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道 特色風味菜,時尚融合,旺銷招牌,特色推薦
羊肉干燒羅氏蝦
原料:
羅氏蝦10只 風干羊肉粒50克 豬五花肉粒50克 芽菜30克 香菇50克 小蔥頭碎20克 冬筍30克 小米椒粒10克 泡椒末、豆瓣醬、糖、醋、味精、姜米、蒜米、蔥花、花椒油、香油、食用油、羊肉湯各適量
制作:
1.羅氏蝦去蝦線、剪蝦須,下入六成熱的油鍋中炸至酥皮,撈出瀝油。香菇和冬筍切粒,入油鍋的炸干香,撈出瀝油,均備用。
2.凈鍋入油,下入羊肉粒、豬五花肉粒、芽菜炒至酥香,放入豆瓣醬、泡椒末、姜米、蒜米煵出香味,然后加入香菇粒、冬筍粒,摻入羊肉湯,下入羅氏蝦,調入糖、醋、味精,改小火收汁。再撒蔥花、小米椒粒、小蔥頭碎,淋入花椒油和香油,起鍋裝入位上餐具即成。
制作關鍵:
1.羅氏蝦炸至有點離殼為佳。羊肉粒、五花肉、芽菜一定要炒酥香。不能勾芡,自然收汁亮油即可。
2.豆瓣醬需要提前剁,但不必剁得太細。
花螺砂鍋雞
將傳統搭檔“田螺雞”中的配料改為花螺,螺肉、雞肉彼此吸收滋味,鮮美度倍增;采用粵式手法焗制,醬香濃郁,酒香悠長,沙姜氣息突出。
制作:
1.將三黃雞1只(重約1200克)宰殺斬塊,加鹽10克、味精8克、料酒少許腌制入味?;?00克焯水洗凈待用。
2.鍋放寬油燒至六成熱,下蒜子、姜塊各150克炸至金黃色,撈出墊入砂鍋底部待用;待鍋內油溫升至六成熱,下雞塊炸至色澤金黃撈出。
3.鍋留底油,爆香沙姜碎30克,放入雞塊略炒一下,調入砂鍋醬約150克,烹入料酒5克,添高湯沒過原料,中火燒約8分鐘,加入花螺再燒2分鐘,收汁后裝入砂煲內,放在煲仔爐上加熱至沸,噴入固本酒50克(可用黃酒代替)即可。
砂鍋醬:
鍋下菜籽油150克燒熱,入鮮沙姜碎80克爆香,下李錦記海鮮醬650克、家樂辣鮮露150克、大廚四寶雞鮑汁100克、老干媽辣醬100克、沙姜粉80克、保衛爾牛肉汁80克、味精30克、姜黃粉少許、清湯適量小火熬香。
制作關鍵:
三黃雞腌漬時不必加胡椒粉等料,此菜突出的是沙姜氣息,本身還帶有一點辣度,足以給雞肉祛腥。
羊豆花
四川名肴雞豆花被譽為“吃雞不見雞”,該菜品將雞肉換成羊肉做“豆花”,放入清澈鮮美的清湯,咸鮮適口,成團不散,質地細嫩,老少皆宜。
原料:
羊里脊肉500克雞蛋清18個老母雞2只老麻鴨1只雞爪1000克金華火腿50克雞脯肉茸1500克豬瘦肉茸1500克油菜心、枸杞、生粉、鹽各適量
