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冷鏈零擔市場研究報告1
《2019冷鏈零擔市場研究報告》主要分為四部分對零擔冷鏈物流進行分析:
一、冷鏈零擔行業概況;
二、冷鏈零擔企業調研;
三、冷鏈零擔市場問題;
四、冷鏈零擔發展趨勢。
根據中物聯冷鏈委統計,2018年全國冷鏈運輸總收入為2164億元,同比增長13%,食品冷鏈物流需求總量達到1.887億噸,同比增長21.4%。公路冷鏈貨運周轉量達到1320億噸公里,同比增長20.3%,約占全國公路貨運周轉量的2%。在冷鏈物流領域有接近90%的貨運量是由公路冷鏈運輸來完成。從公路冷鏈運輸組織方式角度來看,2018年我國整車冷鏈運輸市場規模達到1558億元,零擔冷鏈運輸市場規模達到390億元,兩者市場規模占比接近4:1。
隨著零售便利店和餐飲連鎖企業在全國門店的擴張,以及生鮮電商市場的快速崛起,尤其近五年冷鏈零擔市場取得高速增長。冷鏈零擔操作較為復雜,同時行業內個體戶眾多,市場較為散亂,集中度低。目前我國冷鏈零擔市場呈現出典型的“啞鈴狀”特點,即端到端之間的直線運輸相對簡單,但是在集貨端和分撥端的服務則要復雜的多,面臨小、散、亂等一系列問題,如果能夠把兩端的現狀進行改善和提升,冷鏈零擔市場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我們制作并發放了面向冷鏈物流企業的調查問卷,共收集了72家含有冷鏈零擔業務的冷鏈物流企業的反饋,其中2018冷鏈百強企業有62家。
在調研的72家冷鏈企業中,有36家企業開通了北京的冷鏈零擔線路,其次為上海市和廣州市,分別有34家和30家企業開辟了線路。
目前市場上的冷鏈零擔專線多集中于一線城市、省會城市和沿海城市,很少涉及三四線城市:考慮到點對點城市貨量,三四線城市貨量需求小,集貨困難,回程貨源很難滿足容易空載熱門城市線路競爭激烈,貨源多,價格較低,冷門線路價格則較高根據冷鏈零擔網絡類型,將冷鏈零擔企業分為三類:專線型、區域型和全國型。在調研企業中,76.1%的零擔企業選擇開辟專線,例如鄭州—上海、北京—青島—廣州等,目前多數冷鏈企業運營零擔線路在10條以內;23.9%的企業運營區域型的冷鏈零擔網絡,例如覆蓋山東省內各地級市、以江浙滬為中心輻射整個華東區域等;目前很少有企業能建立全國性冷鏈零擔網絡。
由于渠道控制能力不足和貨源季節性波動等原因,企業面臨前端集貨能力不足的問題,回程缺少貨源,若空駛回來,為保證盈利則會升高去程價格;或者選擇在當地集貨,則回程等待時間長,時效性無法保障。目前一些企業選擇的解決方案有:
√ 多個城市多點集貨
√ 回程裝載冷鏈整車貨物或常溫貨物
√ 承接第三方業務
調研發現,目前冷鏈零擔企業以運營部分線路或區域為主,缺乏建立全國性網絡的大型冷鏈零擔企業,由于冷鏈零擔網絡不健全,物流企業經常要通過多家運力拼接來覆蓋更廣的服務距離。零擔訂單經過層層轉運,時效性無法保證,無法實時獲知位置、溫度等信息,給整個流程增添了許多不確定性,發生食品安全、丟貨等異常狀況時責任難以劃分。
當前冷鏈零擔行業信息化程度普遍較低,例如在收貨環節,很多個體承運商還依靠手工記錄收貨,出錯率高,信息缺乏備份,發生意外情況時無法補救;運輸環節很多車輛的位置、行駛路徑、溫濕度等不能實時監控,貨物的安全性、時效性缺乏保障。
對專線進行整合可以帶來諸多好處:(1)有助于建立覆蓋更廣的零擔網絡;(2)提高企業的集貨能力和渠道能力;(3)有利于建立冷鏈零擔服務標準和標準化的價格體系;(4)實現冷鏈資源的最大化利用;(5)更好的控制運營成本和服務質量等。
客戶需求和國家監管要求在不斷提升,冷鏈零擔企業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技術能力、經營能力等,精細化運作才能適應新需求與新環境。目前冷鏈零擔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應該對市場進行細分,找準獨特定位,打造核心競爭力,提升客戶黏性。
冷鏈零擔涉及多家客戶多筆訂單,集貨分撥環節眾多,為保障食品流通安全提高服務質量和運轉效率,尤其需要提高標準化水平,實現操作流程的規范化,建立標準化的報價體系。
從冷鏈物流企業的角度來看,物流的總體流程及企業的總體運營格局是透明的;從貨主的角度來看,冷鏈物流服務的過程可查詢和追溯;從物流行業行政主管部門的角度來看,物流過程可追溯、可以監督,是透明的;從消費者的角度看,食品冷鏈物流過程是數字化、可查詢、透明可靠的?;谶@些方面的透明,物流業的總體分布格局也是透明的。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