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企業物流冷鏈管理
1企業背景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乳制品行業龍頭企業,在全國各生產基地的周邊地區建立奶站共計3000多個,聯系奶農達300萬戶,累計收購鮮奶超過1300萬噸,被社會形象地譽為我國西部大開發以來“最大的飯碗企業。其產品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品三大系列300多中品相,產品覆蓋國內市場并出口到蒙古、東南亞、美國塞班及港澳等國家和地區。
為了降低供應鏈成本,蒙牛在2017年9月7日與天貓進行合作,利用天貓新零售探索更多的力量。與菜鳥達成合作后,蒙牛的舊方法被迅速革新,所有用于線上銷售的商品都被分布到菜鳥位于全國各地的倉儲中心,蒙牛只需將貨送到這些倉庫,就能愜意地當個“甩手掌柜”。這樣的改變看似簡單,但憑借強大的數據能力,天貓和菜鳥在短時間內就重塑了蒙牛的整條供應鏈,使物流成本下降了40%。天貓對蒙牛供應鏈的重塑還延伸到了線下。通過菜鳥為零售通開設的前置倉,蒙牛的爆款商品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距離送入600萬家天貓小店,這樣的新模式為蒙牛省去了兩道經銷商環節,省去了大量的管理成本。
2供應鏈流程蒙牛的奶源主要為10座自有的規模牧場和2000家供奶方。其下線33個生產基地加上OBM廠商為鮮奶提供加工服務,產出不同的產品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經過不同區域配送中心RDC加上分倉,配合外包冷鏈物流運輸,經由前段物流中心PDC送到商場、便利店、電子商務平臺和1300多家的蒙牛專賣店。與大部分國內乳制品配送相同,其流通環節較多。
3蒙牛冷鏈冷鏈流程
蒙牛旗下的酸奶、冰淇淋這類產品需要低溫儲存,超市對產品出產日期要求高,超過生產日期三天抵達一般拒絕收貨,同時消費者對奶制品新鮮度的要求也較高。奶制品面臨著保質期短容易變質等問題,在運輸過程中需要大量冷鏈配送,物流成本投入大 。
低溫奶產品必須全過程都保持2℃―6℃之間,這樣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蒙牛牛奶在“奶牛――奶站――奶罐車――工廠——倉庫——分銷商”這一運行序列中,采用低溫、封閉式的運輸。無論在茫茫草原的哪個角落,“蒙牛”的冷藏運輸系統都能保證將剛擠下來的原奶在6個小時內送到生產車間,確保牛奶新鮮的口味和豐富的營養。出廠后,在運輸過程中,則采用冷藏車保障低溫運輸。在零售終端,蒙牛在其每個小店、零售店、批發店等零售終端投放冰柜,以保證其低溫產品的質量。
低溫產品的前景
(一)消費者習慣改變——由常溫奶向低溫巴氏奶轉變
消費者教育的普及,更多的人了解了巴氏殺菌是國際上普遍運用的殺菌方式,它能夠在保證牛奶質量安全的同時,最大限度保留牛奶的營養成分和新鮮風味,特別是保護了牛奶中珍貴的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和維生素等。而常溫奶因為超高溫處理,牛奶的一些不耐熱營養成分如維生素等會遭到破壞,其中的乳糖也會焦化,蛋白質與乳糖還會發生一定的美拉德反應,使牛奶褐變,并破壞牛奶原有的風味。在區分低溫奶與常溫奶的差別,消費者接受并養成飲用低溫奶的習慣,促使近年來低溫奶銷量迅速增長,常溫奶的份額有所下降。
(二)低溫產品銷量持續猛增
低溫化將成為未來奶制品消費的重要方向。國內外大型乳企紛紛與互聯網巨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搶灘新零售,布局線上線下消費。在新零售下,運輸冷鏈系統得到改進,購物便利性大大增強,就發展趨勢而言,低溫奶是方向,高營養價值乳制品是重要補充。未來具有新鮮度、營養價值和獨特風味的產品將得到消費者的青睞,當前市場上銷售火爆的常溫酸奶,既保留了低溫酸奶的營養價值,又提高了保存的時間,是一種創新的選擇。隨著新零售的發展,國內外銷售通道的打通,低溫奶、低溫酸奶、配方液態奶、有機奶粉以及奶酪、黃油等產品將成為居民消費升級的重要選擇。國奶業協會數據顯示,雖然2016年,2017年相關報告并沒有公布巴氏奶和常溫奶的增速情況,但在2015年,相比常溫奶的2.7%增速,巴氏奶則保持著24.3%的高速增長。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蒙牛乳業低溫新鮮乳制品的市場份額全國第一。
