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濉溪縣打造全程冷鏈一體化模式
濉溪縣圍繞打造長三角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依托中瑞農副產品有限責任公司、神華肉制品有限公司等行業龍頭企業,積極建設冷鏈物流體系,著力打造倉儲、運輸、加工、營銷等全程冷鏈一體化模式,切實破解農產品存儲難題。2023年,全縣擁有冷鏈企業71家,其中龍頭企業2家,各類農產品冷藏、冷凍庫122座,總庫量32.45萬立方米,冷鏈車158輛(冷鏈掛車22輛),總噸位1246.98噸,基本建成縣、鎮、村三級冷鏈物流倉儲網絡。一、建設冷鏈物流基地做好產業謀劃。圍繞生豬產業、設施果蔬產業兩大冷鏈核心產業建設農產品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依托全縣2.5萬畝設施蔬菜和1.9萬畝水果生產基地,打造以中瑞農副產品有限責任公司為主體的果蔬冷鏈物流集配中心,約占地171畝,冷鏈物流設施面積114畝,占比67%;依托年出欄生豬、肉牛、家禽1670萬頭、外輸鮮肉19.17萬噸量大優勢,打造以安徽神華肉制品有限公司為主體的冷鮮肉物流集配中心,目前中瑞和神華已獲省級冷鏈物流集配中心認證。強化要素保障。優先保障冷鏈物流重大項目用地,為冷鏈物流項目土地出讓提供價格優惠。積極兌現冷鏈設施建設補貼,提供租賃補貼、貸款貼息等政策優惠,支持冷鏈物流企業進駐基地發展。鼓勵金融機構對冷鏈物流企業提供快速審批、優惠利率等融資支持,累計支持重點冷鏈物流項目用地97畝,兌現冷鏈設施建設補貼2207萬元,為冷鏈企業發放低息貸款3575萬元。發揮集群效應。拓展延伸冷鏈物流產業鏈條,完善基地冷鏈物流配套產業,打造鏈條完整的冷鏈產業集群。目前中瑞冷鏈物流基地已集聚冷凍食品企業12家,農產品批發商戶767家,冷鏈倉儲面積達10萬平方米,擁有各類配送車輛1400輛,配送人員5000人,物流網年吞吐量50萬噸以上,基地年產值30億元。二、補齊冷鏈設施短板加強產地冷庫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產地冷庫項目申報冷鏈物流中央預算資金、政府專項債等,鼓勵家庭農場、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在果蔬種植基地修建冷庫,將采摘的果蔬直接放入冷庫冷藏保鮮,降低菊花、葡萄、草莓等農產品儲存損耗。目前已建成產地冷庫62座,庫容15.6萬立方米,年吞吐量6.24萬噸。搭建智能運輸平臺。依托中瑞農副產品有限責任公司等冷鏈企業構建冷鏈物流服務平臺,整合130余輛冷鏈運輸車輛,采用GPS、北斗定位實時監控車輛運行軌跡,及時提供生鮮、凍肉制品冷鏈運輸服務。運用智慧物流服務系統,實現運輸車輛智能排線、智能調度、運費自動核算一體化,年均安排冷鏈車輛7500臺(次),向長三角等地輸送生鮮、凍肉等產品7萬噸,凈利潤3000萬元。增強數字化運營能力。積極探索冷鏈物流智能化服務模式,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推動冷鏈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發展。引導中瑞、神華等冷鏈企業建立智能化監控系統和信息化平臺,實現冷鏈物流全過程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和準確性。目前中瑞冷鏈基地已建成電子監控、“中瑞云智能”、農產品溯源、檢測檢疫等7大信息化平臺,神華肉制品公司建成全程溫控“放心肉”運輸體系。三、探索多種經營模式產銷對接型。發揮冷鏈設施紐帶作用,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戶”銷售模式,由合作社建設冷庫,第一時間收購農戶生產果蔬并預冷保鮮,避免產品因售賣不及時損壞。引導中瑞、益民超市等商貿企業與160余家合作社簽訂產銷對接協議,根據市場需求定期從冷庫運輸果蔬。2024年1-5月份,全縣通過產銷對接模式銷售冷鮮農產品2.6萬噸,銷售額達1.77億元,降低企業采購成本60萬元。村企聯建型。盤活村閑置宅基地、廢棄工廠、老舊教學樓等資源,鼓勵村集體利用涉農資金招引企業共建冷庫,根據出資確定占股比例,采取市場化運營方式壯大村級集體經濟。2021年以來,利用財政銜接資金2040萬元建設冷庫項目6個,用于黑糯玉米、陽光玫瑰葡萄、洋蔥、土豆等農作物冷藏存儲,年均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140萬元。儲租兩用型。鼓勵冷庫經營主體在果蔬上市時發揮冷庫預冷保鮮儲存功能,延長產品上市時間,積極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降低倉儲成本。將冷庫閑置空間出租給有需求的家庭農場、合作社,每年約有90座冷庫獲出租收益1億元。
來源:濉溪縣委政研室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11月河南冷鏈物流觀察報告出爐,運價同比降幅最高達13.47%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