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部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有關工作,推動我國供應鏈發展水平全面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我國供應鏈的發展,多次提出要推進供應鏈創新,形成完整高效的產業供應鏈。在《意見》中國務院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安排,要求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應鏈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為根本路徑,以信息化、標準化、信用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為支撐,創新發展供應鏈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高效整合各類資源和要素,提升產業集成和協同水平,打造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智慧供應鏈體系。
《意見》指出,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是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加速產業融合,深化社會分工,提升產業集成和協同水平;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加強從生產到消費各環節的有效對接,降低企業經營和交易成本,促進供需精準匹配和產業轉型升級;也是引領全球化提升競爭力的重要載體,有利于我國企業更深更廣融入全球供給體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落地,打造全球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爭取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蓋我國重點產業的智慧供應鏈體系,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應鏈領先企業,中國成為全球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重要中心。
《意見》提出了六項重點任務,分別是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制造協同化,提高流通現代化水平,積極穩妥發展供應鏈金融,積極倡導綠色供應鏈,努力構建全球供應鏈。針對目前我國供應鏈發展缺乏政策支持、標準體系尚未建立、誠信體系缺失、供應鏈人才匱乏、治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意見》提出了六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營造良好的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政策環境,二是積極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規范,三是加強供應鏈信用和監管服務體系建設,四是推進供應鏈標準體系建設,五是加快培養多層次供應鏈人才,六是加強供應鏈行業組織建設。
日前,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副司長鄭書偉、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張威分別就《意見》發布接受記者采訪。
蔡進指出,供應鏈的創新和發展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要抓手。供給側改革推進的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是降成本,特別是降物流成本。近五年來,中國物流業在降成本方面卓有成效,但橫向比較,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還是比較高的。我國未來降物流成本的空間還非常大,通過降成本來推動整個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空間也非常巨大。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有三條途徑能夠降低整個經濟運行的成本,特別是物流成本。第一個是經濟結構調整,我們做過測算,服務業占GDP的比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物流成本就相應下降約0.56個百分點。結構調整對于降成本作用非常大。第二個途徑是政府有所作為,通過減稅、減費、營造比較好的物流運行環境來降低物流成本,或者叫制度性成本。第三個途徑是,物流組織模式的創新,特別是供應鏈的創新。通過供應鏈的整合、優化、協同能力,能夠使得整個經濟運行更加高效、便利、有序、協同,從而顯著地下降成本,提升效率。供應鏈的創新和實踐既是降低成本的結果,更是降低成本的根本途徑。
鄭書偉指出,這個文件是國務院首次對供應鏈的創新發展作出部署,對于供應鏈具有里程碑性質的重要意義,近年來供應鏈協同的范圍和深度不斷拓展,供應鏈的協同效應和整合資源的能力已經成為一個企業、一個產業甚至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對于企業降本增效、對于轉型升級、對于推進國際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國制造業發達,工業體系完備,中小企業眾多,企業對互聯網應用廣泛,推進供應鏈創新在我國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相信《意見》的貫徹落實對于我國促進供給側改革、推動轉型升級、保持經濟中高速發展、推進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具有重要的作用。
張威提出,對于老百姓來說,供應鏈的高效與否直接決定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一個高效的供應鏈帶來的是成本的降低,生活的便利,各個方面的安全等等。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個國家供應鏈的水平決定了它在全球范圍內資源配置的能力、協同能力和服務支撐能力是否到位,這是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入地融入到全球經濟生活中,中國對于世界的影響力也在逐漸加深,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我國必然要通過全球供應鏈的建設來提升在全球范圍內統籌兩個市場、兩個資源的能力。在這個時候出臺這個文件,時機非常重要,意義也非常重要。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下一篇:我國首次部署推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