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入口-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非洲豬瘟撲向全球

幾乎100%的生豬致死率,迅猛難防的傳染速度以及迄今未能獲得成功的疫苗研制……“豬肉貴了”的背后,是非洲豬瘟病毒給動物與人帶來的一場共同考驗——
非洲豬瘟撲向全球
據越南媒體9月3

幾乎100%的生豬致死率,迅猛難防的傳染速度以及迄今未能獲得成功的疫苗研制……“豬肉貴了”的背后,是非洲豬瘟病毒給動物與人帶來的一場共同考驗——


非洲豬瘟撲向全球


據越南媒體9月3日報道,越南全部63個省市均已發現非洲豬瘟疫情。


而受到非洲豬瘟疫情及“豬周期”等因素的共同影響,近來國內豬肉價格出現了明顯上漲。


其實,如果把視野在空間與時間維度上加大、拉長,在“豬肉貴了”的現象背后,是一場超級動物瘟疫給豬與人共同帶來的大考驗。


全球爆發,仍無疫苗


越南今年2月發現非洲豬瘟疫情,最早出現在北部的興安省和太平省,此后迅速蔓延。


越通社8月21日報道說,越南全國因非洲豬瘟而被撲殺的生豬已超過400萬頭,占全國豬群總數的10%以上。


與越南同處東南亞的養豬國家,如緬甸、老撾和柬埔寨,也已經被蔓延的疫情波及。


此外,在中國以北的蒙古、俄羅斯,以東的朝鮮、日本,都已報告了生豬感染非洲豬瘟的疫情。


事實上,自2018年以來,非洲豬瘟在全球都更加活躍,有25個國家上報發現疫情,疫情數量增長了25%。


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官網介紹,非洲豬瘟是由一種急性且傳染性很高的濾過性病毒所引起的豬病。


被感染的生豬多表現為食欲減退,高溫,心跳加快,呼吸困難,皮膚發紺和出血等。雖然發病過程短,但死亡率幾乎高達100%。


非洲豬瘟潛伏期可達4天~19天,部分感染生豬甚至可能未出現任何異常就直接死亡。


健康豬與患病豬或污染物直接接觸是非洲豬瘟最主要的傳播途徑,豬被攜帶病毒的蜱等媒介昆蟲叮咬也存在傳播非洲豬瘟的可能性。


此外,非洲豬瘟病毒也存在于體液中,還可通過飼料、泔水、欄舍、車輛、器具和衣物等間接傳播。


非洲豬瘟病毒能在非高溫條件下長期存活,譬如在冷凍肉中可存活數年,在半熟肉及未經高溫燒煮的火腿或香腸中存活約半年。


非洲豬瘟與傳統豬瘟有相似之處,但其危害更劇。


這兩類豬瘟都是只感染豬,不感染人和其他動物,它們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感染生豬后引起的癥狀都基本相同,都有典型的發熱癥狀,所以都被稱為“豬瘟”。


在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后,在劃定的疫區內,全部生豬,無論是否已經感染發病,都必須全部撲殺并進行無害化處理。


這樣的處理方式雖然看似殘忍、低效,但卻是目前阻止這種疫病傳播最為有效的方式。


百年時間,走出非洲


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報告的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在東非國家肯尼亞,時間在1921年。


非洲豬瘟病毒用了近百年的時間走出非洲,在幾乎整個亞歐大陸和美洲部分地區留下了自己的影蹤。


其實,早在1921年之前,人們就已經在東非森林和草原上生活的野生疣豬體內發現了這種病毒。


當時,這種病毒主要在一種非洲野豬和一種蜱之間傳播。有些野豬感染病毒后發病死亡了,還有一些野豬沒有發病,成為健康的病毒攜帶者。


然而,當沒有發病卻帶有病毒的野豬把病毒傳給了對病毒抵抗力更弱的家豬,情況開始迅速惡化。


感染后的家豬幾乎全部都會發病,發病后的死亡率也近于100%。非洲豬瘟疫情源于非洲,整個非洲大陸也成為非洲豬瘟最早的重災區,這便是“非洲豬瘟”名稱的由來。


由于撒哈拉沙漠的阻隔,在最初爆發后的半個多世紀里,疫情都只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傳播。


