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2022之餐飲|多品牌發力社區店,餐企排隊上市
餐飲業的2022,展示了極強的適應力和進化力,在重重考驗中顯現驚人的韌性。疫情大考下,老字號名品牌紛紛聚焦社區餐飲,開起小店檔口;“中式快餐第一股”“麻辣燙第一股”的征戰中,每一步都備受矚目;升溫的預制菜是未來餐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還是被“高估”導致“虛火旺盛”?知名餐企放開加盟開啟合伙人制,究竟是想做大規模,還是出現了拓展瓶頸?同時,在疫情帶來的多重不確定性中,2022年,餐飲業也充滿了對轉機的期待與渴望:數字化加速、新零售鋪開、下沉市場拓展。
1. 逐鹿社區
萃華樓開出“萃華樓小廚坊”,東來順試水“東來順街坊鋪”,老字號開始嘗試社區餐飲;紫光園6個月開出70家店,成為疫情下餐飲突圍教科書般的案例;“餐飲界優衣庫”南城香單店日均流水超3.5萬;甚至連海底撈也成立社區營運事業部。
接近社區,接近剛需,比拼效率,成為餐飲店的共識。社區餐飲除了定位、產品、選址、客流等,還極度考驗供應鏈能力,這也讓這場競爭上升到了餐飲系統維度。
萃華樓開出“萃華樓小廚坊”。受訪者供圖
2. 餐企排隊上市
上市依然是2022年餐飲行業最火熱的關鍵詞之一。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超10家餐飲品牌在2022年沖刺上市。七欣天、鄉村基、楊國福、撈王、達美樂、綠茶、上井、特海國際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老鄉雞、老娘舅瞄準了A股。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公開表示,希望西貝在2026年上市。
餐飲中的“中式快餐第一股”、“麻辣燙第一股”成為餐飲行業關注焦點。
3. 預制菜賽道再升溫
預制菜在餐飲界中一直頗受爭議,被冠以“萬億級”市場的預制菜賽道也不斷被質疑“虛火太旺”。
隨著西貝、全聚德等餐飲頭部企業頻頻加碼預制菜,多個省份爭奪“預制菜大省”,多個協會、組織爭相出臺預制菜標準,從B到C,從線上到線下,從食品企業到供應鏈企業再到物流企業,預制菜賽道從未降溫,入局者不斷,出局者也屢見不鮮。
4. 追求性價比
對于消費降級還是升級的討論也從無休止,但不爭的事實是,消費者一直在追求性價比,也就倒逼了產品品質、門店效率和消費體驗不斷升級。
意餐“性價比之王”薩莉亞口碑越來越好,華萊士的門店數量超過洋快餐,呷哺呷哺調低價格,樂凱撒推出39元低價產品,阿香米線做價格下探……極致性價比正在“抄底”餐飲賽道。突破品牌局限,用價格擴充客群,這既是順勢而為的策略,也是疫情大環境下倒逼出來的內部優化。
5. 放開加盟
老鄉雞開放特許經營,比薩瑪尚諾開放特許經營,木屋燒烤開放內部加盟,西貝旗下項目“賈國龍酒釀空氣饃”開啟合伙人制……品牌開放加盟,就是做大規模、擴大市場范圍,下沉市場加盟的商業模式已經被驗證。
加盟店擴張速度更快,在規模上可以縮短與其他品牌的差距,搶占市場,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一旦經營順利,繼而提升品牌整體營收能力。但食品安全和衛生問題、加盟商不按規則操作現象等容易傷害到品牌形象。而規模的擴大,也更加挑戰品牌對加盟商的管理統籌能力。
6. 小份菜受歡迎
2022年,在很多餐館及外賣菜單中,菜品名稱中出現了“小份”“半份”等字樣。小份菜精致而環保,價格降低并且不造成浪費,逐漸成為商家和用戶的共同選擇。一方面,消費者對“小份菜”的需求上漲明顯,美團外賣平臺數據顯示,2022年,消費者主動每日搜索“小份”關鍵詞頻次超13萬。單身獨居人群、職場白領、健身人士……這些場景下,“小份菜”都是真實的消費需求。人們可以花同樣的錢,吃到更多樣的菜品,獲得更好的消費體驗。
另一方面,餐飲企業順應消費側需求,2022年,平臺上銷售“小份菜”的商戶比2020年增長了近一倍。傳統老店通過“小份菜”打造爆品,獲取流量密碼;提供“一人食”服務的烤肉、輕食、壽司、拉面、鹵味等新商家層出不窮;連鎖品牌探索“大菜小做”,在供應鏈管理、菜單設計、線上營銷、后廚改革等方向下足功夫……商家在“小份菜”經營中找到新商機。
新京報記者 王萍
編輯 鄭明珠
校對 柳寶慶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下一篇:餐飲廣告文案:西貝經典廣告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