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餐飲巨頭敗退中國,美式漢堡卡樂星內地直營店全關!1
很多今天倒下的品牌,其實都是死于昨天!
就在最近,老牌美式漢堡卡樂星閉店的消息,刷屏上海美食圈,這家擁有80多年歷史、2009年入駐上海,陪伴了魔都人13年之久的老牌美式漢堡,已經關閉了上海僅剩的門店,實在是令人惋惜!
據悉,早前品牌相關聯系人曾表示,后續也沒有再開業計劃。也就是說,這家進入中國13年之久的老牌美式漢堡品牌即將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同為西式快餐品牌,麥、肯在中國發展向好,新進入中國市場的Five Guys,Shake Shack當下形勢也不錯,為何在國外意氣風發的卡樂星卻敗在中國市場?餐飲巨頭卡樂星到底失敗在哪里?
壹
又一個餐飲巨頭敗退中國!
最近,又有一家餐飲品牌沒能逃過關店這一劫——進入中國13年之久的老牌美式漢堡品牌卡樂星(Carl’s Jr)關閉了上海所有直營門店,目前僅剩上海浦東、虹橋機場店以及膠東國際青島機場店3家加盟店在營業。
卡樂星上海辦公室表示,后續也沒有再開業的計劃。直營店全關,這也就意味著西式快餐老品牌卡樂星退出中國市場,這是又一滴“時代的眼淚”!
在那個還沒有某音、某書,朋友圈還是個小眾玩意的時候,靠口口相傳,卡樂星就成了天天排隊的網紅。
卡樂星可以說是中國的初代網紅漢堡了,于2009年9月進入中國,第一家店開在了上海人民廣場來福士;
當時它家巨大的火烤牛肉漢堡,帶給了食客完全不同于M記K記等連鎖漢堡的體驗,開業當月就火爆出圈;
飲料機前無限自助暢飲,更是在卡樂星剛剛入華的時候引發了不小的熱潮,如今諸多美式快餐的暢飲,大概率就是師從卡樂星。
卡樂星在中國的鼎盛時期光是上海就有9家門店。還在全國多城布局,頗有“南北兩開花”的架勢,而這一次的謝幕,卻如此悄無聲息!
沒有鋪墊,一夜之間,全網都知道了卡樂星閉店的消息。
卡樂星最后一家直營店閉店消息一出,又在各大平臺炸出了一波集體懷舊主義浪潮,以及失去了才會珍惜黨。
貳
其實,這樣的困局與窘境,就在前幾個月的Popeyes上發生過,這家二度入華的美式大漢堡門店,曾經也爆火過一段時間,最終也只落得個苦苦支撐的下場。
同樣的事情接連發生,不禁讓人陷入深思:對比麥當勞、肯德基在中國的出色表現,同為美式漢堡品牌,在國外意氣風發的卡樂星,怎么就敗在了中國市場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傳出閉店信息之前,可能有不少人并沒有聽說過“卡樂星”這個品牌??沸瞧放频墓适拢菑穆迳即壍囊惠v熱狗車開始的。
1941年,創始人卡爾·卡契爾和妻子置辦了一輛熱狗外賣車開始快餐生意,后來又開了烤肉汽車餐廳。
到了1956年,卡爾在加州新開了兩家汽車餐廳,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為“Carl’s Jr.”,中文譯為卡樂星,并選用了一個極具辨識度的笑臉星星作為公司LOGO,以表示餐廳的服務理念。
憑借現點現做、美味多汁的巨大漢堡和豐富多樣的口味選擇,卡樂星在快餐行業脫穎而出,巔峰時期在全球40多個國家擁有4000多家餐廳,年銷售額超過30億美元。
在國外特別是美國,卡樂星的知名度較高,被認為是“最正宗的美式漢堡”的代表,其影響可見一斑!
相較于肯德基、麥當勞等早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洋快餐品牌,卡樂星在中國市場姍姍來遲。
2009年,卡樂星母公司CKE餐飲集團通過與面包新語Bread Talk合作進入中國,并計劃在5年內通過區域加盟的方式開設500家左右餐廳。
同年9月,卡樂星在上海來福士廣場開出了它的中國首店。
叁
開業伊始,卡樂星就憑借巨大的漢堡尺寸,明火現烤的漢堡肉片配上新鮮足量的蔬菜等差異化賣點,吸引了一大波年輕人打卡。
同時,卡樂星也是洋快餐中率先推出飲料免費續杯、自主調味薩薩吧等服務的,當時看來十分洋氣,開業后幾年一直都有著很高的人氣,餐廳常常大排長龍!
