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外貿出海,跨境物流“減壓式”搶單 | 鈦媒體焦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防疫新形勢下,大批外貿企業正在“組團”走出國門,尋找“新訂單”。
自從進入12月份以來,各地不斷加大對外貿企業的支持力度,廣東、浙江、江蘇、四川、海南、山東等多地政府相關部門已經組織一次甚至多次外貿企業“包機”出海,奔赴歐洲、東南亞、中東、日本等地,主動拓展國際訂單。
“把失去的訂單搶回來”,隨著各地外貿團出海 “搶訂單”的還有一批物流供應鏈企業。
正如成都易暢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旭對鈦媒體APP表示的那樣,“走出去、達成訂單意向之后,物流環節就至關重要了。這不僅僅是一次訂單的小高峰,而是對于跨境物流市場的一個重大信心的注入。國家繼續堅定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繼續擴大外貿訂單,持續給中小型制造企業和外貿企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過去三年,由于多重因素導致全球供應鏈出現紊亂,國際跨境物流遭受了前所未有波動。當前,中國跨境物流企業正試圖打開新的市場局面。
寫一千封郵件,不如一次見面截至目前,江蘇、上海、深圳、佛山、四川成都、安徽合肥、山東青島等多省多個城市的相關部門組織外貿企業包機組團出海“搶訂單”。
10月底,深圳商務局宣布包機給補貼支持跨境出海。11月,20多家外貿企業以包機的方式從蛇口出發到香港機場,搭機前往歐洲、東南亞等地開拓市場。11月17日至23日,蘇州市商務局組織赴日包機服務工作,一趟旅程拿下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新訂單。
12月7日,成都高新區“拼經濟、搶訂單、拓市場”(歐洲站)首發暨成都高新區-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中國-歐洲中心舉行,拉開“出?!钡认盗猩虅栈顒拥男蚰?。12月17日,山東省商務廳帶隊組團的山東赴境外貿易促進團,首批赴韓國團從青島啟程。
“出海”拉訂單已然成為近期各省市最“熱鬧”的活動之一。出海的外貿企業收獲頗豐,不僅拿下了上億的海外訂單,與國際市場的聯系也更為緊密,跟隨出海腳步的跨境物流企業也不遑多讓。
菜鳥物流告訴鈦媒體APP,12月5日,菜鳥派出為期3周的歐洲5人宣講團。這支物流“先鋒隊”定下了任務書,至少每天實地拜訪2家大客戶。他們計劃前往荷蘭、德國、法國、比利時、瑞士和西班牙等歐洲6國,與聯合利華、ISDIN怡思丁、德國雙心、飛利浦、殼牌等歐洲大型公司和商會進行面對面業務洽談。目前已經拜訪了6個國家(德國,法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瑞士)的近50位客戶,舉行了5次客戶溝通會。
“從外部環境來看,三年疫情后現在出入境政策有所放寬,我們三年沒有和菜鳥的客戶面對面交流,也三年沒有見菜鳥在歐洲辦公室的同事。無論是客戶還是同事,他們非常想了解最近這三年中國市場、消費者喜好和習慣的變化,有哪些新的業務形態,更重要的是,現在菜鳥進口供應鏈可以給全球商家帶來怎樣的物流解決方案。”提及出?!皳層唵巍边@件事,菜鳥物流表示了解國際市場動態是菜鳥當前最緊要的事。
12月8日,四川省港投集團所屬陸海云港發展集團公司也傳來好消息,其與法國Casino Affiliate集團成功簽訂15億歐元規模的跨境國際貿易量的合作備忘錄。雙方約定將圍繞進出口貿易、倉儲物流服務、電商銷售與市場營銷等方面深入合作,確保完成20億人民幣進出口額。
弘恒達供應鏈(深圳)有限公司也在此次出海搶單中強調,將根據出境商家的不同需求和習慣及時調整優化進出口報關模式和業務流轉模式。
成都易暢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旭對鈦媒體APP表示:“外貿的朋友有一句話叫‘寫一千封郵件,不如見一次面’。當面洽談、推薦中國的生產制造型企業、外貿企業產品,效果顯而易見?!?/p>
