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冷鏈物流“圖鑒” ,一文讀懂冷鏈怎么做?一篇值得收藏的思考1
作者:李磊
全文總計4871字,建議閱讀12分鐘。
近日,全國疫情呈多點發生、局部暴發的態勢,南京、上海、??谝咔榕c貨運、冷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對冷鏈物流行業提出了新要求,也帶來了新挑戰。
疫情之下,我國冷鏈物流從業者應如何保安全、謀發展?后疫情時代,我國冷鏈物流還有什么亟待解決的問題,破局之道又在何方?
7月21日,南京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祿口國際機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經復合與專家組診斷,共發現17例核酸檢測陽性患者,其中確診病例9例。
8月2日,上海浦東一醫療機構報告,發現浦東機場貨運區一名外航貨機服務人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
8月9日,據??谑姓匍_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介紹,初步判定8月5日確診病例林某某感染病毒源自??诿捞m機場俄羅斯入境貨運航班。
南京、上海、??诘鹊囟嗥饳C場人員確診新冠肺炎事件均與境外輸入高度相關。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醫內科專家張伯禮給出了4點建議:
一是將港口及邊境城市的海關、冷鏈從業人員的新冠疫苗接種率提高至90%;二是加強海外高風險地區來華人員檢測、隔離工作;三是嚴防冷鏈物流食品傳播途徑,單獨設置冷庫、加大抽檢力度,對來自海外的冷鏈物流食品單獨設置冷庫保鮮,并加大抽檢力度,完善流通信息,以利追蹤溯源;四是注重來自海外確診病例的病毒測序及分析工作。張伯禮提出的4條建議中有2條涉及冷鏈物流。那么,面對疫情,我國冷鏈物流從業者應如何保安全、謀發展?
01 疫情之下,冷鏈物流怎么辦?
1.1冷鏈物流筑起防疫新戰線
這輪以南京祿口機場為源頭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波及多省,受疫情影響的地區緊急展開核酸檢測、留觀、健康碼變色等措施。面對疫情的反撲,地方政府的反應速度值得稱贊。
為何本輪疫情發展如此之快,傳播范圍如此之廣?南京疫情防控公布的內容顯示,掀起本輪反撲疫情的新冠病毒毒株正是肆虐印度越南等國已久的“德爾塔”毒株。鐘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德爾塔”毒株病毒毒性大,含量高,所以在人和人之間傳播時,所呼出帶來的氣體中病毒的濃度就更大了,傳播性更強了。
在鋪天蓋地的媒體報道和科學普查之下,普羅大眾已了解到“低溫潮濕、缺少陽光的環境”更適合新冠病毒生存,而冷鏈物流因其自身特點成為病毒“青睞”的家園。這對冷鏈物流行業的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交通運輸部運輸司副司長李華強在8月4日下午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及時修訂技術指南。8月13日,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公路、水路進口冷鏈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和消毒技術指南(第二版)》,該《指南》要求,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強化責任心,抓好公路、水路進口冷鏈食品物流疫情防控工作,堅決防止新冠病毒通過冷鏈物流渠道傳播。
新形勢下,冷鏈物流行業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措施,嚴格落實高風險崗位人員的閉環或封閉管理,增加核酸檢測頻次,強化環境清潔消毒,筑起疫情防控新戰線。
京東物流“智臻鏈”防偽溯源平臺1.2冷鏈防疫理念需深入骨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以后,中國的疫情防控措施給全世界做出了良好的示范。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后,人們仍需緊繃疫情防控弦,牢記疫情防控理念,否則,疫情防控戰線會如馬奇諾防線一般形同虛設,無孔不入的病毒也將趁虛而入。
關于疫情防控理念問題,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城市物流分會副會長張簽名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說:“在新冠肺炎疫情依然猖獗的今天,如何將病毒阻擋在冷鏈物流全程之外,是新時期冷鏈物流發展的當務之急,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冷鏈安全新理念。”據張簽名介紹,冷鏈安全不僅包括溫控安全、衛生安全,還有包裝安全,在疫情之下要對冷鏈產品的包裝進行消殺,只有這樣才算形成了真正的冷鏈全程安全鏈。冷鏈物流企業、商家、消費者,這些與冷鏈物流行業相關的人需要把冷鏈防疫理念刻入骨髓。
現在,廣大消費者對于冷鏈產品信息的關注度遠超以往,據報道,長沙市民蘭女士在麥德龍開福商場的進口生鮮食品冰柜前,拿起一盒銀鱈魚,打開手機掃碼功能,“嘀”的一聲,屏幕上立即出現了該食品的冷鏈溯源碼信息,產品名稱、發貨人、是否消殺、核酸檢測結果、檢驗檢疫證明編號、輸出國或地區、入庫間等信息一應俱全。這背后起著支撐作用的是“湖南省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系統”大平臺。
如今,這樣的平臺已遍及國內主要城市,如去年底開始運行的“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正在發揮著“一臺當關,萬毒莫開”的作用,從北京海關進口的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已全部實行“碼上”追溯管理。按照平臺要求,對未按照追溯平臺管理要求錄入相關追溯數據的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必須做到不采購、不銷售、不使用。
