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痛點”待解 農村電商這條路要怎么走?
時間:2022-12-28 15:26:02來源:food欄目:冷鏈新聞 閱讀:
4月10號的《焦點訪談》專題報道了農村電商,肯定了農村電商帶來的諸多正向改變,如電商給農村帶來了堪稱巨大的改變,從滿足農村消費者需求、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提速,一直到部分地區已在嘗試的農產品銷售上行;也提出了一些問題,值得思考:農村電商這條路要怎么走?
說起農村電商,是這兩年很熱的一個詞兒,各地政府都在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據國內知名互聯網+智庫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農村網購市場規模達1817億元,2015年農村網購市場規模達3530億元,同比增長94.3%。2016年上半年農村網購市場規模達3120億元,到2016年達6475億元。 一、農村電商的四個層面農村電商的概念不僅僅是網上買賣,也不單是工業品下鄉,或者農產品進城,農村電商至少包含4個層面的意思: 1.將農產品運用網上途徑銷售出去的農產品電商,有網上批發和網上零售等形式,而不是簡單的開淘寶; 2.在鄉村聚集的以銷售本地特色產品(包括工業品)為主要業務的鄉村電商; 3.將電商的物流、人才流、信息流、資金流聚集在縣城周邊,形成電商服務業、包裝倉儲物流相關產業和商品配套供應產業協同集群發展的縣域電商; 4.將農民需要的生活服務、農業生產資料和生活日用品通過電商終端的延伸,實現服務到村的農村電商。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介紹,目前農村電商平臺主要包括幾大類型:一是綜合平臺電商:阿里、村淘、京東、蘇寧易購等;二是農資電商:小農女、美菜、優配良品、云農場、一畝田、鏈農、農商1號、田田圈等;三是農產品電商:順豐優選、沱沱工社、本來生活等;四是網絡品牌商:三只松鼠、百草味、新農哥、褚橙、獐子島、胡須先生、小雞啄米等;五是信息服務電商:村村樂、土流網等。 簡單說來主要做兩件事:一是讓工業品走進農村市場,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工業品下行;二是把農產品賣到城里去,也就是農產品上行。 二、農村電商發展的過程中存在的痛點農產品上行的困難,是目前農村電商發展的瓶頸,也是下一步需要突破的核心問題之一?,F狀是,一些區域已經嘗試著將當地的農產品賣出去,包括焦點訪談報道中提到的貴州銅仁賣米酒的村小二。 對于農村電商的模式,曹磊認為:“目前農產品上行與工業品下鄉問題仍然沒有很好解決。農民信息化程度低、購買力有限。從全國范圍內來看農村電商還沒有出現真正意義上成功的模式?!辈芾谥赋?,互聯網產業變更的大格局,城市電商已經飽和,各大電商開始搶占農村市場,發展緩慢的農村電商也開始受到關注?;ヂ摼W產業變更的大格局,城市電商已經飽和,各大電商開始搶占農村市場,發展緩慢的農村電商也開始受到關注。而農村的商業生態既有其復雜的一面,又有其足夠的發展潛力。農村電商在近年來發展的過程種也暴露其存在的痛點。 ●痛點一:買難和賣難的問題。農產品上行與工業品下鄉問題仍然沒有很好解決。農民信息化程度低、農民的購買力有限、農民購買的下行農產品品類有限、農民的結構群體存在問題。 ●痛點二:行動推動異化。農村電商基礎差,人才匱乏,商業模式還不成熟,注定需要政府及時上手,創造條件,積極扶持,尤其需要一把手工程的大力推進。 ●痛點三:實踐誤區不少。最常見的就是三大沖動:有盲目建平臺的沖動;有盲目建園區的沖動;有招大商引大資的沖動。 ●痛點四:認識兩極分化。以前是中央沒有講,國務院沒有安排,不想動;現在是從上到下、從里到外都在抓電商,于是從徘徊不前忽然轉向貪功冒進,大干快上。 ●痛點五:盈利模式待尋。農村電商是一項需長期投入的民生工程,但目前較好的盈利模式待探尋。 ●痛點六:物流成本高。農村人口的分布繼承古代社會部落式結構,對農村電商物流體系提出了極高的挑戰。 ●痛點七:規模小。同中國城市電商和跨境電商相比,農村電商市場規模尚且很小。這為農村電商實現規?;?、規范化、集約化和信息化等設置了障礙。 ●痛點八:操作難。