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悅舉行健康冷鮮肉座談會
近期,家家悅集團通過知識問答、邀請市民參觀冷鮮肉生產過程等多種方式,向市民推薦普及冷鮮肉健康消費知識,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冷鮮肉,對家家悅的健康冷鮮肉有了新的認識。
為了進一步普及冷鮮肉健康消費知識,讓健康的消費觀念走進更多的百姓家庭,7日上午,山東家家悅集團邀請肉品行業(yè)專家、生鮮企業(yè)代表、采購專家、職能部門權威人士以及消費者等共聚一堂,舉行了家家悅健康冷鮮肉座談會,對健康冷鮮肉的生產、銷售以及正確食用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在實現(xiàn)行業(yè)、企業(yè)與消費者多方共贏方面邁出了更加堅實的一步。
冷鮮肉具有強大市場優(yōu)勢
劉曉春(市貿易辦屠宰辦主任):
肉類可分為鮮肉、冷凍肉和冷鮮肉三種。鮮肉即“熱鮮肉”,是指現(xiàn)宰現(xiàn)賣,未經任何降溫處理的肉;冷凍肉是在-18℃的冷藏間內儲存后出庫上市的肉;冷鮮肉則是近些年進入我們生活的。
人們之所以對冷鮮肉不那么喜歡,關鍵是很多人把冷凍肉和冷鮮肉混淆了。其實,冷鮮肉無論口感,還是營養(yǎng)保存都優(yōu)于鮮肉和冷凍肉。
張春寶(環(huán)翠區(qū)動檢所副所長):
生豬屠宰后3至5小時,肉溫在20℃左右,大多數(shù)微生物的最適宜生長溫度為15℃至40℃,細菌容易大量繁殖,存在二次污染的問題。冷凍肉雖然也能阻抑細菌生長繁殖,但凍肉在加工前需要解凍,在此過程中會導致營養(yǎng)物質大量流失,而且在水分和溫度條件適宜時,細菌可恢復繁殖。
與冷凍肉不同,冷鮮肉是在畜禽被屠宰后迅速進行冷卻處理,使胴體溫度在24小時內降為0~4℃,并在后續(xù)的加工、流通和零售過程中,始終保持既定溫度的鮮肉。有資料顯示,溫度達到3.3℃時,冷鮮肉中的病原菌就停止繁殖,肉毒酸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也不再分泌毒素,避免了肉質腐敗,確保了肉類的安全衛(wèi)生。
據了解,在發(fā)達國家,冷鮮肉市場占有率達90%以上。
唐英超(龍大集團品管部部長):
冷鮮肉代替熱鮮肉,是我國肉類食品產業(yè)發(fā)展的一大趨勢。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冷鮮肉的生產、貯藏、運輸和銷售均在冷鏈條件下進行,能科學控制溫度,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長。二是采用冷卻生產和銷售模式,可有效保留肉食品中的營養(yǎng)和風味成分。三是冷鮮肉實行工廠化生產,科學的管理體系能夠有效防止二次污染。而熱鮮肉在活體運輸過程中會帶來動物疫病傳播、環(huán)境污染、動物福利等方面的問題。
據統(tǒng)計,我國冷鮮肉在大城市已占到生鮮豬肉市場份額的25%左右。由于人們對食品安全、營養(yǎng)和風味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所以,冷鮮肉的市場潛力巨大、前景樂觀。
產運銷全程低溫管控
杜愛玲(家家悅生鮮采購總監(jiān)):
家家悅自從1998年經營生鮮開始,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培桓就很有前瞻性提出了關于生鮮及食品等各方面的采購安全問題的要求:第一,一定要保證食品采購安全,實行可追溯性和前沿管理;第二,一定要符合廣大消費者的飲食健康要求,同時引導消費者科學、健康消費。
開始引入冷鮮肉經營的時候,王總要求,為了百姓的消費安全,投入再多也要投,困難再大也要做。為此,王總親自帶領我們到日本相關企業(yè)、超市參觀學習,并和我們一起在超市打工一周,實地了解對方的先進做法與經驗。
在市畜牧局、市屠宰辦、環(huán)翠區(qū)動檢所等職能部門的協(xié)助下,我們首先開始嘗試直接到養(yǎng)殖場去采購生豬,然后送到定點屠宰場屠宰,從生豬喂養(yǎng)、防疫等方面對肉品安全實行前沿管理,確保經營肉品的安全。
隨著店部網絡的逐步增加,肉品銷售量迅速增長。2006年,我們投資2億余元,在文登宋村建立了生鮮加工配送中心,設立了不同溫度的加工間及儲存間,確保冷鮮肉的精細分割,進一步完善了我們的冷鏈體系,并與雨潤、龍大、萬福、雙匯、金鑼等全國十大品牌建立了合作關系,做到了供應鏈完整密合,企業(yè)間強強聯(lián)合、優(yōu)勢互補。我們以與環(huán)山集團、文登山泰食品公司合資成立健悅肉食品有限公司為基礎,從仔豬的繁育、飼養(yǎng)到屠宰,從冷鏈配送加工到店鋪銷售,為冷鮮肉的高品質提供了全程保證。
