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食品全程溫控系統 實現居民消費成功晉級
冷鏈物流研究中心2010年調查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的肉類食品廠有2500多家,年產量1000多萬噸,年產肉類5600萬噸;速凍食品廠2000多家,年產量超過850萬噸;冷飲企業1000多家,年產量1000多萬噸;乳品企業1500多家,年產量800萬噸;此外還有每年4120萬噸的水產品。這些總量超過1500億噸的冷藏食品需要運輸,而由于運量不夠造成冷鏈浪費帶來的損失等同于GDP2個百分點的增長額。所以,冷藏物流行業的需求量,必定會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表明,在人均GDP達到4000美元這個階段點后,冷凍冷藏品市場將呈快速發展特點,而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預測,2010年我國人均GDP將接近這個水平,意味著我國將進入冷凍冷藏品市場快速發展時期。
冷鏈食品經濟效率何在
完善的冷鏈設施保障用于農產運輸是否浪費?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經濟價值何在?
批發商似乎道出了其中的委屈,將蔬菜從西郊國際蔬菜批發市場運送到下級蔬菜批發市場的過程中,采用卡車加棉被和冰凍礦泉水瓶的運輸方法,到達目的地之后,除去途中因不合理運輸方式造成的蔬菜損壞,剩余蔬菜易手之后每斤有8毛錢的利潤。但是,如果全程使用冷藏車進行運輸,利潤基本為零,甚至連運輸成本都無法收回。
同等價格下,是選擇常溫運輸還是全程溫控條件下的蔬菜,消費者毫無疑問的趨近于理性的選擇。在接受調查的消費者中,87.8%的人表示,在一定的差價范圍內,支持冷鏈食品。
經銷商和第三方物流廠商坦白承認,實施全程溫控是大勢所趨,是需求催生的模式,首期投入的固定成本巨大,準入資金門檻比較高,同時相對容易提高大眾對企業的認知度,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創造優質的合作資源。
由此可見,農產品冷鏈的價值更多是通過減少損耗、降低食品安全風險,促進產業發展的方式顯現,而并非完全反映在農產品價格的高低。食品流通環節控制食品安全和質量的關鍵在于溫度,溫度的變化直接關系著微生物的生長和食品的腐敗,為此冷鏈的發展對于食品安全尤為關鍵。
由于我國農業屬于小農生產方式,產品量小無法形成規模效益,冷鏈運輸成本勢必較高,進而影響農民收益。近年,在政府鼓勵下農業合作社的形式逐步形成,不僅增強了農產品的議價能力,保證了生產的規范化,在冷鏈食品產業鏈上,通過稅收減免對鏈上相關實體進行扶持,使得大規模使用冷鏈運輸方式成為可能,反之冷鏈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也將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產的集約化發展。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RCG現代冷鏈物流解決方案
下一篇:青島啟動肉菜追溯體系建設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