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年中國前4名叉車制造商排行榜
時間:2022-12-28 21:44:37來源:food欄目:冷鏈新聞 閱讀:
重要說明:
本排行榜是銷售額(當年銷售收入)排行榜,以各品牌制造商其機動工業車輛(不包括半電動堆高機和手動搬運車輛)在該年度之銷售收入作為基準,僅作參考。 銷售狀況備注: 1、標有"A"的企業表示有部分產品出口,出口比例占其總銷售不超過50%。 2、標有"B"的企業表示其產品出口比例較大,出口比例占接近50%。 3、標有"C"的企業表示出口比例超過50%。 4、標有"D"的企業表示其產品出口占90%以上。 5、標有"E"的企業表示該產品部分來自進口。 6、標有"F"的企業表示該產品基本全部來自進口。 2015年國內機動工業車輛制造企業五類叉車累計銷售量為:327,626臺,與2014年同期相比銷售量下降了8.9%。從2011年首次超過30萬臺達到328,764后,在接下來的四年里,除了在2012年略有下降,為288,662臺,在2013年、2014年、2015年這三年里,都超過30萬臺,歷史的最高點是2014年為359,622臺。由這五年的數據,我們可以這樣說,目前的工業車輛已步入“高基數”時代,而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傳統行業對工業車輛的需求有所下滑,特別是所占比重比較大的傳統內燃叉車,所以“低增長”也將是工業車輛的“新常態”。中國工業車輛行業將由以內燃為主導的時代轉向電動時代,將從增量時代轉向以存量為主的后市場時代邁進。 按動力分類,內燃平衡重式叉車(Ⅳ+Ⅴ)207,509臺,較上年的249,403臺下降了16.80%,占五類叉車累計銷售量的63.33%;電動叉車(Ⅰ+Ⅱ+Ⅲ)120,117臺,較上年的110,219臺上升了8.98%,占五類叉車累計銷售量的36.67%。今年內燃叉車與電動叉車方面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物流業等對倉儲配送的需求增加,使得總銷量下降的情況下,電動叉車的銷量上升。由以內燃為主導的時代向電動時代邁進。 按銷售市場分,國內銷售機動工業車輛235,640臺,與2014年的266,928臺相比,下降了11.72%。其中國內內燃平衡重式叉車(Ⅳ+Ⅴ)162,653臺,較上年的196,046下降了17.03%,這是近十年來國內內燃平衡重式叉車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國內電動叉車(Ⅰ+Ⅱ+Ⅲ)72,987臺,較上年的70,882臺上升了2.97%。 五類叉車出口共為91,986臺,與2014年的92,694臺相比,下降了0.76%;其中內燃叉車(Ⅳ+Ⅴ)出口為44,856臺,與2014年的出口量53,357臺相比,下降了15.93%,電動叉車出口為47,130臺,與2014年的出口量39,337臺相比,上升了19.82%。(以上部分數據來自CITA和海關總署之數據) 從工業車輛的銷售數量上看: 2015年中國工業車輛前2名約占全國總銷售量的45%以上。 2015年中國工業車輛前10名約占全國總銷售量的76%以上。 2015年中國工業車輛前20名約占全國總銷售量的91%以上。 2015年中國工業車輛前40名約占全國總銷售量的97%以上?!? ?。ㄒ陨喜糠謹祿碜訡ITA和海關總署之數據) 2015年,有16家中國工業車輛制造商年銷售量超過5000臺,有20家工業車輛制造商年銷售量超過4000臺,有23家工業車輛制造商年銷售量超過3000臺,有31家工業車輛制造商年銷售量超過2000臺。 本次排名中,最低入圍的企業年銷售額不得低于6500萬人民幣,把以生產港口機械(包含集裝箱叉車和堆高機)為主的三一、卡爾瑪、科尼、特雷克斯、曼尼通等公司未納入排名。為了真實的反映出中國工業車輛行業的銷售情況,中叉網把UC和HCF合并;還首次把山東雷鳴及專注于倉儲物流搬運設備的浙江上加列入排名,因此這會造成部分公司在今年之排名中,其排名會略有下降。另還有個別企業因業務調整,未能達到我網排行榜要求。或因其它原因,故未能納入本次排名中。 本次排名中的安徽叉車集團仍是包含寧波力達的銷售額;豐田包含豐田產業車輛(上海)與豐田工業(昆山)之總銷售額(品牌還包括BT、RAYMOND);而三菱是包含菱重叉車(上海與三菱重工叉車(大連)之銷售額。從銷售額來看,豐田叉車在2015年已是名列外資企業出口第1名,而三菱銷往東南亞、遠東地區的叉車則由其中國大連工廠生產,已達7800多臺;科朗包括了科朗叉車商貿(上海)與科朗設備(蘇州)之銷售額,科朗集團調整全球業務,部分產品之生產轉移至中國。 從銷售數量上看,位列第一階梯的前兩名制造商在2015年都有所下降,從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年度報告中獲悉,該司2015年銷售量為69363臺,營業額為56.86億人民幣,加上力達的銷售額是75000臺左右,營業額近60億人民幣,已連續25年奪得行業冠軍;杭叉集團以66737臺、銷售額為45.74億人民幣位列第二。 位列第二階梯的林德(中國)、龍工、豐田、三菱四家叉車企業的銷售收入均已過10億人民幣。 入圍前10名的制造商,最低銷售收入都已超過5.5億人民幣。