2013年,卡樂星(上海)餐飲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標志著卡樂星全球對于拓展中國市場的決心和實力。此后,卡樂星試圖在中國進一步擴張。
在2015年,CKE餐飲集團宣布在華開放卡樂星特許加盟經營權,尋找合作伙伴爭取盡快在一線城市以及青島、沈陽、重慶、福建等多地開店,預期將來要在全國開設超過1000家連鎖餐廳。
盡管在華10余年間,卡樂星確實在上海、南京、福建、北京、青島等地開設了門店,但現實遠比想象更加“骨感”:進入福建市場四年后關閉了省內唯一的門店,卡樂星北京高鐵南站店因客流驟減而關閉…..未如預期那樣大范圍的“跑馬圈地”,還要歸結于卡樂星經營策略的“水土不服”。
卡樂星在中國存在感不強的原因一方面是擴張速度太慢,另一方面則是沒有融入這個市場。
作為一家傳統美式漢堡店,卡樂星并沒能提供差異化產品,菜單僅局限于加州雙牛芝士堡、香菜甜筒等。這個品牌吸引消費者的優點大多在于肉厚、暢飲、出餐快。但它平均40元一個的漢堡價格,也超出了不少上班族們的預算,在對手中失去競爭力。
肆
卡樂星的打法怎么看,都像一個醉漢,對中國市場一臉茫然無知。
比如,卡樂星2009年進入中國,到2016年底才只開設十家直營餐廳。對于一個快餐品牌,沒有規模就沒有存在感,你拿什么跟同行競爭?
比起在美國的高調式營銷,卡樂星在中國很少展開營銷活動,甚至鮮有促銷,而是一味“蝸居”在不起眼的店面。
結果就成就了卡樂星的尷尬——關店了,還依然有很多人對它的光輝一無所知。
而市場的真相卻是沒有消費認知,你就不是一個品牌。沒有消費認知,就沒有人去打卡。
當下,餐飲場景日益多元化,西式快餐品牌如果固守傳統思維不做改變,價位過高,曲高和寡,如果不能拉住消費群體,必然生意是越來越差了!
與卡樂星10余年發展后黯然退場截然不同的是,中國本土漢堡品牌正在用更短的時間實現更大規模的發展。
除肯、麥外,塔斯汀、華萊士、派樂等本土漢堡品牌在加速擴店爭奪中式漢堡之王,而新進入中國市場的Five Guys,Popeyes,Shake Shack等國外快餐品牌也是各有花樣。
艾媒咨詢報告顯示,西式快餐市場在國內有較大的發展潛力,預計2022年中國西式快餐的市場規模可以達3201.2億元。
在國內漢堡大戰如火如荼之時,老網紅漢堡品牌卡樂星卻在悄悄撤退;
13年過去,相比達美樂與棒約翰等近年來崛起的快餐店,卡樂星的名字對于不少中國消費者依然比較陌生。
2022年,國內疫情不斷反復,對餐飲業沖擊巨大。
與此同時,租金、人工、運輸、原材料等各方面成本不斷上漲,而在消費端也出現消費疲弱現象,所有因素疊加使得處于緩慢恢復中的餐飲業進一步陷入煎熬。
但我們同時也能看到,有些品牌在如此寒冬情況下,還成功地實現了逆勢增長;也有些新的品牌,就在疫情下實現了線下門店的從0到有,開始萌芽生長。
總之,商業競爭本就十分殘酷,開店關店都是常態。我們需要去正視和關注,這些在“黎明前”倒下的品牌們。
無論他們是堅持了3年,還是沒熬過半年,他們這份堅持與倔強,甚至這種“對峙過絕望”之后的絕望,都值得我們用更多的人、更多的時間,去溫暖和銘記。
希望每一個即將熬過實體商業漫長黑夜的企業,都能重新煥發生機,春暖花開,肆意生長。
也希望我們每一個消費者,都能夠有健康的身體、有穩定的收入、有成長的興趣、有消費的時間。
參考資料:
《又一個餐飲巨頭敗退中國》,深氪新消費
《再見了,初代網紅漢堡卡樂星》,外灘TheBund
《220萬家餐飲零售企業,倒在了解封的黎明前》,Mall先生
《知名漢堡品牌黯然退場:進入中國13年,直營店全關》,聯商網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