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冷鏈物流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請設“置頂”哦~
點擊上方“生鮮榜“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
本期采編:林立俊
核心導讀:1、我國冷鏈物流運輸現狀如何?2、文件的實施將如何影響生鮮行業?3、是否生鮮行業將迎來新機遇?近期,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五部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冷鏈物流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是2021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的延續。文件的發布在促進冷鏈物流運輸朝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為生鮮行業帶來了變革與挑戰。
01. 國內冷鏈物流運輸現狀冷鏈物流的發展與高質量生活、鄉村振興、擴大內需、健康中國等國家戰略高度關聯。目前我國冷鏈物流尚處于發展階段,食品冷鏈在我國冷鏈物流行業規模中的占比超過90%,在食品冷鏈流通率方面,美國果蔬、肉類和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在97%以上,日本的果蔬、水產品的冷鏈運輸率也高達95%、90%以上,肉禽類冷鏈流通率已達到100%,而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的冷鏈流通率分別為35%、57%、69%。
另外,根據中物聯冷鏈委數據,目前我國水果、蔬菜、肉類、水產品流通損耗率分別達到11%左右、20%以上、8%、10%,而發達國家果蔬損耗率一般控制在5%以下。以上數據說明在冷鏈物流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冷鏈物流仍然有巨大發展空間。
業內人士表示,生鮮產品的產區一般在農村,生鮮產品的冷鏈保鮮無非是要做到三點,分別是產地的保鮮、運輸的保鮮、門店的保鮮,也就是生產、運輸、展銷。生產方面,如果在生產地區附近沒有冷庫、保鮮庫,那么許多東西還在地頭就已經爛掉了。運輸方面,首先是運輸車輛的保鮮技術,其次是物流的配送速度。門店展銷方面,門店制冷設備的保鮮技術是關鍵。要推進生鮮冷鏈物流運輸的發展,就得在這三個環節上去下功夫。
02. 現狀如何影響生鮮行業文件表示,要改善農產品產地“最初一公里”冷鏈物流設施條件,以及加大城市冷鏈前置倉等“最后一公里”設施建設力度。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目前國內冷鏈物流的難點不在于中間的運輸過程,而在于兩頭的冷鏈保鮮環節。中間的運輸過程往往是集中化的、大規模的,盡管也會產生一定損耗,相比于兩端損耗損耗并不高,而對于“最初一公里”,即生鮮產品離開產地要第一時間內進入冷鏈系統,如果做不到,將導致很大損耗;“最后一公里”,即從冷鏈系統出來以后,馬上就要送到前置倉或生鮮自提柜。
如果沒有冷鏈系統覆蓋延伸,那么產品也將在“最后一公里”產生許多不必要損耗。相比集中的中間運輸過程,“最初一公里”以及“最后一公里”則是分散的,分散就導致效率降低,而損耗和成本就會提高。因此,即使物流中間運輸過程保存得再好,也有可能在“最后一公里”環節浪費掉。
但與此同時,有業內人士表示: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來建設冷鏈物流設施,提高用戶體驗,實施難度是不小的。一方面是實施的基礎難度,即冷鏈物流設施的高成本,從建設到維護都不容易盈利,沒有量做支撐,大部分的冷鏈、前置倉都是容易虧損的,只有少量適合的地方可以落地。
與此同時,目前低生育率,農民進城,縣城空心化,大城市的虹吸效應,很可能成為資金投入沉沒成本,因此這個投入產出比,在執行過程中也會猶豫;另外,全國規模鋪開還需要農業技術、新農業模式、零售模式同步發展才能實現,對于生鮮企業只需要適當超前,不宜過度投入,畢竟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在冷鏈物流運輸專業化、標準化、智能化方面, 盡管中國近幾年在往這個方向努力,但目前與歐美發達國家差距仍然比較大,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國外的制冷技術能耗低,比如變頻技術的應用,中國這方面的技術比較落后,能耗比較高。其次,對于大氣環境友好性不夠,作為制冷劑的氣體氟利昂對大氣造成一定污染,而國外則是利用無污染的制冷劑,對大氣不會造成影響。
標準化方面,體現在運輸工具上,比如國外運輸使用統一標準的集裝箱,并且還是帶有冷藏功能的。還有冷藏車,冷藏車的溫度有專門的分類等級,每一種級別的車都是對應著不同溫度,不同的運載商品。而在這方面中國的專業化程度并不是很高,仍有很大差距。智能化方面,在運輸過程或保存過程中,若冷鏈設備發生故障,能夠利用智能終端檢測到故障的設備,及時解決問題,國內這一點仍然沒有很大普及,因此產生了許多一定不必要的損耗。在專業化、標準化、智能化方面,與發達國家差距明顯。
在許多創新的冷鏈運輸服務模式方面,業內人士表示,新型冷鏈運輸模式使得生鮮行業的擴展面越來越廣。以前受限于各種技術條件,無法進行長距離、跨區域的配送,導致許多當地的產品難以運輸到別處進行售賣,只能在當地及附近售賣,自然無法賣出好的價格。
而在有了更好的保鮮技術,以及在新型冷鏈運輸聯運模式下,生鮮產品終于可以更好地覆蓋到全球任意地區,從而提高了生鮮行業的產品附加值。但難點仍然在于如何使速度越來越快,如何可以使持續保鮮的時間越來越長,如何降低運輸成本以及最關鍵的,如何普及“最初一公里”及“最后一公里”的冷鏈物流設施。
在冷鏈物流數字化方面,由于生鮮行業是個高損耗行業,過高的沉沒成本,導致生鮮零售價格的居高不下,進入數字化監管以后,一切可追溯,一切可溯源,對冷鏈物流商品進行實時監控管理,可以及時應對冷鏈物流各個環節上發生的特殊情況,從而提升冷鏈效率,減少損耗,提高行業利潤率,提高競爭力。
如此一來,幫助生鮮食品降低了損耗,把機會成本降到最低,讓生鮮從根本上把價格降下來,既做到不谷賤傷農,同時也做到不谷貴傷民,形成農民和居民的共贏。而數字化監管只有在這些環節都做到的情況下,才可能讓消費者吃到質量更好且更便宜的生鮮產品。
03. 生鮮行業迎來新機遇?目前,國內生鮮的線上化仍然是非常低的,只有不到10%的比例,有著非常好的發展前景;盡管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成本較高,但冷鏈物流作為基礎設施,有利于提高生鮮配送的效率以及進行保鮮,使生鮮行業得到好的發展?!蛾P于加快推進冷鏈物流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文件的發布,將使冷鏈物流體系越來越專業,帶動生鮮行業的模式進一步變革創新,帶來行業的變革,許多之前做不到的模式慢慢地可以做了,對于行業的每一個人在這個變化中都有潛在的機會,未來生鮮行業或將面臨重新洗牌。
另外,雖然冷鏈物流投入及維護費用高,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對具有冷鏈物流功能的綜合貨運樞紐給予補助,并執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調動了社會冷鏈企業的積極性,對培育一批冷鏈運輸骨干企業有積極效果。而對于農業進行補貼,這是國際上的通行標準,因為農業的附加值比較低,這也是對第一產業的一個特別政策支持,未來仍有必要繼續加強。
最后,對于生鮮行業來說,提高運輸效率,降低各方面的成本,最終落實到終端消費者手里,從而打造出更好且更便宜的產品,無疑是生鮮行業的一次革新升級。盡管與國外相比存在著較大差距,但也表明國內的冷鏈物流運輸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意味著國內生鮮行業的發展空間是巨大的。
【與260+一線生鮮創始人一起成長,點擊加入生鮮榜生態圈】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