1.3疫情下,發展冷鏈物流路在何方?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冷鏈物流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文件支持冷鏈物流發展?!渡藤Q物流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5年)》指出,加強冷鏈物流規劃,布局建設一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支持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進出口口岸等建設改造冷凍冷藏倉儲設施,推廣應用移動冷庫、恒溫冷藏車、冷藏箱等新型冷鏈設施設備;改善末端冷鏈設施裝備,提高城鄉冷鏈設施網絡覆蓋水平;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發展冷鏈物流智能監控與追溯平臺,建立全程冷鏈配送系統。
而疫情教給企業的重要一課是要進行數字化程度的提升,數字化越高的企業受到疫情的沖擊就越小,這已成為行業共識,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術成為了應對不確定性的關鍵策略。
面對疫情,冷鏈物流行業如何進行數字化提升,北京物資學院物流學院院長姜旭給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表示:“解決進口冷鏈產品特別是生鮮產品攜帶新冠病毒問題,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從生鮮商品出口國的‘源頭’加強管控,形成數字化、一體化的監控追溯體系。對國內企業而言,通過加強進口生鮮商品各個環節的管理,構建國外生鮮商品從產前生產資料的供應環節,到產中種植養殖的生產環節以及產后冷鏈物流的流通環節的數字化、一體化、全流程的溫度控制管理、病毒監測管理系統?!?/p>
新冠肺炎疫情給冷鏈物流行業如何發展帶來了新課題,行業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解決之道,然而冷鏈物流行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不止是疫情,還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02 后疫情時代,行業發展新路徑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的市場規模約3391億元,比2018年增長505.2億元,同比增長17.5%;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我國冷鏈物流行業增速放緩,市場規模為3729億元,同比增長10.0%。不斷增長的冷鏈物流市場背后,是國家政策的扶持和新零售、新消費的推動。
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開局的時期,各省市多次提到冷鏈物流行業,全國各地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陸續公布。已發布的綱要中提到,加快發展冷鏈物流,完善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設施條件。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城鎮化進程加速,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和食品安全意識也在不斷提升。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逐漸改變,農產品、食品、醫藥等消費品的選購方式正變得越來越便利。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網紅帶貨等新消費近兩年發展迅速,受益于這類消費的增長,國內冷鏈物流市場也快速發展。
我國冷鏈物流消費需求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但行業發展仍面臨諸多短板。濟南市口岸與物流辦副主任夏慶表示:“基礎設施不均衡、行業標準不完善、專業人才不匹配等因素制約著行業的發展?!彪S之而來的是冷鏈物流“斷鏈”現象突出,行業難以提供一體化生鮮供應鏈服務。
2.1基礎設施不均衡
從地域分布來看,我國冷鏈設施和企業存在分布不均的問題。我國的冷鏈基礎設施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帶和一線發達城市;冷庫類型和功能發展方面,我國大型冷庫建設項目比較多,中小型冷庫建設少,可以滿足大規模冷藏需求,但無法滿足小規模冷藏需求;肉類建設冷庫較多,果蔬類冷庫建設較少。
2019年,我國華東地區的冷庫容量最大,占比全國冷庫總量的41%;其次是華北地區,占比達15%;西北和東北地區作為農產品的主產地其冷庫容量總和僅占全國的13%。2019年我國冷庫企業數量約為1832家,華東地區的企業數量最多,達到686家,占比達37%;其次是華南地區,企業數量達296家,占比16%。
2.2行業標準不完善
據記者了解,由于國內冷鏈物流行業起步晚,標準技術體系仍有諸多空白和不完善,在實踐應用方面,企業多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家、行業標準互為補充。國內已有的標準存在交叉重疊,標準研制的系統性、戰略性和統籌性仍需增強。諸多國際通行的標準和規范在我國仍屬小范圍應用,導致大多冷鏈物流相關企業的管理仍游離于國際標準之外。
盡管規范冷鏈物流發展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但部門之間缺乏頂層設計,未能形成“全鏈條”監管體系。以活水產品的冷鏈運輸為例,多個部門出臺了管理標準,包括《活水產品運輸技術規范》《活魚運輸技術規范》等5項,導致相關企業在操作中需參考多項標準來應付不同部門的執法檢查活動,常感疲于應付,顧此失彼。
2.3專業人才不匹配
冷鏈專業人才供需缺口巨大,創新研發乏力。目前全國開設“冷鏈物流技術與管理專業”的院校僅有10所,大數據分析顯示,2019—2020年,以上10所高校冷鏈畢業生人數與前十強冷鏈物流企業冷鏈崗位招聘量的供需比為1:4。另據中物聯冷鏈委調查顯示,68.97%的企業反映難以招聘到合適的冷鏈物流人才,具備全鏈設計能力的專業人才更是嚴重匱乏,冷鏈相關領域的創新活力呈現回落趨勢。
針對行業專業人才匱乏問題,北京百川歸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范翔針對企業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鼓勵企業采取“訂單培養”的方式,加快人才隊伍的儲備和培養。企業可以通過與研究機構、行業協會、高等院校開展合作培訓,以及企業內訓等方式,加快培育領航型、領軍型高素質人才和敢打敢拼、善打硬仗的管理人才。并通過與高校共建“企業定制班”“名企定向班”“無縫對接班”等方式,開展委托培養、定向培養,按照企業用人需求和專業標準“訂制化”培養人才,加快培育更多掌握新技術、熟悉新業態的專業人才。
2.4行業瓶頸如何突破?