外貿合作達成的下一步就是物流服務要跟上。作為外貿交易雙方著重考量的因素之一,跨境物流在外貿客戶服務體驗與商品流轉效率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一環。貿易達成之后,跨境物流企業的降本增效也將作用更加顯現。
減“壓力”,抓“機遇”疫情的突然爆發,讓國內外的商業活動一度按下了暫停鍵。國內企業無法走出去,國外企業無法走進來,外貿壓力逐漸顯現。
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87萬億元,同比增長3%。廣東、江蘇GDP增速罕見跑輸全國,均同比增長僅2.3%,上海更是遭遇了負增長,增速-1.4%。
以外貿相對活躍的沿海城市寧波為例,寧波大部分外貿企業已有近三年未能赴境外參展、線下拜訪客戶、開展正常經貿交流。今年9月、10月,寧波月度進出口額同比均負增長,寧波市外貿企業在手和新簽訂單指數連續6周低于50%的榮枯線,對美出口額連續3個月下降幅度超10%。
在全球通脹、外需下滑、能源危機等國際經濟環境面臨嚴峻挑戰的情況下,全球產業供應鏈承壓,對我國的外貿訂單和經濟活力產生不小的影響。外貿不振,與其息息相關的跨境物流也陷入萎靡。
當下,無論是外貿企業還是支撐外貿發展的跨境物流企業都已原地踏步太久,“走出去”變得更加熱烈且緊迫。
“第一個是外貿訂單實際上還在持續下滑,外貿企業生存加壓加大。從國家公布的數據來看,過去連續四個月出口訂單下滑比較明顯。中國主要的貿易區域,像歐元區、中東地區訂單都在持續下滑。出海是尋找新商機的積極嘗試。第二個是環境因素。環境持續優化為企業出海提供了更多可能。整個疫情的防疫政策持續優化,外貿發展扶持政策不斷優化。外貿企業和物流企業不再像過去三年當中一樣,不具備和境外客戶進行當面溝通的條件?!?/p>
談到為什么外貿和跨境物流企業選擇此時出海時,王旭對鈦媒體APP表示,綜合來看,現在無論是國際環境經濟的壓力,還是國內的經濟發展的內生需求,外貿企業積極走出去、穩訂單、拓訂單的需求比較明顯。我們看到很多的政府都提供包機航班,甚至補貼。這種大力的政策,對外貿企業的積極性的調動很大。對于中國跨境物流企業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菜鳥物流同樣對鈦媒體APP表示,出海是為了抓住更多發展機遇,“阿里巴巴集團發布2023財年二季度財報,抵消跨分部交易前,菜鳥實現營業收入182.82億元人民幣,外部收入占比提升至73%。從這數字可以看出,外部客戶帶來的營收對于未來菜鳥增長是非常重要的。隨著防疫政策的調整和逐步開放,我們抓住圣誕新年假期到來之前是時間窗口,在此時與海外客戶面對面交流,參與客戶的業務規劃,一起為2023年在中國市場開展業務做好準備?!?/p>行業“割裂”,還需“升級改造”
跨境物流是中國外貿走出去必不可少的一步。
目前,跨境物流包含國內運輸、國內報關、跨境運輸、海外清關、倉儲中轉、海外派送等諸多環節??缇澄锪髦饕ㄟ^在倉儲、包裝、運輸等方面的合作,降低物流成本,減少物流時間,減少商品損失,提高跨境商品的周轉效率。
但是過去的疫情三年,跨境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無論是海運亦或是空運都經歷了大幅的波動性上漲。從即期市場的報價來看,在去年10月底到12月初的一個月期間,華南到胡志明港航線40尺集裝箱的運費一度從原本的500美元上漲到2000美元-2500美元。燃油價格暴漲,也曾導致航空運輸成本大幅攀升。
而對此,中國企業只能硬著頭皮向前走。
據先略研究院的相關行業報告顯示,依托跨境物流運輸的外貿電商的物流費用已經在成本中占比達到了20%-30%,比重較高。據了解,跨境物流成本費用前三位依次是人工成本、國際運輸成本、倉租成本,占比分別達到74.65%、70.42%、69.01%。
統計數據顯示,超過60%的物流和供應鏈管理費用屬于罰金和延遲等待等非計劃性費用。如何降本增效,發揮物流應有的效率依然是頭等大事。
