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入口-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中國冷鏈物流網

“十四五”冷鏈大家談丨布局產地基礎資源,任重道遠

時間:2022-12-30 15:29:03來源:zyn欄目:冷鏈新聞 閱讀:

“適應不同農產品冷鏈冷鏈物流要求,引導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在重點鎮和中心村,結合實際需要分區分片合理集中建設產地冷藏保鮮設施。發展產地冷鏈冷鏈物流設施設備租賃等社會化服務,探索發展共享式“田頭小站”等移動冷庫,提高產地源頭冷鏈冷鏈物流設施綜合利用效率?!?

——《“十四五”冷鏈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夯實農產品產地冷鏈冷鏈物流基礎》

#

本期 / 專訪企業

廣東新供銷天業冷鏈集團有限公司

落后的產地預冷處理

江門開平冷庫收儲土豆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經過了幾十年的高速發展期,經濟總量的不斷提升和經濟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優化,使得當下的經濟發展階段呈現出了獨有的變化和特點。 2022年,根據第一季度的數據顯示,高技術產業增長十分明顯,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工業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140.8%、24.3%、10.2%,說明了我國經濟的短板在不斷補齊。

但是農業作為我國的基礎性產業,損腐率卻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源頭預冷這一環節明顯缺失。在 發達國家已經超過了80%的農產品源頭預冷率,在中國只有30%。 換言之,僅僅在源頭產地這一個環節, 中國就有近1.2億畝耕地面積內的農產品腐爛在了種植者手里。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的初始階段,道路的不暢,冷鏈資源的缺失,讓農產品上行通路堵塞的問題集中爆發,無法出村滯留的農產品數量更是以幾何倍數的增長速度。

果蔬生鮮類農產品對保鮮能力要求極高,從田間地頭經過運輸到市場再到消費者手中的過程越長,對新鮮度的影響越大,輕則影響口感重則造成食品安全隱患。大多數農產品浪費和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都在“最先一公里”,一旦源頭保鮮失敗,后續的冷鏈冷鏈物流無論如何發力都不再有意義,只有做好“最先一公里”即產地基礎資源布局,才能夠更有效地保障生鮮農產品的品質和延長其保質期。因此產地基礎資源布局,對于我國冷鏈冷鏈物流體系建設來說具有重大意義。

從產業鏈來看,產地基礎資源主要是冷鏈的上游,涉及到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涵蓋了農產品種(養)基地、畜禽屠宰企業、食品加工企業等關聯產業。 從冷鏈產業本身來看,產地基礎資源主要是指冷鏈基礎設施:主要類型有產地預冷保鮮設施、產地冷鏈集配中心等,具備產地預冷、倉儲保鮮、分級分揀、初加工、產地直銷等功能,能有效提高農產品商品化處理水平,減少產后損失。

中國農業特征是典型的“小農經濟”“大國小農”的背景下,不同區域的農業發展水平落差很大,受限于技術和成本的壁壘,依靠農民自己的力量和認知很難完成生鮮果蔬需要的預冷處理以及對產品進行必要分級。 農產品“最先一公里”的關鍵技術是果蔬要降溫、糧食要降水。如果采摘后不及時處理,錯過了窗口期,就會對產品質量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傷。

“最先一公里”的產地基礎資源的不足以及分級制度的缺乏,成為了農產品現代化升級轉型的阻礙。 早在2020年4月,農業農村部就正式啟動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從基礎設施的角度,能夠減少農產品產后損失,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溢價能力,促進農民穩定增收。 2020年和2021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分別提出“國家支持相關主體建設產地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倉儲運輸、初加工等設施”以及“立足縣域布局特色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 2020年,國家投入50億元資金,支持超9000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產品產區新建或改建1.4萬個倉儲保鮮冷鏈冷鏈物流設施,規模超過600萬噸。

