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推動冷鏈物流政策落地 關鍵是找到冷鏈企業發展平衡點1
日前,商務部等9部門印發《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5年)》,目標到2025年,初步建立暢通高效、協同共享、標準規范、智能綠色、融合開放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針對發展冷鏈物流,在規劃、空間布局、冷鏈裝備和智能化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發展和居民生活品質的提高,冷鏈成為現代城市消費方式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居民追求綠色、健康生活的必備要素。為了鼓勵冷鏈發展,政府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近兩年有關部委就城鄉物流發展已出臺四十余項政策,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百多項政策,全方位、全鏈條地鼓勵支持冷鏈物流發展,政策文件熱已經形成現階段冷鏈物流發展的一個特點。
冷鏈產業也呈現出一定的后發優勢,冷鏈商業模式出現多點開花,包括運輸類、倉儲類、城市配送類、綜合類、農產品交易類、供應鏈類、電商類、互聯網+冷鏈物流類和第四方類。運輸類主要以貨物低溫運輸業務為為主,負責長短途和跨城運輸配送。倉儲類以低溫倉儲為主,提供低溫儲存、保管、中轉等服務。
隨著冷鏈條件的具備和完善,一些原來屬于常規儲運的商品和食品也會逐漸納入冷鏈儲運范圍,且發展空間巨大。繼國內第三方物流、電商快遞物流快速崛起后,發展冷鏈物流儼然已是物流業態中新的熱點區域。
另一方面,在物流多種業態中,冷鏈是重投入、高成本、低回報的產業,冷鏈產品的親民價格需求和高額成本的供給反差造成了冷鏈快速發展的關鍵門檻。綜合多方面因素來看,短時間內其發展步伐難以加快。其難點是:
第一,農副產品分散生產體系和冷鏈儲運體系的不匹配、不配套。
我國多數地區農林牧副漁產品的生產是以家庭為承包單位組織進行的,生產方式屬于小農經濟。農副產品產出地分散,碎片化現象較普遍,產品集中困難,分級分類質量標準也不穩定。對于冷鏈儲運來說,相關農副產品的收儲分散化,不利于按照溫控條件要求及時進行預冷處理或集中入庫,農村地區冷鏈儲運設施的選址、大小面積和運輸合理化組織也有一定的難度。
聚焦農產品流通“最先一公里”,需要加強農產品產地冷鏈物流體系建設,鼓勵企業利用產地現有常溫倉儲設施改造或就近新建產后預冷、貯藏保鮮、分級包裝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開展分揀、包裝等流通加工業務,相應的規劃、投資、建設和運營需要配套建設。
從方向上看,我國農副產品生產需要打破小農經濟的桎梏,借助科技發展,逐步走向工業化,實現大農業、大流通,農產品生產區域分布形成種養殖等特色產業帶和專業化的流通服務,類似美加等先進國家的農業產業布局,這為相關冷鏈基礎設施布局和發展解決了最前一公里的問題,農副產品生產規?;?,流通專業化為冷鏈集中化奠定了基礎。
二.城市冷鏈配送體系增長缺乏土地空間,冷庫用地困難。
城市內冷鏈倉儲用地是冷鏈配送體系中的關鍵樞紐節點,選址、大小和交通便利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長期以來,在國內多數城市規劃和發展中,對冷庫的需求缺乏預見性,現有城市空間布局固化,難以調整,造成現有用地緊張,建設冷庫用地只能采取見縫插針,或在都市更新中統籌考慮,冷庫選址和面積往往遷就現狀,很難滿足冷鏈業態體系合理建設的需要。由于選址困難或不當,也會造成冷庫輻射半徑不合理,冷藏車運輸路線難以優化,社區末端也缺乏小型冷藏設施,斷鏈或時效性差造成冷鏈產品質量不穩定,這在網絡購物中體驗特別明顯,經營成本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由于冷庫選址用地在城市配送中屬于稀缺資源,供地面積少,冷庫建設需求量大,傳統投資模式下的分散建設會造成社會和企業重復投資,客觀需要政府納入城市基礎設施范圍集中興建,賦予其一定的公益性質。
三.冷鏈物流企業的商業模式問題。
冷鏈體系的運營成本要比常溫物流高2-3倍左右,但在零售端的價格上與普通商品類別上差距不大,只能由物流企業自行消化或無法持續投資,也挫傷了經營積極性。為了節省成本,許多企業用恒溫車或保溫車來代替冷藏車進行運輸。有統計表明:我國80%左右的水果、蔬菜、肉類和水產用傳統車廂(常溫和保溫車)進行運輸,冷藏措施一般僅采用土法冷藏,冷藏溫度無法達到要求。
另外,冷鏈物流物品豐富多樣,且都容易腐爛變質,不同物品需要配備不同的存儲和運輸環境,且冷鏈加工、倉儲、運輸、配送等各個環節都要在指定的環境下進行,一旦中間有步驟出錯,就會導致后面的環節也出現問題,從而影響整個物流鏈的運轉。
原先的生產企業銷售模式基本上是2B的,物流模式也非常簡單。但近年來,除了2B以外還有2C。直播帶貨也逐漸興起,需求更為分散、靈活,快捷,2C的冷鏈物流體系發展尚跟不上這種變化。
以上種種情況會疊加到冷鏈物流企業經營成本上,影響到商業模式難以穩定,特別是冷鏈供應鏈的投資環節多,技術門檻高,投資金額大,從供應鏈全程來看,形成最優化的商業模式幾無可能,多數企業選擇從現有的盈利環節鍥入,依市場需求逐步整合供應鏈。
四.標準和技術系列的建立和完善。
農副產品、水產品和藥品是以一定溫控為條件的,意味著從產地到消費者手中都必須具有一定的溫控,以保證產品保鮮期、保質期的需要,這使得冷鏈的技術和標準十分重要和關鍵。以活水產品的冷鏈運輸為例,多個部門出臺了管理標準,包括《活水產品運輸技術規范》《活魚運輸技術規范》等五項,導致相關企業在操作中需參考多項標準來應付不同部門的執法檢查活動。
由于冷鏈與居民飲食衛生要求、身體健康安全息息相關,加快政府監管體系建設也是責無旁貸,應根據食品安全質量控制要求對農副產品、食品、藥品的保質期、外包裝、外觀以及內部溫度,運輸過程中的溫度連續性進行嚴格檢查,加大對違規企業的處罰力度,建立行之有效的社會監管體系。
冷鏈物流政策熱不能替代社會發展冷鏈物流的路徑,更不能忽視冷鏈物流企業步履艱難的現實,多個難點的存在決定了我國冷鏈物流的發展必須找到政府、消費者、農業生產和物流企業等多方面參與者的利益平衡點,不一定有最優方案,但存在妥協選擇。
(作者系經濟學博士、財經作家)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