吉野家來說,1992年時吉野家進入中國大陸的第一家門店便開在了繁華的北京王府井,一碗牛肉飯售價6.5元,但時至今日吉野家的一碗牛肉飯已經賣到了四五十塊錢一碗。
雖然價格快速上漲,但質量卻一日不如一日。無論是味千拉面也好,還是吉野家也好,近年來消費者們都有一個統一的認知,那就是賣的越來越貴,但量卻越來越少。對此,就有不少網友抱怨,現在的味千拉面不僅肉越來越小,湯汁里的味精喝得讓人懷疑人生,拉面的量也大不如前,一頓下來最后只吃了個半飽。
對于吉野家,網友們也有同樣的抱怨,不僅賣得越來越貴,質量卻越來越差,牛肉沒煮熟、炒飯夾蛋殼、兒童套餐送蟑螂……這些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了家常便飯。
然而就在這些日式快餐品牌快速潰敗之際,中國本土餐飲品牌的快速崛起也成為了壓倒它們的最后一根稻草。
這一點從近幾年的資本市場上就可以窺探一二。在這些日式拉面潰敗之際,資本市場上涌現了一大批新的本土拉面品牌,根據相關媒體的不完全統計,去年馬永記、張拉拉、陳香貴等10多個品牌完成近13輪融資,總額超14.4億元。
實際上,這背后的邏輯也十分簡單。對于曾經的消費者而言,國外的月亮確實比較圓,尤其是這些帶有濃郁文化的快餐品牌來說很容易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就拿味千拉面來說,當它最早出現在國內市場上時,其中央廚房的模式就吸引了一大批好奇的消費者。因此,總結日式快餐能夠發展起來的原因,無非兩大優勢,其一是新穎,其二是日式。
但如今,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信息的快速傳播,這些國外的文化已經被越來越多消費者所認知無法再成為賣點,但這些品牌們卻仍舊在原地踏步,跟不上消費升級的速度,自身造血能力也幾乎沒有,最終只能被市場所淘汰。
畢竟,當新穎已經不能再成為賣點的時候,就不能還要求消費者花4、50元的高價去買一碗不好吃的面或者飯了吧?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下一篇:西山區黨務政務系統業務大競賽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