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園區案例亮相聯合國氣候大會 萬緯物流探索冷鏈物流可持續發展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余聲
在物流園區逐步朝低碳化、零碳化目標邁進的當下,萬科旗下萬緯物流正在探索著全新的零碳可能性。
在近期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交通與物流領域配套活動 “2022全球貿易與國際物流高峰論壇”發布了“2022物流與供應鏈(中國)解決方案TOP50”。萬緯物流的ESG零碳園區案例入選其中。
與此同時,在進博會上,全球知名地產咨詢機構JLL仲量聯行發布了《綠色倉儲,共贏未來——ESG對中國物流地產的影響》白皮書。合作方之一的萬緯物流,在白皮書中亦展現萬緯ESG發展路徑及零碳案例實踐。
《2022企業氣候行動案例集》在COP27中國角發布
而在全球舞臺,萬緯物流也在展現著來自中國企業的全新經驗成果。近日,萬緯物流的ESG零碳園區入選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與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C Team)聯合發布的《2022企業氣候行動案例集》。該案例集共收錄27個中國企業在創新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的事件案例。憑借綠色規劃設計、綠色建造、綠色運營三大亮點,萬緯ESG零碳園區成為27個案例中唯一入選的物流行業案例。
秉承著萬科的“綠色基因”,萬緯物流的理念和實踐正為整個物流行業貢獻綠色力量。
物流園區內的“零碳”細節
和普通物流園區相比,零碳園區究竟有何奧秘?
據了解,萬緯第一個零碳園區試點項目位于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園區面積約為3.7中國方米。其中,園區1號庫作為水果鮮果供應鏈中心,是市場上難得一見的集預冷、倉儲、越庫、質檢、庫存管理、催熟、包裝于一體的綜合運營中心。2、3號庫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車零配件倉儲。
在節能減排方面,零碳園區既“開源”又“節流”。
目前,園區內所有倉庫屋頂(包括1棟冷庫+2棟干倉)均鋪設高效光伏組件。經估算,園區內的屋頂光伏年均發電量約345萬度,年均電力消耗約224萬度,屋頂光伏所產生的電量足以覆蓋園區1~3號庫及綜合樓的能源消耗,園區能夠實現運營階段零碳排。
與“開源”相比,“節流”舉措同樣重要。
萬緯上海臨港零碳園區倉庫屋面的分布式光伏
在零碳園區內的三棟倉庫中,均利用可再循環木制托盤和電動叉車進行水果存儲及出入庫活動。此外,庫內采用人體感應LED照明,熱氟融霜代替電融霜,與電融霜相比,熱氟融霜每次融霜每臺風機約節省15度電,容霜時間大約節省約20分鐘,并通過避峰填谷提高“谷電”使用率來降低運行能耗。
在園區內,還有不少細節能顯示出萬緯的“零碳”決心。
在冷鏈倉庫內,每次貨物的入庫出庫都會導致冷氣逸散,往往是園區節能減碳過程中常被忽視的細節。在這一方面,零碳園區在卸貨口增加門簾,以減少除裝卸作業以外引起的跑冷,同時在車輛??康揽诤?,利用充氣門封將大車與道口的空隙填滿,減少跑冷,降低能耗。在由室外進入穿堂時設置緩沖間,并在緩沖間進入穿堂處設置門開啟聲光報警器,以減少穿堂的冷量消耗。
正是眾多常被忽視的“減碳細節”,共同造就了園區的”零碳目標”。
據測算,在園區綠色運營階段,通過節能降耗及分布式光伏的應用節約的能源相當于標準煤近2.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8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超200噸,減少氮氧化合物排放超1200噸,減少粉塵排放超2.3萬噸。此外,為滿足綜合樓的熱水需求,項目在綜合樓屋頂設置有豎插式真空管集熱器,屋面總集熱面積達到260平米,項目節能率達到50%以上。
《2022企業氣候行動案例集》評審團專家表示,萬緯物流上海奉賢臨港園區項目減排路徑清晰,將綠色低碳深度納入倉儲物流的規劃設計、工程設計及園區運營中,為物流業及其客戶的供應鏈減排提供了一體化的綠色供應鏈實踐路徑,可復制性強,便于業內推廣。”
萬緯物流上海奉賢臨港園區
探索行業“低碳”方向轉型
倉儲物流行業是現代供應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鏈接供給端和需求端的主要節點、牽涉環節眾多,行業的節能減排對于實現國家碳中和目標的意義重大。
包括物流園區在內的產業園區一直是“碳排放大戶”。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各類產業園區(包括產業園、物流園、工業園等)已有1.5萬多個,其碳排放在全國碳排總量中占比約31%。而在《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則明確提及,實施園區節能降碳工程,打造一批節能低碳園區。
正因如此,在物流領域,零碳化實踐已備受業內人士和投資者們的關注。物流行業咨詢機構羅戈研究發表的報告《2021 年及之后值得關注的供應鏈趨勢》指出, “供應鏈正在走向綠色和零(低)碳供應鏈”。 在中國,當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正如火如荼展開之時,供應鏈零(低)碳轉型的運動正在中國快速興起。