20世紀中葉后,航海、航空技術日漸發達,各大洲人員貿易往來頻繁,該病毒開始在歐洲、美洲和亞洲蔓延。


1957年,一趟航班從非洲安哥拉飛往歐洲葡萄牙,飛機上殘余的豬肉制品被當成泔水,送往葡萄牙一家養豬場。


當年,葡萄牙首次發生非洲豬瘟疫情,這是非洲豬瘟首次登陸歐洲。


雖然葡萄牙1957年發生的非洲豬瘟疫情很快被撲滅,但到了1960年,葡萄牙再次爆發疫情。這一次,兇猛的病毒傳播得更廣,橫掃意大利、西班牙、法國、馬耳他、比利時、荷蘭。


在美洲,古巴1971年出現非洲豬瘟疫情。有報道說,當時有旅客攜帶未經檢疫的香腸入境古巴,成為非洲豬瘟在當地爆發的源頭。


這波疫情讓古巴損失慘重,全國共撲殺約50萬頭豬。隨后,巴西、海地等美洲國家也出現了非洲豬瘟疫情。


2007年,基因II型非洲豬瘟病毒傳入高加索地區。當年6月,格魯吉亞衛生部門首次報告發現非洲豬瘟,源頭可能是流入境內的被污染豬肉制品。


兩周之內,格魯吉亞有30000多頭豬死亡。隨后,俄羅斯、烏克蘭、波蘭等歐洲國家也未能幸免。


研究證實,2018年傳入我國的非洲豬瘟也是基因II型非洲豬瘟病毒,與格魯吉亞、俄羅斯、波蘭公布的毒株全基因組序列同源性高達99.95%。


目前,全球已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報告過非洲豬瘟疫情。


專家分析,非洲豬瘟的國際跨境傳播,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生豬及其產品國際貿易和走私,國際旅客攜帶的豬肉及其產品,國際運輸工具上的餐廚剩余物,野豬遷徙。


  加強防控,各國警惕


隨著非洲豬瘟疫情不斷升溫,各國政府無不嚴陣以待進行防疫。


為控制非洲豬瘟,越南政府今年5月表示,準備動用軍隊和警察參與行動,以確保病豬及時被宰殺,防止疫情進一步蔓延。


越南政府表示,此次非洲豬瘟爆發是越南畜牧業遭遇的“最危險、復雜,最需要花錢的疫情”。


日本農林水產省7月29日宣布,日本福井縣一個養豬場出現豬瘟疫情,當地已連夜對該養豬場飼養的約300頭豬進行撲殺。


今年2月,日本此次最早發現非洲豬瘟疫情的岐阜縣已經撲殺近6000頭生豬。但隨后疫情還是繼續蔓延開來,從岐阜一縣擴散到日本全國至少7個府縣。


暫時未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的北美地區,對可能的疫情傳播也在加緊防范。


5月16日,美國農業部宣布加強防疫,提高原本的監控強度,全美國10個實驗室,新增化驗在美國境內飼養或宰殺過程的病死豬是否帶有非洲豬瘟病體,同時進一步控管加拿大和墨西哥在邊境的防疫,阻止來自疫區的旅客攜帶任何肉類食物。


近百年來,僅有13個國家根除非洲豬瘟疫情,根除時間多為5年至36年,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其中古巴、比利時、法國三個國家是消滅了又重新發生。


有專家指出,由于生豬飼養門檻較低,后院養豬、廚余喂食在重度依賴豬肉的亞洲十分常見,但是這種低成本飼養法容易形成生物安全漏洞,不少農戶在發現病死豬時甚至急忙宰殺販賣,進一步導致病毒傳播。


此外,如果政府未對感染農戶提供足夠補償,農戶很容易秘而不報,加上執行隔離不嚴,導致錯過在疾病散布的前期采取控制措施。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