對此,王旭對鈦媒體APP表示:“總體而言,傳統的跨境物流市場還是比較原始的一個狀態。國際跨境物流市場整體資源的匹配效率較低,各個從業環節的主體配合度相對分散,操作信息零散碎片化,成本還處于高位。”
現階段,國際貿易發展到了一個成熟的階段,國際物流市場也有了不少的創新和改變。逐漸涌現出了一批競爭力強、數據化能力高、線上運營能力強的企業。這些企業正在嘗試著探索新模式。
但現在的跨境物流市場是典型的全球結構化、流程化作業的一個行業,環節特別長,參與的主體特別多。跨境物流行業降本增效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大部分跨境物流企業只能提供跨境鏈路上某一環節的服務,比如國際運輸、或者海外倉,部分企業依然局限于報關、訂艙等傳統服務,無法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更難以滲透到海外本地市場去服務當地客戶。行業割裂,無法形成一體化服務體系,桎梏著行業整體的發展效率。
“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一個比較好的模式,能夠整合所有的資源,去除掉中間的低效率信息環節。單個節點、單個企業很不錯、很有創造性,但如何能夠把優秀的供給結合在一起,彌合不同主體間的數字鴻溝,讓跨境貿易更好的合作,是一個問題。”
作為一個行業老兵,在王旭看來,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數字化”。
“整個國際跨境物流市場升級改造的需求很明顯。用科技數字化的力量來解決這個問題,才是后疫情時代跨境物流市場更應該關注的重點”,王旭對鈦媒體APP說道,“單個獨立的環節實現數字化的升級改造,這不是真正的行業的綜合改造,應該把所有這種企業聯系在一起。數字化探索再加強,這是未來中國跨境物流市場的一個重大機會之所在?!?/p>
整體來看,應對跨境供應鏈鏈條長,斷點多,信息滯后和效率黑洞等問題,中國跨境物流企業還有更多可以做的事情。
據2021年企業成長協會ACG 的調查顯示,疫情以來,41%的受訪企業表示面臨供應鏈挑戰,包括貨物運輸的延遲或取消、數據獲取及分析能力不足、缺乏專業供應鏈管理知識和高昂的物流成本等。
供應鏈成本高企使得外貿對低本高效的物流需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毫不夸張的說,對更多外貿企業和跨境賣家,未來的制勝關鍵取決于供應鏈能力的高低。
流通效率的提升需要產業整體的升級整合。產業整體的升級整合,“數字化”是加速劑。
據《2022國際物流產業數字化發展報告》顯示,環節多、監控難、管理弱,集裝箱緊缺、價格波動大、運輸計劃不可控等因素導致行業發展的不確定性,以及信息不透明、溝通層級多形成的數據孤島和供應鏈“牛鞭效應”等行業痛點,正在不斷推高國際物流數字化的商業價值,并衍生出先進的數字物流技術方案與創新模式。
當前,國際物流的電子商務數字化技術已廣泛應用于供應鏈管理、在線訂艙、干線運輸等領域。中國的物流數字技術也在正在不斷成熟。中國跨境物流企業利用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已經推出了很多低成本、高效率的“當日達 ”甚至“次日達”的物流產品。行業數字化生態的完善不斷加快進程。
“過去三年的教訓是比較深刻的。隨著后疫情時代來臨,全球所有的物流企業都應該思考未來物流市場往哪走,向什么方向發展以及如何避免過去三年發生的供應鏈沖擊事件。一方面,爭取訂單量的上升;另一方面,降低成本,降低供應鏈的管理成本。做好準備迎接下一次挑戰。不能只能任由市場波動帶給自己壓力,還要學會協同協作、抱團取暖,具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以防止再一次的黑天鵝事件發生?!?王旭對鈦媒體APP說道。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楊秀娟)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