農業“最先一公里”升級,已經成為了國家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建設工程,2021年發布的《“十四五”冷鏈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更是單獨對夯實農產品產地冷鏈冷鏈物流基礎進行部署,明確要完善產地冷鏈冷鏈物流設施布局,完善冷鏈源頭基點網絡,建設產地冷鏈集配中心。 《規劃》中明確“十四五”時期要實現肉類、果蔬、水產品產地低溫處理率分別達到85%、30%、85%,農產品產后損失和食品流通浪費顯著減少的發展目標。 《規劃》的出臺進一步推動了冷鏈冷鏈物流行業產地基礎資源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冷鏈冷鏈物流產地網新形勢新格局下的發展方向。進入了“十四五”開局之年,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國際政治局勢復雜多變、新消費新零售時代開啟等多重因素影響,《規劃》提出要建立健全城鄉冷鏈冷鏈物流網絡,統籌區域冷鏈冷鏈物流協調發展。同時要推動冷鏈冷鏈物流綠色化和智能化建設,強化冷鏈冷鏈物流風險預警機制,適應國家“雙碳”戰略和疫情防控常態化需要。

助力廣東省特色農產品

在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背景下,廣東省舉全省之力推動鄉村發展,在提升農民生活水平、城鄉協調發展、鄉村治理加強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鄉村振興考核辦法、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疫情期間農產品穩產保供、消費扶貧等多項經驗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并在全國推廣, 2021年廣東農業總產值和增速均創下來198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作為廣東省的代表企業,廣東新供銷天業冷鏈集團有限公司(下面簡稱天業集團)在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廣東省供銷集團有限公司的領導下,按照廣東省委、省政府加快廣東供銷冷鏈冷鏈物流骨干網建設的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廣東供銷公共型農產品冷鏈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干網建設總體方案》,落實冷鏈骨干網“1個中心+2個區域網+3個運營平臺”總體規劃,圍繞廣東特色農產品主產區和主銷區,建設貫穿產地預冷、冷鏈物流運輸、銷區冷儲、冷鏈配送的公共型農產品冷鏈骨干網。

廣東省果蔬農產品存在集中上市、易腐蝕、“賣難”等問題,于是廣東省供銷合作聯 圍繞 特色優勢農產品,以“以城帶鄉、以銷促產、扶農助農、產業興旺”為目標,以產權、業務、項目為紐帶,努力打造“多渠道、少環節、促增收”的農產品流通新格局。 經過天業集團近兩年的努力,全面啟動全省項目建設,一體化冷鏈冷鏈物流體系加快形成, 冷鏈骨干網在全省19個市布局項目60個,總庫容160萬噸?!?個中心+2個區域網”完成布局,其中冷鏈產地網項目32個,在江門、汕頭、湛江、梅州、韶關等地建設產地冷鏈集散中心,圍繞特色農產品提供冷藏冷鏈物流、分級分選、初精加工、分撥集散等綜合服務,打造區域農產品供應鏈園。

清遠連州服務水晶梨

天業集團通過產地冷鏈基礎設施的建設,增強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商品化處理和初加工能力,有效降低產后損失,實現擇期錯季銷售,增強主體議價能力和產業抗風險能力,成為供應鏈的“穩定器”“蓄水池”。 在江門, 組織多批次滯銷馬鈴薯進入江門開平冷庫保鮮,延長銷售周期,實現錯峰銷售,有效解決農民“賣難”的問題。 在梅州, 針對平遠臍橙、梅州金柚等農產品,利用梅州的產地冷鏈基地提供分級分選、果汁加工、冷藏保新鮮解決方案,帶動NFC果汁(非濃縮還原汁)加工業和種植業發展。 在清遠, 盛夏時節,正是連州水晶梨(翠冠梨)成熟上市的季節,由于疫情的原因以及之前暴雨天氣的影響,直接影響連州水晶梨的銷售,連州的冷鏈產地倉剛建好投產為水晶梨及時提供了分揀和冷藏保鮮場所,提高了采后的品質和延長采后的銷售期,提高了果農的收入。同時全省各地冷鏈產地緊密聯動廣東供銷放心農產品直供配送平臺,開展集采集配等業務,推動共享生態模式冷鏈冷鏈物流園區。

