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構建從"田頭到舌頭"的一體化冷鏈體系
到2020年,江蘇全省基本建成布局科學、結構合理、設施先進、標準健全、綠色低碳、上下游有效銜接的冷鏈物流體系,構建從“田頭到舌頭”的一體化冷鏈體系。
全國每年僅運輸途中腐爛變質的水果、蔬菜等食品價值約為700億元,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浪費。我國目前果蔬、肉類、水產品進入冷鏈系統的比重只有5%、15%、23%。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農產品進入冷鏈流通在95%以上。據中物聯冷鏈委統計,到2016年底中國冷鏈物流市場營業額達2200億元,增長22.3%,冷庫容積10037萬立方米,存儲能力4015萬噸,增長8.2%;冷藏車保有量115000臺,增長23.6%。冷鏈已成為當下最熱的產業之一。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加強農產品產地預冷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中提出:要“把推動冷鏈物流行業發展作為穩增長、促消費、惠民生的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p>
江蘇是全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大省。目前全省每年約有 3300 萬噸生鮮農產品進入流通領域。全省規模以上各類冷鏈物流主體擁有冷庫總容量達到 316 萬噸,人均冷庫容量達到 39 公斤,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冷藏運輸車保有量超過 4000輛,總承載量超過 3 萬噸。隨著 “一帶一路”和上海自貿區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兩聚一高”推動江蘇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加快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對于促進農民增收、保障消費安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意義。
但是,江蘇冷鏈產地冷庫建設相對滯后,同質化低價競爭現象普遍;現代化、專業化冷庫數量總體偏少,冷藏庫、低溫加工配送中心等建設投入相對不足,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較為突出;相當一部分冷庫利用率不高;公路冷藏及保溫車數量不足;運輸環節溫控手段粗放,配送環節操作不規范,冷鏈物流各環節之間 “斷鏈”現象較為突出。迫切需要讓“冷”鏈“熱”起來,建立從“田頭到舌頭”的一體化冷鏈物流體系,用“智能”冷鏈物流,保證“舌尖上的安全”。
為此,江蘇從“高標準小康”要求出發,圍繞江蘇生鮮農產品電商直銷平臺的建設,推進冷鏈物流的標準化、一體化建設。規劃到2020年新增現代化冷庫庫容 200 萬噸,新增冷藏運輸車 5000 輛。冷鏈物流的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標準化程度顯著提高。冷鏈物流比例大幅提高。全省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提高到 20%、40%、55%以上;流通腐損率明顯下降。全省果蔬、肉類、水產品的流通腐損率分別降至 12%、4%、5%以下。培育 20 家左右經營收入超10 億元的冷鏈物流企業,形成一批具有區域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冷鏈物流主體。
江蘇冷鏈產業規劃顯示為“四區三中心”:重點在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徐州、連云港等市,布局一批冷鏈物流集中區。依托全省生鮮農產品產銷銜接區。重點在鎮江、揚州、南通、淮安、泰州、鹽城、宿遷等市,布局一批冷鏈物流加工區。依托沿江沿海港口,重點在南京港、連云港、南通港、鎮江港、太倉港、張家港、大豐港等港口,布局一批港口冷鏈物流平臺區。在豐縣、邳州、啟東、如東、寶應等地建設一批蘋果、大蒜、出口蔬菜等果蔬冷鏈物流中心;在太湖、陽澄湖、洪澤湖、固城湖、里下河、駱馬湖等地建設一批淡水產品冷鏈物流中心;在邳州、沛縣、阜寧等地建設一批肉類冷鏈物流中心。到 2020 年,全省新增產地冷庫庫容 120 萬噸以上。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