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探索冷鏈策略——讀《冷鏈庫存優化與定價研究》
我國是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消費大國,目前蔬菜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60%,水果和肉類產量占30%,禽蛋
我國是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消費大國,目前蔬菜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60%,水果和肉類產量占30%,禽蛋和水產品產量占40%。隨著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城市化步伐顯著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食品消費結構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追求健康、營養、時尚和部分家庭廚房工作的“社會化”,對保鮮食品、冷凍食品的需求急劇增加,迅速拉動了冷凍冷藏食品的消費。因此,我國冷鏈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逐年迅速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資料顯示:2017年我國生鮮市場(肉類、水產品、禽蛋、牛奶、蔬菜、水果)規模達到13.28億噸,冷鏈交易額市場規模達4700億元。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人均GDP達到4000美元這個階段點后,冷凍冷藏品市場將呈快速發展趨勢。2017年,我國人均GDP已經接近9000美元,說明我國已邁入冷凍冷藏食品市場高速發展的時代。
水產品、蔬菜、水果、花卉、肉類、禽類、蛋類以及部分醫藥品等都屬于冷鏈品的范疇。冷鏈品依溫度范圍大致可分為冷藏品、冰溫品和冷凍品。冷鏈物流是指為了減少冷凍冷藏類產品的損耗,保證產品質量,在生產、銷售、貯藏以及運輸,一直到送達消費者之前的各環節中始終要求處于低溫環境下的一項復雜的物流活動。
近年來,我國冷鏈物流發展得到政府和企業的高度重視,冷鏈物流市場快速發展,前景廣闊,但其運營實踐中仍然存在響應速度慢、運作成本高、浪費嚴重等亟需解決的問題。為此,要更好地滿足人們對安全、質量、品質、營養、健康的冷鏈品消費需求,并減少損失浪費,除了宏觀層面國家、各省市政府相關部門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為各地生鮮品的生產組織提供數據支撐,從源頭做到盡可能的供需平衡外,微觀層面利用運籌學、供應鏈管理等理論與方法,科學地做出采購產品的數量、周期、線路等優化決策,減少采購、儲存、運輸與配送的盲目性與隨意性也至關重要。
針對這些問題,王淑云教授等三人結合多年從事冷鏈物流的研究成果,出版《冷鏈庫存優化與定價研究》專著,基于冷鏈物流系統運營的特殊性,并考慮影響因素的隨機性,建立零售商聯合采購優化模型、配送中心庫存的生產商指派和車輛配送調度模型,并提出高效可行的求解算法集,系統探索了以配送中心為樞紐的冷鏈庫存策略與定價優化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在系統總結國內外關于冷鏈庫存策略研究文獻基礎上,該專著從常數變質率入手,到時變變質率和隨機變質率,深入研究基于配送中心的三級冷鏈庫存優化策略;進一步地引入價格彈性研究具有連續隨機需求且受售價影響的庫存補貨定價模型,分析需求率為變質率和價格函數的生鮮品訂購和價格彈性,并探討一體化冷鏈庫存策略與價格協調決策。
總之,該專著既探索冷鏈庫存補貨策略,又研究冷鏈產品的定價策略及優化,創新性顯著,可以為中國冷鏈物流企業提供切實可行的理論與方法指導,幫助它們真正建立起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冷鏈物流運營管理系統,有力推動我國冷鏈行業高質量發展。(作者: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志學)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省市場監管局調研信陽:冷鏈、食品、餐飲、疫苗和價格監管1
下一篇:做好冷鏈管理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