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鮮肉被誤解 在閩遭遇推廣難
福建省將加大扶持肉品冷鏈體系建設,建設和升級改造一批具有冷鮮肉加工生產能力的生豬屠宰企業。這是昨日記者從省食安辦牽頭召開的“推廣冷鮮肉,倡導健康消費”專家研討會上獲悉的。
“冷鮮肉經過冷卻和排酸處理,全程都在0℃-4℃的環境下,保留了營養成分,保質期也有5-7天?!睍?,福建森華有限公司曹總表示,市場售賣的熱鮮肉,沒有經過任何冷加工,有害微生物得不到控制。冷凍肉則是宰殺后進入冷凍車間,而較多人會將冷鮮肉與冷凍肉混為一談。
正如《2012年福建省居民肉品安全知識和消費習慣調研報告》顯示,94.9%的居民最經常購買熱鮮肉,真正營養新鮮的“冷鮮肉”卻不受歡迎,這與發達國家消費熱鮮肉、冷鮮肉的比例恰恰相反。
福建省肉品協會常務副會長鄭錦山表示,如今冷鮮肉在福建市場的認知度還遠遠不夠,光憑企業推廣確實存在難度。
據悉,福建省只有不到10家的冷鮮肉品牌生產企業,其中最大冷鮮肉廠家的產品在上海、江蘇、浙江、廣東都相當有市場,而在福建則遠不及華東、華南地區。
對此,福建省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林勇毅認為,冷鮮肉推廣要有所突破的話,在銷售布點上要均衡,避免出現就近無法購買。
縣級以上城市2015年冷鮮肉要占30%
按照《肉類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要求,繼續擴大冷鮮肉、小包裝分割肉和肉制品的生產比重,到2015年,縣級以上城市熱鮮肉銷售比例降到50%以下,冷鮮肉占比提高到30%。
省經貿委副主任吳秉成表示, 福建省鼓勵生產企業加大冷鏈建設。2009年,積極爭取商務部從放心肉體系建設專項資金中,補助我省4家冷鮮肉生產企業各400萬元。而通過升級改造,全省已有三星級屠宰企業4家、二星級屠宰企業6家、一星級屠宰企業50家。目前,4家三星級屠宰企業均有生產銷售冷鮮肉品,6家二星級屠宰企業已具備生產冷鮮肉能力,有部分企業年內將生產銷售冷鮮肉。
值得關注的是,冷鮮肉在冷卻、排酸過程中有所損耗,且冷鏈運輸、銷售等成本因素,致使其會比熱鮮肉的價格高1-1.5元/公斤,幅度在5%-10%。
此外, 福建省還將加大力度,推動建設和升級改造一批具有冷鮮肉加工生產能力的生豬屠宰企業,引導生產企業做好冷鮮肉的宣傳推廣工作等。
另據有關人士透露,從國家到省里都會有扶持資金引導企業加強冷鏈建設投入,提升冷鮮肉的儲存、運輸、銷售能力。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