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Dmall用新零售模式啃下生鮮電商硬骨頭
時間:2022-12-28 17:42:21來源:food欄目:冷鏈新聞 閱讀:
生鮮作為電商行業的最后一片藍海,多點dmall+物美,阿里投資易果生鮮、百度投資中糧我買網、騰訊投資每日優鮮,一筆筆高額融資背后,涌動的是巨大市場空間下的資本沖動。但是這塊巨大的市場卻遲遲不能打開,始終受制于高額的商品成本。。生鮮電商兩大痛點——損耗和物流始終成為生鮮電商發展的阻礙,被稱為電商界最硬的一塊骨頭。隨著入局者對于生鮮整個產業鏈條以及商業模式的逐步探索,這塊電商圈最硬的骨頭被多點Dmall啃下,多點Dmall生鮮在95%都虧損的生鮮電商行業時,像一匹黑馬脫穎而出。
多點Dmall雙十二生鮮銷量突飛猛進 撬動生鮮電商第一片藍海市場公開資料顯示,多點Dmall成立于2015年4月1日,l是一家線上線下一體化全渠道零售平臺,品類覆蓋生鮮日百等日常消費品,依托與本地大型商超的深度結合,提供高品質、低價格、2小時送達的優質服務。成立之初,多點Dmall就與物美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實現了北京五環內以3公里為配送半徑的全覆蓋,此外,杭州也是多點Dmall重點布局的城市。 在今年雙十一期間,多點Dmall引起了行業的關注,其以"2小時送達"、94。49%妥投率的優質服務在雙十一當天殺出重圍,多點Dmall讓用戶在雙十一當天享受到了"凌晨下單清晨收貨"的良好購物體驗,拉高了行業服務的新標準。 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從2010年的4億快速增至2015年的540億,面臨萬億級剛性市場需求,當前生鮮電商滲透率尚不到2%,遠不及服裝行業30%的滲透率。 在雙十一做到了2小時送達之后,雙十二多點Dmall又開始向另一座高峰進攻,那就是一直困擾電商圈的生鮮領域。11月30日,多點Dmall啟動雙十二預熱活動,生鮮被作為排頭兵出場,秒殺、一分錢搶購等玩法十分豐富。 截至12月12日早8點,多點Dmall已經開打了60個小時的雙十二戰役,揀貨及時率達99。42%、O2O妥投率達99。38%(2小時送達),再次刷新全零售平臺紀錄。不僅如此,在保障服務不打折的前提下,多點Dmall雙十二的訂單量比雙十一又翻了一倍。其中生鮮的銷量突飛猛,確實也在多點Dmall的意料之中,萬款生鮮已經成功跨入生鮮巨大需求市場,撬動生鮮電商第一片藍海市場,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多點Dmall不走尋常路 啃下生鮮電商硬骨頭生鮮產品網上交易存在損耗和運輸這兩大痛點,要想解決這兩個問題,首先要重金投入建設的就是倉儲和物流。"由于前期需要一大量資金用于自有物流建設,運營過程中一旦現金流無法跟上,就會危及整個資金鏈,這種重資產重運營模式風險過大。而且"與日化、快消產品不同,生鮮電商經營的產品并非標準化商品,所以就存在品控難題;再者,生鮮類產品銷量上來時更考驗渠道供貨能力,所以在電商圈子看來,生鮮是這個行業難啃的硬骨頭。" 常規化的方法是采用冷鏈運輸升級減少損耗,通過倉儲升級的方法減少運輸成本。但是這種方法依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據了解,首先,多點Dmall之所以能啃下這塊行業難啃的骨頭,主要是因為針對生鮮電商商品非標準化的難點,多點Dmall有自己獨有的化解手段。由于多點Dmall與物美是深度戰略合作的關系,雙方采用線上線下統一供應鏈體系,重塑采購、商品管理等環節,多點Dmall首先將物美的生鮮產品標準化,不同產品按照其特點按重量、數量、價格等進行打包售賣,既可控制損耗,又便于商品管理,利于網上銷售。 此外,要想完全解決生鮮電商損耗和物流痛點,真正做到高品質、低價格,還要靠線上線下協同的新零售模式。 據悉,多點Dmall與物美這個組合,先天就攜帶著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基因,在過去這一年多的時間里,多點Dmall對物美的線下倉儲進行改造,優化流程,提升運營效率,并重點發力物流和配送,確保用戶線上線下購物體驗的無縫對接,多點Dmall讓生鮮產品能夠真正"鮮"著到用戶手中。 由于提供優質低價產品、以及極速配送服務,成立僅一年半的多點Dmall用戶數量急劇增長。 截至2016年6月30日,多點Dmall用戶數量達到600萬,其中50%以上來自北京,約353萬人,其中女性用戶占比超60% ,80后是主力軍。除了北京大本營之外,杭州也是多點Dmall重點布局的城市。 在有效的解決了生鮮產品損耗和物流這兩大痛點后,多點Dmal通過自己獨特的發展模式終于跨過去了,多點Dmall用新零售模式啃下生鮮電商硬骨頭。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下一篇:大連各大口岸迎來冷鏈食品進口高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