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監總局張蘭蘭:生鮮食品配送保鮮冷藏擬“法定”
點擊上方“綠松鼠”↑↑↑
獲取新銳、科學、綠色食品資訊
▲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安全監管二司監管四處處長張蘭蘭發言
包括生鮮電商在內的食品電商已成為消費者購物的重要渠道,其食品安全和發展受到監管部門的關注。
1月22日下午,在新京報社和北京大學國發院法律經濟學研究中心主辦的“供給側改革與中國生鮮電商發展研討會”上,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安全監管二司監管四處處長張蘭蘭向生鮮電商講解網絡食品監管時表示,《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即將正式出臺,對包括生鮮電商在內的網絡食品經營做出更具體規定,強化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義務,將建立全國統一的網絡信息監測體系。
而針對生鮮產品儲存運輸的薄弱環節,監管辦法將考慮明確網絡食品配送的保鮮、冷藏、冷凍等特殊要求,規定網絡食品經營者要采取相應措施配送,保證食品安全。
網上食品監管實行“線上線下一致”新《食品安全法》加強了對網購食品的監管,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已于去年8月對《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在此次研討會上,張蘭蘭介紹,在征求公眾意見后,在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基礎上又做了相應調整,目前把食品、食用農產品、保健食品、餐飲服務都納入進來。在辦法出臺后,根據公眾的意見和當前一些突出問題,考慮對部分品類再制定相應的指導意見。
辦法堅持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線上線下一致”的原則,即“實體店怎么管,線上經營也怎么管”;
第二為“社會共治”原則,網絡食品安全是“需要大家共同做的事”,網絡食品經營者和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均應當依法從事網絡食品經營活動,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承擔社會責任。各監管部門間應緊密協作,協同共治,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與公安機關、互聯網信息主管部門、電信主管部門應組成聯合的整體。
第三是“手段創新”原則。張蘭蘭說,由于生鮮電商等網購食品具有異地購買、異地維權等“跨地域”特征,為實現對“跨省”、“跨國”食品網購的有效監管,擬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網絡信息監測體系。同時“以網管網”,鼓勵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通過與入網食品經營者的合同來規范約束平臺內的網絡食品經營。
儲存運輸是薄弱環節電商上銷售的生鮮產品,儲存、運輸有一些特殊要求。張蘭蘭透露,生鮮是非常典型的對溫度有要求的食品,“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儲存運輸是目前網絡食品經營的薄弱環節,在實際運營中有的并沒有達到應有的運輸條件?!睂Υ?,正在修訂的監管辦法將明確網絡食品經營配送的保鮮、保溫、冷藏、冷凍等特殊要求,網絡食品經營者需采取保證食品安全儲存及運輸的措施,或者委托具備相應儲存能力的運輸企業進行配送。
張蘭蘭說,網上食品監管的重中之重,是“強化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的義務”,這對規范網絡食品經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據介紹,食品電商平臺需要履行三大義務:制定平臺內交易管理規則,處理應急事件,保存信息數據,并協助問題商品的召回和檢查;進行主體經營準入的審查,以及經營產品信息審核,包括查驗食品檢驗檢疫等證明文件,在醒目位置公示,并做好日常檢查報告;履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義務。
電商參與上游生產可助推安全生鮮食品多為食用農產品,前端的農業部門也會有相應的管理措施。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國內生鮮產品上游生產者不能完全提供產地證明、相關檢測和抽檢證明等文件。張蘭蘭說,不同的食品類型,“索取食品合格證明文件”的要求也不同。生鮮電商在進行“原產地直采”或者其他采購活動時,應當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出臺的《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的要求,向生產方或者供貨方索要相應的證明文件。
張蘭蘭介紹,為保證原產地提供的生鮮食品質量,諸如新發地等一些批發市場已經開始嘗試直接參與種植,這種銷售渠道參與生產環節的做法,有助于對上游產品質量進行更垂直監控。生鮮電商做大做強后,也可借鑒這種做法,推動生鮮食品安全。
攝影/李飛
編輯/文天天 吳凡
回復“生鮮電商”
查看完整《2015中國生鮮電商報告》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