在我國,冷鏈“斷鏈”所導致的農產品腐損率是發達國家的1~2倍。據估算,我國每年因冷鏈“斷鏈”造成約1200萬噸水果、1.3億噸蔬菜的浪費,經濟損失超千億元,加大了糧食安全的風險。針對冷鏈物流發展的制約因素和行業瓶頸突破路徑,業內專家、地方政府官員和企業分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海南省交通物流協會會長馮學詞分析指出,隨著我國城市化率的提高和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冷鏈消費需求已進入快速增長時期,但是從整體上看,我國冷鏈設施供給能力不足,“斷鏈”現象普遍存在,制約了冷鏈運輸質量提升。在馮學詞看來,加快推進冷鏈物流健康協調發展,適應居民冷鏈消費升級的市場需求,可以從4個方面著手。一是上下聯動加大冷鏈物流設施投入,構建國家冷鏈基地為支撐的全國冷鏈物流設施體系,建立國家扶持、地方支持、企業投資三者聯動的投資機制;二是大力提升冷鏈技術裝備水平;三是創新推動冷鏈綠色物流發展;四是加強冷鏈技術知識推廣和應用。
針對農產品冷鏈物流存在的斷鏈問題,榮慶物流食品冷鏈事業部兼上海冷鏈分公司總經理宋海洋認為要促進農業生產標準化和產品品牌化,根據市場實際情況制定農產品生產標準,實現農業生產規?;?,按照現代化生產手段進行農業生產。
上海韻鮮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牟屹東建議把標準冷鏈單元箱直接到達產地,在田間地頭進行農產品預冷,解決冷鏈物流“最初一公里”的問題,實現全程冷鏈不“斷鏈”。
冷鏈物流是運輸生鮮果蔬的重要基礎產業,而山東省濰坊市作為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蔬菜生產和集散地,具有發展冷鏈物流的雄厚基礎和強烈需求。濰坊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王富在總結濰坊市發展冷鏈物流的經驗和做法時提出了冷鏈物流發展的“濰坊模式”。具體舉措方面,一是加強統籌規劃;二是完善農產品冷鏈流通體系;三是建立高效便捷的冷鏈配送體系;四是創建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
在發展本地冷鏈物流方面,云南省已有所作為。云南省投資促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阮鳳斌表示,一方面要優化空間布局,根據農產品生產規模和產業發展規劃,分析產品流量、流向及儲運技術要求,綜合考慮居民消費水平和交通區位等因素,優化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布局;另一方面云南省出臺了支持冷鏈物流發展的政策措施,提出了支持的重點方向,明確了在用地、用電、金融方面給予支持的具體措施。
中國冷鏈物流發展史
中國冷鏈物流“微圖譜”
我是馮銀川,專注物流15年,過去一年曾幫助眾多知友撥開迷霧、認清了自己、找到了突破口。如果你在學業、職業、企業發展中遇到了困惑,想要獲得一些針對性的建議。歡迎點開下方卡片,向我一對一咨詢,我將在 24 小時內回復。
馮銀川128 次咨詢5.0天津大學 工商管理碩士36420 次贊同去咨詢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你的觀點,你也可以,收藏此文或者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受益!
祝近安!
此文為作者原創,原文標題為:中國冷鏈物流“圖鑒” 一文讀懂冷鏈怎么做[1]。由「物流時代周刊」授權轉載,在知乎「物流者說」進行發布。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者說立場。
如果覺得這篇分享對你有用,歡迎三連走起:
1、雙擊屏幕“贊同”或者點個“喜歡”,這會讓我更有動力更新內容;
2、關注@馮銀川,第一時間閱讀我,更多關于物流和職場的內容;
3、想要獲得針對性的建議,歡迎選擇知乎「付費咨詢」(文末有通道)。
物流者說,物流實戰者的聚集地。關注物流者說,給你最新的思考。參考
^原作者:李磊 ;原出處: 物流時代周刊; https://mp.weixin.qq.com/s/_fLNom8fwtrcxyZPjy6Phg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何為冷鏈物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