王文波(健悅肉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健悅肉食品公司按照國家五星級屠宰標準建設的大型機械化生豬屠宰加工企業(yè),日宰殺生豬1500頭,年加工能力50萬頭。公司引進了國際一流的三點式自動麻電機、毛豬清洗機、滾筒剝皮機、機器人劈半機、臭氧機等先進設備,對生豬進行現(xiàn)代化屠宰。屠宰過程先后經過頭蹄檢驗、腸系膜檢驗、心肝肺檢驗等18道同步檢疫檢驗環(huán)節(jié);肉品分割在配備全不銹鋼懸臂式分段鋸、肋排鋸、分割輸送線等專用設備的分割生產線上進行,全程采用冷卻排酸規(guī)?;滏溕a,徹底改變了傳統(tǒng)的“一把刀殺豬,一口鍋湯毛,一桿秤賣肉”的作坊式屠宰加工模式,減少了有害物質的含量,確保了肉類的安全衛(wèi)生。
王波(家家悅生鮮物流中心經理):
就生鮮物流來講,做肉類食品安全就要做好兩個管控:一是管控整個供應鏈,二是管控全程溫度。從生鮮食品安全的角度說,溫度管控更為重要,沒有溫度管控,就談不上食品安全。
冷鮮肉通過冷鏈車運到生鮮物流中心后,我們首先要檢查肉的胴體中心溫度,其溫度必須要保持在8℃至11℃之間,高于11℃或者低于8℃,我們都不予收貨。因為只有在這個標準溫度范圍內,才能證明肉在屠宰場經過了嚴格的排酸,且通過冷鏈車完成了運輸過程。
其次,我們還要查驗消毒證、宰區(qū)準入證、檢疫證等所有證明,并取樣檢測肉的水分等。至此,冷鮮肉才能被稱重收貨進入到0-4℃的暫存庫。在分割作業(yè)車間,車間溫度控制在8℃至12℃。冷鮮肉分割完后,再將肉放入暫存庫。物流中心根據店鋪訂單情況,通過冷鏈車把肉配送到各個店鋪。
吃冷鮮肉心里更踏實
陶嵐(市民代表):
4月22日,我到生鮮物流配送中心重點參觀了冷鮮肉的生產流程。5月6日,又去參觀了一次。通過參觀,我的體會是有幾個沒想到。第一,沒想到冷鮮肉的生產過程那么干凈。印象最深的是豬屠宰前后,要多次進行洗潔。再一個沒想到的是,機器人劈半機和加工區(qū)的一些設備,都是從日本進口的,確實讓我大開眼界。第三個沒想到的是對冷鮮肉的檢測手段相當嚴謹,一絲不茍。
回來后,我特意在超市買了五花肉,在家炒了幾道菜,感覺口感就是不一樣。這兩天,我成了冷鮮肉的義務宣傳員。凡是跟我關系好的朋友,我都要對向他們宣傳冷鮮肉的好處。因為朋友信服我的話,他們再向自己的朋友宣傳。這樣,就一傳十,十傳百,使更多的人了解冷鮮肉。
楊仁千(市民代表):
參觀冷鮮肉的生產流程,我確實長了見知。由于多年的吃肉習慣,以前總是認為,早市剛宰殺的肉新鮮,即便肉上有點塵土,回家洗洗也感覺新鮮。通過到家家悅現(xiàn)場參觀,今天又聽了專家們的發(fā)言,現(xiàn)在看來,自己的觀點是錯誤的。同樣是豬肉,沒想到冷鮮肉有這么大的學問。冷鮮肉在加工和運輸環(huán)節(jié)不僅衛(wèi)生,而且在低溫中控制,這些都是以前想不到的。今后再吃肉就得上家家悅去購買冷鮮肉,吃著心里更踏實。
遠程監(jiān)控與“陽光”作業(yè)同步
劉曉春:豬肉消費安全直接影響到廣大人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如何讓消費者吃上放心肉、安全肉,我認為,政府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嚴厲打擊私屠濫宰、注水等違法行為,堅決查處收購、屠宰加工、運輸、銷售病死豬肉等不法現(xiàn)象。市貿易辦決定從本月起至10月底,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打擊私屠濫宰等違法行為專項整治活動,對查獲的違法分子依法給予嚴厲處罰,并列入“黑名單”。
2009年5月,威海被商務部、財政部列為“放心肉”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城市之一。今年年內,我們將建立屠宰遠程監(jiān)管工作平臺,對規(guī)模屠宰企業(yè)從生豬進廠查驗、靜養(yǎng)待宰、檢疫檢驗、產品出廠、無公害處理等5個關鍵生產經營環(huán)節(jié)實施現(xiàn)場遠程監(jiān)控。
消費者在購買肉品時,通過在電子秤上打印的電子標簽和查詢終端,可以查詢到所購買肉品的生豬來源、加工企業(yè)、生產日期、檢疫檢驗以及經營者等信息,實現(xiàn)“生豬來源可識別,產品流向可查證、質量責任可追溯”,形成肉品流通從生豬屠宰、肉品配送到銷售終端全過程、全方位、全覆蓋的肉品安全可追溯體系。
丁明波(家家悅集團營運部總監(jiān)):
目前消費者消費需求正向多樣化發(fā)展,我們也將圍繞市民對冷鮮肉的需求變化,開發(fā)更多的新品種。同時,加大員工對冷鮮肉加工技術技能的培訓力度,組織顧客參觀、監(jiān)督冷鮮肉生產全過程,實行“陽光”作業(yè)增加消費者對冷鮮肉的消費意識和信心。
作為負責任的流通企業(yè),我們將繼續(xù)強化社會責任意識,傾力承擔社會責任,把企業(yè)發(fā)展與履行職責有機地結合起來,為滿足市場需要、促進威海的經濟發(fā)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冷鏈服務業(yè)務聯(lián)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yè)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yè),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