農村電商面對的農民/農戶群體,普遍對互聯網、電商應用不熟悉,實際操作水平都較低,這給電商的發展帶來了挑戰。 ●痛點九:售后服務難滿足。目前電商行業中,特別是B2C電商,雖然基本實現了銷售層面的脫離線下模式,但是在售后服務方面,電商還承載著相當大的工作量。 ●痛點十:消費觀念和誠信難題。發展農村電商還缺乏一些必要條件,農民缺乏對電商的了解。目前,多數農民寧愿到實體店購物,也不愿網上購物。對電商理念缺乏了解,是電商推廣的一大障礙。三、農村電商未來的道路要讓農民具有持續的消費能力,從農村電商角度來說,就應該做到工業品下行與農產品上行的相對平衡。至于以后的農村電商之路要怎么走,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展開: 1.農村電商需多方“聯姻” 不管農村電商市場空間有多大,農村電商沒有一個單獨力量可以做得到,最少要包括政府、平臺、電商和傳統企業,沒有這四者的協同是無法實現的。特別是在縣域以下,如果沒有政府搭建這些公共基礎設施,其他電商是無法生存的。 另外,農村電商的重頭主要在銷售端,如果沒有龍頭企業,沒有合作社,沒有家庭農場,沒有普通的農民給你生產適合電商銷售的產品,電商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何把短板拼接,讓農村電商的發展之路越來越順暢,亟需多方通力合作,主動施策,共同發展。2.線上線下要“抱團取暖”電商放在今天,一切皆有可能?,F在出現一些新事情,打破了我們對傳統電商的看法?,F在消費者的消費水平高了,有鮮果誰還吃罐頭?消費升級帶來許多新的風口,如何看待目前農產品發展趨勢,就必須關注到現在人的消費心理。 目前新零售的方向在于通過線上線下渠道的融合,尋求成本端以及大數據的優勢,通過商品運營的升級,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變化。無論是傳統業態還是新型業態,都有自身無可替代的優勢,未來必然是走向融合。將線上的交流互動、引流聚客、精準營銷的優勢和線下真實體驗、品牌信譽、物流配送的優勢結合起來,相互取長補短,協同發展,是農村電商未來發展的大方向。3.加大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釋放強勁活力基礎設施建設歷史欠賬較多,是廣大農村地區發展電子商務的最大短板和痛點,正在實施的“互聯網+流通”改革,有希望幫助農村地區補齊短板,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是加快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創新和完善資金投入機制,充分運用財政扶持手段,通過PPP、產業基金等市場化模式鼓勵和撬動更多民間資本投資,鼓勵商貿、供銷、郵政各方共享硬件設施和網絡服務,加快農村物流體系網絡建設。 二是發展農村地區寬帶網絡,不斷提升覆蓋率,提高傳輸速率,加快農民普及,逐步縮小城鄉間差距。 三是發展多元化的農村金融體系,形成以正規金融機構為基礎、以農村合作金融為主導、以政府政策性金融為輔助、以民間信用為補充的多樣并存、功能互補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提升“造血”功能。 四是整合物流信息與物流企業,特別是第三方物流企業,運用先進的信息、倉儲、冷鏈等技術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建立以電子商務交易為中心的實時物流信息共享平臺,培養高素質的物流配送人員,形成一整套科學、高效的物流支撐體系。 要進一步推進農村電子商務快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綜合施策,多管齊下,加大對農村地區物流、信息、金融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推動人才培訓及相關公共服務供給向農村延伸,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和標準化規范體系,引導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向農村地區流動。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