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又表態:京東生鮮主打次日達?
3月6日消息,日前,找鋼網首席戰略官郎永淳和京東掌門人劉強東進行了對話,并針對京東生鮮進行了交流:
郎(永淳):你昨天有沒有在京東上購物?
劉(強東):昨天沒有前天有。
郎:買了什么?
劉:買了蟹鉗子。
郎:幾個小時送到的?
劉:第二天送到的,因為我們生鮮這塊其實比拼的并不是速度,而是說定時。我們強調的是一個定時,比如說你買的永遠都是第二天送到,第二天上午送到,這點給客戶有個明確的預期就好。
郎:你經常會在京東上買東西嗎?
劉:經常買。
郎:體驗怎么樣?
劉:體驗有時候不太滿意,我們只有生鮮基本上是在第二天送,其他基本上都是當日達。
按照劉強東的說法,京東生鮮的競爭力不在于送達速度,而在于定時送達。消費者在京東購買的生鮮,將會定時(比如第二天)送到其手中。
京東冷鏈負責人朱銘曾介紹稱,京東采用的“211限時達”的方式,即當日上午11:00前提交的現貨訂單,當日送達;當日23:00前提交的現貨訂單,次日15:00前送達,部分偏遠地區最慢“隔日達”。
京東配送圖示當前,“快”是2C配送的一大趨勢,不乏生鮮電商追求配送的速度,并將其最為自己的競爭壁壘。掌上便利店愛鮮蜂打出“一小時閃電送達”的口號,生鮮電商每日優鮮提供2小時極速送達服務,生鮮O2O平臺京東到家也推出了1小時送到的服務。
作為不同的消費場景,及時性和計劃性的組合或許能達到更好的效果,不過,在實現的路徑上需要考量。每日優鮮CEO徐正表示,極速達之后做到定時達在成本上幾乎沒有增量,但是跨過極速達直接做到定時達會耗費很大的成本。
據悉,京東在2016年初提出,三年內將投入100億搭建京東冷鏈物流網絡。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京東在全國范圍內擁有7大物流中心,運營了256個大型倉庫,6906個配送站和自提點,覆蓋全國范圍內的2655個區縣。
2016年11月,京東開放了生鮮冷鏈物流體系,允許生鮮商家接入京東冷鏈服務;此后截至2017年3月,三次上調免運費門檻。
有分析表示,雖然京東的物流形成了其競爭力,不過履約成本的增速已經超過了同期自營GMV的增速,其背后就是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