冷鏈物流運作的特點
(一)溫度控制:冷鏈運作全程低溫,溫度控制要求高。 從牛奶擠出來送到車間加工,直至運至市場銷售,全過程必須保持2℃-6℃之間。
(二)運作成本:冷鏈物流投資大,運營維護成本高。從物流過程看,我國物流保管費用是發達國家的2倍,管理費用是其3至4倍;從流通組織看,多級批發、多級零售現象普遍,每增加一個環節,平均加價5%至10%。
(三)時效性:冷鏈物流時效性要求高。巴氏奶和酸奶的貨架期非常短,巴氏奶僅10天,酸奶也不過21天左右,因此商家一般對超過生產日期3天送到的商品拒收。
(四)作業環境要求:冷鏈物流倉儲與運輸環節作業更具體。運輸方式主要以汽車運輸為主。而各地交通運輸管理不統一,不僅加重消費者的負擔,也成為企業開拓市場的主要障礙,消費端越遠,流通成本越高。
(五)質量要求:對食品類質量安全要求高,一般要進行溯源管理。
(六)設備:冷鏈物流裝卸設備要求特殊專用化程度高。運輸過程使用冷藏罐、冷藏車,而原有設施設備陳舊,發展和分布不均衡,無法為易腐食品流通系統地提供低溫保障。由此產生兩個直接后果:第一個是易腐食品特別是初級農產品的大量損耗,第二個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隱患。
4問題分析與解決方案流通成本高不僅是蒙牛冷鏈產品的問題,更是整個國內乳制品所有的問題。國內乳制品流通成本高,主要就高在綜合成本上。由于流通領域發展滯后,流通環節過多,很多明明可以直接從產地到銷地的商品,經過幾次不必要的“折騰”后,綜合成本就躥升一大截。
同時蒙牛線上發貨倉少也使得其運輸成本居高不下。按蒙牛傳統的冷鏈物流體系,蒙牛雖然已經擁有31個生產基地、30個卻與配送中心以及十多個分倉,然而其所有的線上發貨基本都由一到兩個倉庫完成。全國不管哪里的訂單,均由該倉發出。配送距離越長,運輸成本越大,無論地理距離多遠的訂單都由蒙牛的一兩個倉庫發貨,這就增加了不少物流成本。
2017年8月阿里巴巴零售通與蒙牛集團簽約框架合作協議,阿里通過零售通系統獲取訂單后,推送給相應的經銷商,經銷商根據訂單情況自行安排物流。零售通使經銷體系更加扁平化,壓縮了多重分銷層級,提高了商品的經銷效率,增加了部分經銷商的利潤,但因此可能觸及部分經銷商的立意。
蒙牛有著網上銷售渠道,但僅限于常溫飲品。在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后,蒙牛借助天貓的冷鏈物流優勢,拓展低溫奶和冰品品類的配送入戶問題。在與菜鳥達成合作后,蒙牛所有用于線上銷售的商品都被分布到菜鳥位于全國各地的倉儲中心,蒙牛只需將貨送到這些倉庫。憑借強大的數據能力,天貓和菜鳥在短時間內就重塑了蒙牛的整條供應鏈。
在配送模式上,蒙牛使用菜鳥提供全國分倉的解決方案后,由傳統的只在全國用一兩個倉庫發貨,蒙牛的商品便由工廠或經銷商提前送到菜鳥在各地的大倉,這樣商品就能從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發出,大幅減少了流轉距離,從而使蒙牛的物流成本已經比去年降低了40%。
同時,產品在進入菜鳥倉后,天貓和菜鳥會根據消費數據、庫存數據及大促等內容進行提前預警,做出提前準備,過期商品便因此大量減少??茖W的倉儲模式也進一步壓縮了蒙牛的倉儲費用。
人工智能可以稱得上是現在這個社會最火熱的話題之一,充分合理的在供應鏈上利用人工智能能大大提高物流運輸效率,減少倉儲配送中的物流費用,亞馬遜的人工智能倉儲管理便是一個經典的例子。當前,與全球乳業巨頭雀巢和達能幾千億元的體量相比,中國乳業巨頭的體量還很小,蒙牛和伊利均在向著千億元的目標邁進,在這進程中,人工智能或許可以扮演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
廣東財經大學 |15物流管理1班
溫欣瑩、鄭映如、羅遠萍、羅承彥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做好冷鏈管理有多難?
下一篇:疫苗冷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