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業鏈布局看,配套設施少、信息化水平低或引發“斷鏈”風險
我國冷鏈物流前段后端設施相對而言不夠完善,使得大多數生鮮商品在運輸過程中得不到規范的保溫、保濕、冷藏,加大了流通損耗,也加大了從農戶到消費者的價格、品質不穩定因素。一是冷藏車等配套設施保有量少。
冷藏車是冷鏈物流主要的運輸工具,中物聯冷鏈委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冷藏車保有量約21.47萬輛,較2018年增加3.47萬輛,僅達到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2013年的水平,不僅額不足,技術水平亦偏低。二是冷藏運輸率低。
目前,我國初級農產品冷鏈運輸率相對發達國家而言一直偏低,發達國家已經達到80%-90%之間的水平,而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冷藏運輸率分別僅有15%、57%、69%。三是“斷鏈”時有發生。在我國,冷鏈斷鏈所導致的農產品腐損率是發達國家的1~2倍。
農產品物流一體化模式完善
在美國的農產品物流模式中,市場的主體是農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產品從農產品生產者通過批發商或者直銷,將產品配送至超市連鎖店、中小商店、餐飲企業等,直接到達消費者,流通環節少、效率高,一體化程度高。
據估算,我國每年因冷鏈“斷鏈”造成約1200萬噸水果、1.3億噸蔬菜的浪費,經濟損失超千億元,加大了糧食安全的風險。四是信息化支撐力度偏弱。目前,冷鏈物流信息化程度較低,從產地到消費者無法及時獲取到匹配的鏈條信息,導致產需不對等。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20年底,僅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廣東等逾十個省市可以實施冷鏈食品追溯,因此看來信息化支撐冷鏈物流發展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冷鏈基礎設施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