在田間地頭,天業集團選取了16個縣供銷社作為試點,預計布局數百臺移動冷庫 ,推進公共型和經營性結合、助農惠農和市場化運作兩個結合,覆蓋鮮活農產品主產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山區三類地區,解決田頭冷庫少、預冷功能不足、投資成本過高、季節性閑置等問題。

在廣東省茂名高州和電白區、湛江市雷州和廉江、廣州從化等地的試點投放的 移動冷庫已經服務了424.5萬斤的農產品量,其中荔枝375.5萬斤。 荔枝是一種在采摘后極易變褐變質的水果,酶促反應和采摘后的果皮失水,都會導致其褐變,因此荔枝果實對技術措施的要求極高,需要通過降低溫度、改變氣體成分、調節pH值等方式調控制酶的活性,還要配合適當的包裝防止果皮失水,從而起到抑制褐變,延長荔枝的保鮮時間和保持品質。且荔枝采收后要盡快預冷,降低田間熱,經歷的高溫時間越長,貨架壽命越短,品質越難保持。而 移動冷庫能幫助荔枝采摘后在短時間內完成預冷、分揀和包裝,最大限度保證荔枝的新鮮度,有效延長荔枝銷售期5|10天,同時可降低荔枝流通期間5|10%的腐爛損耗。 此外還有龍須菜、菠蘿、圣女果、辣椒、香梨、檸檬、葡萄、番薯等區域內的特色農產品也在這批移動冷庫的幫助下得到了良好的預冷處理。

在推廣田頭保鮮理念技術上,天業集團不遺余力。不僅與廣東省農科院合作制定了部分廣東特色優勢農產品田頭預冷、冷藏保鮮標準,還與多地供銷社合作,舉辦田頭冷鏈培訓班,普及田頭冷鏈的技術、運營知識,提升田頭預冷的意識。很多基層供銷社更是通過引入天業集團田頭移動冷庫后,近一步整合了專業化農資農技、一體化冷鏈冷鏈物流、農產品直供配送等全程服務資源,豐富市縣供銷合作社及基層社助農服務網絡的功能,打造聯農帶農綜合服務體系。

除了帶動了基層發展農產品保鮮冷鏈冷鏈物流,為探索冷鏈冷鏈物流“最先一公里”提供優質解決方案外,天業集團還將結合現有項目布局、地區特色農產品特色、地區現有冷庫容量等情況加快謀劃一批田頭冷鏈服務中心項目。

在“十四五”發展規劃下,天業冷鏈公司將繼續加快推進廣東省冷鏈骨干網建設和運營。深化冷鏈骨干網聯農帶農機制,與市縣供銷社合作共建項目公司,運營區域冷鏈冷鏈物流基地, 結合“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建設具有預冷保鮮、農產品收購功能的供銷田頭集散中心,解決農產品出村進城“最初一公里”難題。 整合農資農技、大灣區農產品基地、直供配送等網絡資源,轉化供銷社扎根基層優勢,深化村社共建,領辦農民合作社,發展標準化種養殖,培育推廣供銷品牌,逐步建設供銷農場,促進農產品商品化,形成產銷對接、集聚聯農優勢。 在銷地拓展城市配送和冷鏈班列,延伸開展生鮮配送、中央廚房等經營業務,運用數字化交易減少環節、降低成本,形成面向農產品供應鏈各環節、各參與主體提供社會化、專業化冷鏈服務的綜合性平臺。

未來產地基礎資源該如何布局

冷鏈的快速發展、數字化時代的裹挾、消費市場的升級等都讓現代農業正經歷著一場變革。在這場變革中, 想要完善國內產地資源布局的建設,還要面對如下幾點制約因素與不足。

一是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冷鏈冷鏈物流近年來的火熱,導致呈現了大量社會資本涌入,各類型的冷庫逐步涌現,市場冷庫容量急劇擴大,資本驅動的跨界兼并重組等一系列變化,這些變化迅速而劇烈,但與之相比,市場對冷鏈農產品的需求未能跟上,還需要時間培育。所以造成了冷庫庫容規模的急速擴張與市場冷鏈需求的逐步釋放之間的供需矛盾,使行業競爭尤其是大灣區地區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二是建設投入成本加大