永恒力叉車由去年的第12名首次入圍前10名,位列第8,主要是因為永恒力產品差異化策略,在內部物流應用的啟動,上海新工廠于2013年8月開業,負責永恒力在亞太地區平衡重叉車以及前移式叉車的研發和生產,2015年的銷售額有所上升;2015年4月,HCF納入UC集團品牌體系后,UC集團排名由第21名上升至第11名。 預計明年,日本將出現兩大叉車集團(豐田和三菱)角逐中國市場。而中國尚存百余號叉車制造商之格局,必將順勢而變,優勝劣汰而適應全球潮流。 前20名的制造商中,以內燃叉車為主的企業在2015年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而電動倉儲叉車制造商,在2015年表現都還不錯:中力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于2015年11月阿母工業平臺正式上線;如意研發出自動揀選車系列產品,而諾力作為中國民族工業第二個品牌,于2015年年初成功登陸A股主板市場,6月成立智能科技;比亞迪在2015年的叉車租賃業務有所上升。 前30名的制造商中,個別公司受市場的沖擊和受國家環保要求的影響下滑比較大。但山推在2015年公司改制,由29名上升至25名,公司名稱也變更為山東沃林重工機械有限公司,科朗出口與內銷相加,由去年的36名上升至26名。 內資品牌叉車合計市場份額幾乎占有80%左右,占據市場絕對主導地位,合力、杭叉占據45%以上的市場份額;靖江叉車,其中相當部分是牽引車;除合力、杭叉外,美科斯、吉鑫祥、尤恩、中力、諾力、如意、華和在內資品牌出口方面占有較大的比重。 外資品牌中凱傲集團,包括以高端產品并堅持向中端市場延伸的林德和定位經濟型叉車的寶驪,仍是外資叉車中最具活力的表現,占有2015年全行業6.5%左右的市場份額,是外資品牌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日資品牌中的豐田、力至優均有所增長。 中國叉車行業近十幾年來的飛速發展,從數據統計來看,叉車行業逐步進入“高基數、低增長”時期, 特別是最近五年的年平均銷售量已超過32萬臺,且保持相對比較穩定,但因市場對基數比較大的傳統內燃叉車的需求逐步減少,而對基數相對比較小的節能減排,綠色制造的環保型叉車需求逐步增加,所以“高基數、低增長”時期將會持續一段時間。 在“高基數、低增長”的新常態下,加上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整機產品利潤逐步下降,在過去的一年,叉車行業出現一些新的發展方向。 1、2015年年底叉車市場保有量已接近200萬,這又可能是叉車后市場拐點的出現,體現在叉車租賃、二手叉車、車隊管理、叉車配件受到企業的重視而快速發展起來,特別是叉車租賃市場在2015年出現一些創新的模式,有眾籌、聯合、整機制造商攜手模式等。還體現在企業更重視產品售后服務,積極為用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由經銷商逐步向服務商邁進,使用戶滿意度大幅提高。 2、在互聯網+時代,叉車行業經營模式發生改變,迎來阿母工業平臺上線。 3、2015年電動叉車占36.67%,是歷年來電動叉車所占比重最高的一年,隨著倉儲配送的需求的增加,加上國家對環境保護的要求及非道路產品“國二”改“國三”,電動叉車的比重將逐步提高,有望在5年內達到40%。 4、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發展取得成效,機器人與叉車合作產品的出現、智能工業車輛生產基地的建立等。 5、差異化競爭、細分市場引起企業的重視,比如稱重叉車、專用的冷鏈叉車等具有特殊用途的專用叉車將會不斷開發出來。 6、技術發展趨勢以清潔排放、輕量化設計方面發展。 7、營銷模式也將會發生多元變化,如除了傳統的直銷代銷外,以租代銷、先租后銷等的銷售模式將快速發展起來。 中叉網力求給行業呈現最具有說服力的排行榜。但一個企業之綜合實力才是最重要的!不少行業有識之士已經看到,亂象叢生的中國工業車輛行業必將在最近的兩年發生巨變,洗牌在所難免! 同樣這也說明,單純的以銷售量、銷售額來衡量一家公司的競爭力是不夠的!企業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的競爭力,比如企業的創新能力、差異化、個性化的企業特色,長遠的發展規劃才是重中之重。中國目前叉車保有量近200萬臺,但依然不是叉車強國這個事實沒有根本性的改變,中國民族工業車輛企業必須正視這一現實,需要擺脫依靠模仿而發展的局面,自主創新才是唯一出路。 需要說明的是,今年排行榜的基準是參照國際慣例,和往年一樣是以各品牌制造商以其五類機動工業車輛(不包括半電動堆高機和手動搬運車輛)在該年度之銷售總收入,僅作參考。 中國叉車網(www.chinaforklift.com)歷來尋求準確而公正的工業車輛排名,以此真實體現中國國情,歡迎業內人士提供幫助和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以上解釋權歸中國叉車網(www.chinaforklift.com)。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