制作:
1.老麻鴨、老母雞治凈,斬成小塊。雞爪治凈,金華火腿切小塊,分別冷水下鍋汆盡血水后撈出。取一大鍋,倒入老母雞塊、老麻鴨塊、雞爪、金華火腿塊,加50升水用小火吊制8個小時,再用雞脯肉茸、豬瘦肉茸掃湯兩次,制成清湯。
2. 羊肉去筋膜,用刀背捶成泥,加少許鹽摔打上勁后,加雞蛋清調散,再加清湯、生粉、鹽,混合均勻后用紗布過濾。取一小不銹鋼桶,加水燒開,用炒瓢把水攪成旋渦,下入羊肉茸,然后用鋁箔紙封嚴,火開到最小,制30分鐘。然后將羊豆花、油菜心裝入盛有清湯的盅里,入蒸箱蒸20分鐘,點綴枸杞即成。
制作關鍵:清湯熬制時火一定要小,油要處理干凈。用紗布過濾兩次沖制時,火也一定要小,保持微開狀即可。
XO醬金針菇粉絲蒸加拿大生蠔
原料 :生蠔5只、白葡萄酒適量,金針菇40克,粉絲40克,XO醬30克
調料:
炸蒜蓉20克,生面粉2克,香蔥少許,海鮮醬油少許
制作:
1. 將生蠔打開,用白葡萄酒清洗,留生蠔底殼。
2. 金針菇和粉絲用炸蒜蓉和XO醬伴在一起,讓其入味。
3. 生蠔放生面粉,加入XO 醬,將拌好味的金針菇、粉絲墊在生蠔下面,上鍋蒸2分半鐘;蒸熟后,灑上小青蔥花,淋上熱油,再加上一點海鮮醬油即可。
滋補山藥糕
這道菜借鑒了老北京豌豆黃:將山藥泥加清水入銅鍋熬香,摻入蜂蜜、瓊脂水重新塑形,做好的山藥糕一面潔白一面帶琥珀花紋,美觀巧妙!
原料:
帶皮鐵棍山藥500克、葡萄干、糖桂花、白糖20克、蜂 蜜20克、煮好的瓊脂水25克
制作:
1、帶皮鐵棍山藥500克上明火燒掉表皮的雜毛,清洗干凈,上蒸箱中火蒸熟,取出后刮掉外皮,將山藥打成 細泥,過籮去渣。
2、銅鍋內倒入清水200克,下入打好的山藥泥攪勻,小火熬開,轉微火熬3分鐘左右(中途不停攪動,防止糊鍋),然后調入白糖20克、蜂 蜜20克、煮好的瓊脂水(瓊脂入冷水泡軟,撈出后放入開水里煮至融化,放涼即可使用)25克攪勻,起鍋倒入保鮮盒,撒上葡萄干后放涼,蓋上油紙入冰箱保 存。
3、取出山藥糕扣成塊,擺入盤中,點上糖桂花即可上桌。
石鍋鱔魚
原料:
凈中號黃鱔魚350克、杏鮑菇片150克、青紅杭椒20克、干蔥50克、蒜子50克、姜塊20克、泰椒米20克
調料:
辣妹子醬20克、蠔油15克、一品鮮醬油15克、辣鮮露15克、雞精5克、味精5克、白糖2克、料酒5克
海鮮醬1000克、柱候醬400克、蠔油150克、煲仔醬100克、鮮露25克、花生醬25克;將所有的醬倒在一起攪拌均勻即可!