用地資源趨緊,鋼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導致冷庫的資金投入和建設成本不斷攀升,經營成本加大。

三是冷鏈專業人才供需缺口巨大

目前全國開設“冷鏈冷鏈物流技術與管理專業”的院校僅有10所 ,大數據分析顯示,2019—2020年,以上10所高校冷鏈畢業生人數與前十強冷鏈冷鏈物流企業冷鏈崗位招聘量的供需比為1:4;68.97%的企業反映難以招聘到合適的冷鏈冷鏈物流人才,具備全鏈設計能力的專業人才更是嚴重匱乏。

四是數字化起步較晚

目前相比其它行業,冷鏈行業的數字化水平還處在較為初級的階段,冷庫進出庫、冷鏈物流管理、車輛管理等系統平臺很多企業還是完全缺失或者尚在建設的狀態。而數字化是大勢所趨,疫情使得各地政府意識到數字化的重要性。

五是從行業規范看,監管體系還不健全

目前往往同一類產品多個部門出臺管理標準和規范,未能形成統一標準,且不同監管部門“各管一段”,導致監管真空現象時有發生。

天業集團 對未來產地基礎資源布局的發展給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加快建設數字化產地倉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曾就加強產地倉與冷鏈冷鏈物流建設提出建議,呼吁按照特色農業規劃進行數字化產地倉建設。目前,數字化產地倉的建設已經逐步得到推廣。

二是加強倉儲裝備與保鮮技術研究

農村冷鏈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與能力提升,離不開高質量軟硬件設備設施的大力投入,其中包括冷庫技術,以及庫內的自動化倉儲、分揀等技術。加快倉儲、裝備與保鮮技術的研究,保障并提高農產品品質是提升田間地頭預冷率的關鍵。

三是構建農產品冷鏈大數據平臺

隨著電商巨頭、大型企業進入農村冷鏈冷鏈物流領域,在智能硬件、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化技術下,如何加強信息化賦能,建立集生產信息、信息發布、全程溫控、追溯跟蹤、產品查詢等功能為一體的農產品冷鏈冷鏈物流大數據平臺也至關重要。農產品冷鏈大數據平臺還可以通過對數據進行收集、統計、處理和分析,實現整個農產品冷鏈冷鏈物流的系統分析,同時為參與其中的企業提供服務,帶動上下游產業持續發展。

總的來說,中國的冷鏈冷鏈物流能力正在飛速提升,最先一公里的基礎資源布局也正在逐步完善?!笆奈濉睍r期,在升級基礎建設、科技賦能、商業重構、金融助力等各個維度的共同發力下,源頭的農產品預冷能力在持續提升,以盡力達成農產品對運輸時效的高追求、種植者對農產品賦能的高回報以及消費者對食材品質的高期望的美好愿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

上一篇:冷鏈專題 | 年報解讀:營收大增近七成!萬緯冷鏈物流冷鏈布局領跑行業

下一篇:222年中國食品冷鏈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規模 市場需求快速增長

相關推薦
  • 聚焦年輕群體的“興趣消費” 茉酸奶推出《
  • 新疆喀什至深圳冷鏈專列啟運 特色水果“走
  • 餐飲冷鏈的特點有哪些?餐飲冷鏈物流服務規范
  • 靜寧縣威戎新區鄉村振興冷鏈物流園項目建設
  • 深圳冷庫出租公司有哪些?深圳冷庫倉庫出租信
  • 江蘇銀寶集團舉行冷鏈物流倉儲項目專家評審
  • 2023冷庫論壇:綠色節能成趨勢,冷倉布局正回歸
  • 投資15億元 麻陽智慧農產品冷鏈物流園項目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