“目前行業已經對‘低碳’這個趨勢十分關心了,也已經有了不少實踐的案例,但不少企業還是會有顧慮,認為無法實現完全的‘零碳’目標。但經過我們內部的研究和測算,從總量上實現‘零碳’目標是完全可行的。我們也希望通過我們的案例來帶動整個行業往‘零碳’方向進步。”萬緯物流相關負責人表示。
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節能減碳”的意識則是要從園區設計之初就貫徹其中。如何最大程度利用自然通風、自然采光,這些看似并不復雜的前期設計,卻能為后期運營過程減少不少麻煩。“從項目的產品定位階段,我們便專門考慮了項目的環境條件,如何達到相應的綠色建筑標準,如何最大程度降低電耗水耗,使用降低熱島效應的涂料等等,這些意識已經成為了我們在項目設計之初便存在的‘底線標準’了?!毕嚓P負責人說。
截止2022年11月,萬緯物流累計已有490中國方米綠色認證面積,其中59個為綠色三星認證項目,6個LEED鉑金級認證,2個LEED金級認證。
在綠色建筑相關認證上,2022年萬緯物流還創造了兩個“第一”,萬緯杭州錢塘新區冷鏈園區是國內第一個LEED物流與分撥中心體系鉑金級項目,同時也獲得了LEED物流與分撥中心認證項目的全球最高分;萬緯上海奉賢臨港園區獲得德國萊茵TüV與英國建筑研究院(BRE)凈零碳建筑認證證書,這是國內該認證體系下的首個物流園區凈零碳建筑認證項目。
萬緯物流上海奉賢臨港園區
據了解,未來,萬緯還將繼續推動綠色全覆蓋,確保所有新建冷庫100%通過綠色倉庫認證,新建冷庫分布式光伏100%覆蓋,推動項目實現近“零碳”目標。
傳承萬科“綠色基因”
作為萬科集團旗下的倉儲物流品牌,萬緯物流自誕生之日便秉承著來自萬科的“綠色基因”。
“多年前我在攀登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時,發現原本應該常年有積雪覆蓋的山頂卻沒有雪的蹤影,讓我深有觸動,”萬科集團創始人、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創始人、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王石曾表示,“當時我就意識到應對氣候變化,每個人都不能置身其外,我也應該承擔起責任?!?/p>
在王石看來,不可持續的生產方式給生態環境和氣候變化帶來了嚴重影響,應對氣候變化、進行綠色低碳轉型的目的,也是解決人類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在王石的帶領下,萬科集團很快開始進行綠色低碳轉型,2009年,萬科案例被推薦給當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王石作為中國企業代表首次參加了在哥本哈根舉行的大會,從此開始了他和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不解之緣。如今,萬緯物流的案例首次亮相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同樣是對萬科“綠色基因”的繼承和發揚。
除了如零碳園區這樣的實踐案例外,萬緯物流也在積極參與相關標準建設。
目前,國內零碳物流園區的建設呼聲越來越高,不少知名物流企業已籌建零碳物流園,且以新建園區為主。通過案例分析,在零碳物流園區實現路徑上偏向于光伏+購買綠電的方式完成,對自身節能降碳的路徑和措施仍待進一步明確。至今,國內未有公開的標準、規范、文件對零碳物流園區創建進行規范。
2021年6月,上海市發布《上海市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推進零碳工廠試點建設。 為支撐上海市零碳創建工作,使零碳物流園區的創建更加科學、合理,2022年,上海市節能環保服務業協會、萬科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提出制定《零碳物流園區創建與評價技術規范》團體標準,并聯合相關機構正式啟動標準制定研究工作。
《零碳物流園區創建與評價技術規范》團體標準從實際出發,結合園區實際情況,規定了零碳物流園區創建與評價的基本原則和實施流程,給出了零碳物流園區的創建路徑,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可操作性。
所謂“零碳物流園區”,指物流園區物理邊界范圍內,在一定時間(通常以年度為單位)內倉儲、服務過程中產生的所有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量和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扣除綠色電力和綠證量,按照二氧化碳當量計算),在盡可能自身減排的基礎上,剩余部分排放量被經核證的碳減排量完全抵消。
該標準明確了碳匯、綠色電力、綠證、核證減排量、零碳物流園區等容易混淆的術語定義,提出了零碳物流園區的10項評價指標,如園區LED照明比例應達到100%,具備能源計量系統,光伏發電占比不少于15%等。
據了解,目前尚無可比的同類國際標準,國內也尚未發布相關標準,《零碳物流園區創建與評價技術規范》填補了零碳物流園區領域的空白,為物流園區進行零碳物流園區創建和開展第三方評價提供了明確的依據。目前,《零碳物流園區創建與評價技術規范》團體標準已完成意見征求,于近期正式發布實施。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