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種思維看生鮮電商 可能整個結論都不一樣
時間:2022-12-28 16:07:00來源:food欄目:冷鏈新聞 閱讀:
提起2016年的生鮮電商,相信絕大部分投資人和行業內人士的心情都是四個字:又愛又恨。
一方面,2016年生鮮電商整體交易額突破了900億大關,同比2015年達到了80%以上的增長,資本也因為這種高速增長和多元的模式、廣闊的市場剛需而瘋狂。 但另一方面,2016年生鮮電商出現了大量倒閉、裁員風波,很多創業團隊死在了高速路的上坡段。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這種情況? 今天咱們就來結合阿里提出的“新零售”概念,剖析一下生鮮電商品類線上、線下的協同度與商業模式合理性,來分析一下,生鮮電商的問題究竟在哪?健康的解決之道又在何處?去年8、9月份和年底,生鮮電商行業分別經歷了兩次關店和倒閉風波。大量生鮮電商項目甚至就此無疾而終。 分析生鮮電商的模式,會發現以O2O思維和輕度模式來運行的生鮮電商最容易出現資金鏈和大幅度虧損問題。而這背后的原因,主要來自于商業模式過于理想化帶來的落地困難。 這個困難來自多方面,一方面輕度模式的生鮮電商,比較多的會采取自建物流團隊,或者利用成熟物流渠道送貨上門的方式。這樣的問題是配送成本十分高昂,而且送貨上門過程中很有可能造成商品的價值受損。整個過程由于復購率和集散程度很低,導致每一單的附加成本非常大。 隨之而來的,是中間環節成本加大后導致生鮮電商無法配送日常生活中最需要的蔬菜水果,而必須通過售賣進口水果等高客單價商品來拉平成本。 但能高復率享用進口水果的家庭又有多少呢?這又導致了整個生鮮電商體系的使用率下降,拉低了整個平臺的流量和營業額。 對于生鮮電商來說,運營和物流成本的過高會導致整個商業模型的連續坍圮。而遏制這個多米諾骨牌效應的最好方式,就是重塑健康的生鮮電商商業與流通模式。為了打破這種輕模式帶來的惡性循環,行業內也想到了各種辦法。但基本的突破點在于將模式做重。去除送貨上門模式帶來的履約成本過高問題,減少中間環節對整個商業價值體系的損耗。 比如說在華東地區異常火爆的食行生鮮,就是采取預定制+貨等人的模式來達成整個商業鏈。 具體而言,食行生鮮的辦法是在社區中密集的建設智能冷鏈儲藏柜。用戶可通過官網、微信公眾號、APP隨時訂購,當日晚上24點前下單,次日即可在小區站點的智能冷藏柜取貨。在這個預定制度+貨等人模式的支持下,食行生鮮可以專注于高頻剛需的日常食材,這樣就把整個成本降低,大幅度提高了剛需對接能力。達成了生鮮品類的成本可控和盈利預期。社區自提冷鮮柜從更廣闊的商業背景上看,食行生鮮在模式上的創新還有很多。比如他們采取了獨特的C2B2F模式(Customer to Business to Farm/Factory),直接打通家庭到生產基地的整個鏈接。讓預定訂單直接對接到農產品生產地,使產銷達成精準的供需平衡,以此降低成本,為消費者提供更優化的選擇。其次,食行生鮮在生活小區內密集建設智能儲柜,讓冷鏈配送可以集約化覆蓋更多需求終端。根據數據顯示,食行生鮮的一輛冷鏈車可以配送8-10個小區,單個訂單履約成本僅為行業均值的五分之一左右,這就讓整個物流成本降低,達成了盈利的可能性。 在這幾點核心模式改變的支撐下,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食行生鮮的“社區智能微菜場”已進駐蘇州、上海、無錫三個城市,建設了1700多個社區站點。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食行生鮮在2016年蘇州市場已實現盈虧平衡,2017年蘇州市場可實現全面盈利,以事實打破了人們對生鮮電商的基本面質疑。 居民取菜從食行生鮮的成功案例中,我們或許可以產生更多的聯想。比如說,新零售的實現可能。我們都知道,2017年被阿里定義為“新零售元年”,一場針對零售產業的高速改革正在醞釀和實施。而馬云提出的新零售,核心解釋就是線上、線下、數據、物流,四方面將互聯網技術與傳統零售行業進行深度整合,從而進行統一而多元化的價值提供。 而巧合的是,食行生鮮好像正是在完成這件事情。從多個方面看,食行生鮮堅持多年的商業模式都與新零售概念高度契合。詳細來說這些特征包括: 1、健康的商業模式:食行生鮮采取線上線下的高度結合,通過集約化和解決剛需的方式來降低成本,達成健康的價值供應鏈。這可謂是新零售的核心驅動力。 合作基地直采2、先進的物聯網技術:食行生鮮運營了冷鏈物流+智能冷柜存儲兩種核心場景來達成商業模式。這背后是物聯網技術的高度運用。在之后的持續發展中,智能冷柜場景很可能更多運用物聯網技術達成多種價值的提供,打造多元化的商業模型。 3、龐大的用戶數據:食行生鮮針對的,是家庭高頻使用的生鮮場景這個核心場景,把控著一個家庭生活中的最主要數據,背后涉及著多元用戶畫像、社區市場、城市生鮮市場等多個產出可能。可說是極其重要的數據源。 4、稀缺的社區資源:食行生鮮在城市生活環境中,占領的是社區空間這個核心資源。我們知道,最高頻次家庭消費的核心場景就是社區。而主流社區的容納度其實非常有限,食行生鮮快速走出了這一步,其實是占領了稀缺資源,達成了高度的戰略壁壘。 通過這些分析,不難發現食行生鮮在新零售的道路上已經走出很遠。而達成這些條件后,一個新的平臺級企業很可能正在醞釀當中。新零售是一場持久戰,我十分期待食行生鮮接下來的表現。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