制作:
1鱔魚改刀成段!杏鮑菇改刀成長方形的片炸至金黃備用,杭椒切段備用,將干蔥,蒜子炸至金黃色墊入盤中;
2鍋入冷水下鱔魚焯水,水不要開,逼出血污后撈出沖洗干凈,空干水份,熱油鍋七成下鱔魚過油撈出備用;
3鍋留底油爆香小料!入秘制醬,辣妹子醬,炒香,放入鱔魚烹酒翻炒,放入剩余調味料和杏鮑菇片翻炒均勻起鍋裝盤即可。
紅袍鴨煲
制作:
1.此菜將燒甜椒與土鴨搭配成菜,醬香味濃郁。燒甜椒不僅可給菜增香,還能起到合味的作用。
2.先把甜椒用明火燒至軟熟,撕去表皮并切成塊(這樣處理甜椒口感才軟)。另把仔土麻鴨治凈后剁成塊,汆水后再入油鍋過油,然后倒出瀝油待用。
3.凈鍋上火放菜油燒熱,下姜片、大蒜、花椒和常見香料炒香,再倒入土鴨塊煸炒,加豆瓣醬、料酒炒香后,摻入鮮湯燒開,下鹽、生抽、白糖、味精調好口味,然后燒制約15分鐘至軟熟,離火待用。
4.另取鍋放豬油,下姜蔥炒香,再將壓好的土鴨塊倒入炒鍋中,加入甜椒塊,同炒至汁濃,撒上蒜苗節,起鍋裝入砂煲,蓋上煲蓋放爐上煲燙,即成。
海鮮開胃肉
原料:
豬里脊200克、花哈50克,鳥貝50克。 鮮花椒15克、青紅線椒15克、野山椒10克、姜絲10克、蔥絲10克。
調料:
酸辣汁25克、雞粉5克、生粉20克、清湯150克、胡椒粉5克、白糖5克、雞蛋1個。
制作:
1、里脊肉切片,用雞蛋、生粉攪拌均勻備用,花哈、鳥貝汆水備用;
2、鍋里下油,放入姜絲、蔥絲、野山椒炒香,再放入清湯、酸辣汁、雞粉、胡椒粉等煮開,然后加入主料調味,煮熟后裝入盛器即可;
3、鍋里下油燒熱,放入鮮花椒、青紅線椒爆香,然后淋入海鮮上即可。
特點:味道鮮香可口,特點肉爽滑。
荷香糯米羊排
原料:
制作:
1.羊排治凈,斬成5厘米長的節,用料酒、姜蔥水、花椒水浸泡30分鐘。糯米用水泡4個小時,均備用。
2.羊排拌上醬料,裹勻泡好的糯米,包上干凈的荷葉,入蒸箱蒸1.5個小時即成。
00 克、柱侯醬50 克、豆瓣醬30 克、山柰粉1 克、蠔油5 克拌勻而成。
老干媽燒帶皮牛尾
制作:
1.先把帶皮牛尾燒皮后刮洗干凈,再剁成小塊,投入加有姜蔥、料酒的沸水鍋里汆一水,撈出后入高壓鍋,摻入清水,加姜片、蔥節、鹽、老抽、香料包一同壓至軟熟取出。
2.凈鍋放油燒熱,下干辣椒節、蒜瓣和老干媽、豆瓣醬炒出香味,再倒入壓好的牛尾和青杭椒節,加雞精、味精炒至入味后,淋少許花椒油,即可起鍋裝盤。
水煮小鮮魷
這款菜是根據廣東的鹽水浸魷魚改良而來。廣東人口味清淡,我們在此基礎上注入了湘菜、川菜元素,借鑒水煮魚的烹調方式制作而成。菜品一推出,就受到顧客的追捧,現在已經是我們店的主打菜,平均日售四五十份。
制作:
1、選用50克左右一只的小魷魚共500克宰殺制凈;鍋內入水燒開,加食用堿0.5克,下鮮魷快速焯水,撈出入涼水,撕去黑膜,改刀切1厘米長的段。水晶粉泡軟,取50克;菜花切小朵,取100克;黃瓜去皮,切段取100克;湖南干辣椒30個剪段。
2、鍋內倒入色拉油30克燒至四成熱,下姜絲10克炒香,加自制辣醬50克炒香,加鹽5克,味精、雞粉各3克,豬骨湯1500克燒開,下水晶粉、黃瓜條、菜花煮熟,撈出,入盆內墊底。
3、鍋內下魷魚,水燒開,撈出裝盤,將鍋內湯澆在魷魚上,放湖南干辣椒節,蔥段、姜絲各5克,澆燒熱的色拉油10克即可。
經驗分享:
1.選用小魷魚 制作不上漿這款菜的主料是魷魚,但我們選擇的是重量在50克左右的小魷魚,其肉有韌度、有嚼勁。魷魚初加工后也不需要上漿和腌制,主要突出魷魚Q彈的質感。2.不加香料突出原味因為我們餐廳開在廣東,這里的食客喜歡原汁原味的菜品,所以在制作時沒有加入過多的香料,突出菜品的原味。3.自制辣醬鮮香麻辣雖然是借鑒水煮魚做法,但在調味上,我們加入了湘菜的辣妹子醬等調料。阿香婆、燒雞公麻辣,辣妹子醬香辣,紅油豆瓣醬顏色紅亮,形成的醬汁麻辣鮮香、色澤紅亮。自制辣醬:鍋內下色拉油2千克燒熱,下姜塊、圓蔥、香菜、大蔥段各100克炸香,下阿香婆牛肉醬5瓶、秋霞燒雞公料150克、湖南辣妹子辣椒醬2瓶、紅油豆瓣醬800克炸香,小火熬15分鐘。4.一開鍋就撈出煮魷魚的時候,火候非常重要,千萬不要煮老,魷魚下鍋后,水一燒開就倒出。5.另一款口味這個是香辣口味,麻辣口味與其做法類似,區別在于麻辣口味最后澆的是花椒油。操作時,取鮮花椒10克放在魷魚上;鍋內入色拉油20克,下花椒5克炸香,將花椒撈出,熱油澆在鮮花椒上。
鮮蒜撈扇貝
將大扇貝與時令鮮蒜結合撈拌,口味鮮辣,越吃越開胃。
制作:
1.扇貝8只煮熟取肉,去掉內臟后洗凈瀝干。
2.鮮蒜150克剝皮切片,香菜30克切段,小米辣10克切圈。
3.所有主輔料納入盆中,加生抽5克、米醋5克、辣鮮露4克、白糖3克、味精3克拌勻,淋香油5克即可裝盤上桌。
制作關鍵:
此菜需現做現上,不能提前備料,否則蒜片會散發異味。
養生雜菌缽
原料:
灰樹菇100克,巖菌50克,鹿茸菌30克。五花肉30克,骨湯500克,紅辣椒20克,蔥花3克。
調料:
鹽5克,味精3克,菜油20克,雞粉3克。
制作:
1.先用涼水把三種菌類泡水脹發,再清洗干凈,然后晾干菌子的水份備用。
2.鍋上火,放入菜油、五花肉,把肉煸香以后,下入雜菌翻炒。
3.放入骨湯燜3—5分鐘,放鹽、味精、紅椒、雞粉調味,最后撒上蔥花,裝盤即可。
特點:
湯濃菌香,原汁原味。
脆香茶樹菇
原料:
新鮮茶樹菇600克,用普通紅鹵水鹵制的大腸150克,香菜3克。
調料:
干辣椒75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80克),東古一品鮮8克,美極鮮味汁5克,胡椒粉3克,蒜末、姜末各6克。
制作:
1.茶樹菇洗凈,撕成長長的細絲,放入燒至七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30秒,撈出控油。
2.大腸切成拇指般粗細的條,放入燒至六七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炸至表皮收緊,撈出控油。
3.鍋內留底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干辣椒、蒜末、姜末爆香,下入茶樹菇、大腸大火翻勻,用剩余的調料調味后裝盤,放香菜點綴。
特色:簡單但點擊率一直頗高的小菜。原料經過浸炸后,質地香酥,又帶有一點嚼勁,配合香辣的口味,吃起來不過癮才怪。
鍋仔農家豆腐魚頭
制作:
1.胖頭魚的魚頭1個(凈重約900克)從中間劈開但不要劈斷,略微清洗,控干水分;豆腐切成5×4×0.8厘米的塊。2.鍋內放入菜子油60克和熟豬油3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蒜子、生姜丁各25克炸香,下入魚頭,小火兩面煎至色澤金黃,烹入黃酒30克,倒入東古一品鮮8克,老抽3克,桐廬黃辣醬、桐廬陰醬各10克、毛湯250克大火燒開,下入豆腐、口蘑片、平菇塊、秀珍菇各20克、筍干30克、咸肉片30克和泡野山椒20克,小火燒7-8分鐘,放入白胡椒粉、味精各5克和青、紅杭椒10克,淋入辣椒油10克,出鍋裝入鍋仔內,撒入蒜苗段5克,上桌后加熱。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