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莉絲汀停業,為什么新烘焙跑不出“喜茶”?
3月10日,克莉絲汀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由于現金流緊張且遭遇經營困難,所有零售門店已暫時關閉,目前依賴股東貸款維持運營。
這樣的消息讓人無比意外。作為曾經的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的門店數量曾高達千家,遍布在上海街頭和地鐵站。烘焙賽道也曾被一級市場寄希望于跑出下一個喜茶、奈雪。
高預期也反映到了估值上。2021年虎頭局、茉莉點心局單店估值都在1億左右。同期,喜茶的單店估值只有7000萬、奈雪單店估值只有2605萬。那么,曾被寄予厚望的新烘焙賽道,究竟還能不能跑出下一個喜茶?
本文持有以下核心觀點:
1、烘焙賽道跑不出喜茶。新烘焙品牌與頭部茶飲品牌的差距正在拉大,喜茶、奈雪、蜜雪冰城都在保持著積極的拓店態勢,但虎頭局、茉莉點心局等頭部新烘焙品牌,正在裁人撤店收縮。
2、與茶飲業態相比,烘焙企業的盈利難度更大。與奶茶店相比,烘焙店需要更大的門店面積,并且糕點制作工序更復雜,因此烘焙店投入更大,回報更低,盈利空間更小。喜茶就曾因烘焙占地面積大,營收不足以覆蓋成本,關停了華東地區所有的熱麥店(茶飲+面包)。
3、烘焙企業無法實現全國化擴張。飲食文化差異,使各地形成了差異化明顯的特色糕點。產品的品類、配料、輔料具有很強的本地化特征,即使相同品類在每個地區的做法也不相同。因此,國內始終走不出全國性品牌的烘焙企業。
過去幾年,新消費領域的最大風口莫過于茶飲賽道。這一賽道已經跑出了喜茶、奈雪、蜜雪冰城等多家頭部企業,其中,喜茶、蜜雪冰城的估值已超600億。
從財務數據看,茶飲企業大多保持著很好的發展態勢。蜜雪冰城營收從2019年的25.7億增長到2021年的103.5億,凈利潤由4.4億增長到19.1億。奈雪營收則由2019年的25億增長到2021年的43億。2022年上半年,奈雪營收雖然停滯,但疫情放開后的四季度,奈雪單季度凈增95家門店,顯示出較好的增長預期。
茶飲賽道爆火之后,不少人把目光放到了烘焙領域,希望能再造一個“新茶飲”。畢竟,烘焙市場有著近3000億的市場規模,不比茶飲少,而且烘焙賽道至今也還沒有一個全國性品牌。
一時之間,烘焙賽道投融資火熱。根據IT桔子數據顯示,2021年烘焙賽道投資數量18起,同比增長100%,投資金額為62.95億元,同比增長了近18倍。近63億的投資額也與當年茶飲賽道的投資額相差不大(82億)。
但如今看來,烘焙賽道難出喜茶,在2021年獲得大手筆融資項目的烘焙品牌大多“未大先衰”的狀態。
2021年烘焙最大的一筆融資是虎頭局,其在A輪融資中拿到了近5000萬美元(約合3.18億人民幣),虎頭局也計劃2022年擴店到150家。
但如今,虎頭局不僅沒能實現目標,門店數量也從2022年11月的58家減少到今年1月的41家。另一家融資額過億的明星項目茉莉點心局收縮狀態,曾想全國布局的茉莉點心局僅保留了湖南市場,門店數量也從2022年上半年的67家減少到如今的54家。
實際上,不只近些年獲得投融資的新烘焙發展不及預期。老牌烘焙企業也大多遇到了發展瓶頸。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營收由2012年的12.9億銳減到2021年的2.9億,凈利潤也已經連續9年虧損。最近克莉絲汀宣布暫時關閉所有門店。
克莉絲汀并非個例,面包新語、85度C等傳統品牌近些年都或多或少的保持收縮狀態。即使發展相對穩定的頭部品牌好利來也遇到了停滯問題,早在2004年,好利來門店數量已超千家,但在2022年,好利來門店反而只有930家左右。
令人好奇的是,為什么烘焙跑不出喜茶、奈雪呢?
與茶飲連鎖企業相比,新烘焙企業更容易出現現金流危機。
2021年融資金額最多的虎頭局在2022年年底就被曝出拖欠員工3個月工資,并且還拖欠供應商貨款。而僅在2021年就融資四次,融資金額超億元的茉莉點心局也因為資金問題被迫裁員??死蚪z汀也連續9年經營現金流為負。
反觀茶飲品牌,奈雪雖還沒像喜茶一樣盈利,但歷年經營現金流始終為正。即使在品牌初創期,也很少聽說茶飲企業有過資金危機。
烘焙企業容易遇到資金危機是因為單店盈利模型更難跑通。與奶茶店相比,烘焙店的特點是投入更大,回報更低,盈利空間更小。
按照太平洋證券數據,主要茶飲品牌的單店投資額在30萬-200萬之間,而烘焙品牌的單店投資額在80萬-200萬之間。多出來的投資額主要是花在了門店租金上。
烘焙店的平均面積至少要在70平以上,而奶茶店只需要15平以上即可。烘焙面積更大也不難理解,相比奶茶直接點單,烘焙店的產品都是專柜展示,用戶自取。但是更大的面積卻創造不了更高的收入,烘焙店的客單價在20-30元之間,與茶飲店客單價幾乎相同。但在人流上,烘焙店有效人流量每天幾十人左右,奶茶店有效客流能超過百人。因此烘焙店每天的單店收入要普遍低于奶茶店。
單店面積更大、收入更低,直接拉大了烘焙店與奶茶店的坪效差距。根據太平洋證券數據,疫情前主要茶飲品牌每年坪效在4-18萬之間,同期主要烘焙品牌坪效為2.5萬-8.8萬。
不僅坪效低于奶茶店,烘焙店還要承擔更多的人工成本??死蚪z汀人工成本要比奈雪高20個百分點。原因在于,相比奶茶只是各種材料的配比,烘焙的工序流程更為復雜。雖然現在大多數品牌門店都是直接用冷凍面團現烤。但冷凍面團前期需要面點師傅與機器一同將面粉根據配方進行攪拌、基礎醒發、分割、中間醒發、成型、最終醒發、烘烤、冷卻等工序的制作,制作流程也至少需要一天。
低坪效、高成本下,烘焙店的單店盈利模型也就面臨了更大的經營壓力。2021年,喜茶曾經關停了華東地區所有的熱麥店(茶飲+面包),原因就是烘焙占地面積過大,營收不足以覆蓋成本。
雖然盈利難度更高,但這只是延緩了烘焙的擴張速度,只要好好打磨單店模型,烘焙依然可以實現盈利。真正制約企業高度的是烘焙品牌做不到全國化。
與喜茶、奈雪幾乎實現了“全國通吃”不同,烘焙至今沒有出現全國性品牌。新中式烘焙中的虎頭局集中在華南、茉莉點心局如今收縮到了湖南。而傳統品牌好利來的優勢市場在華北、東北,味多美集中在華北,兩者在南方的存在感都不高。
茶飲品牌能做到全國化,得益于產品相對統一,茶飲品牌只有果茶、奶茶、乳茶幾個核心品類。并且產品的做法、原材料也高度統一。因此,地域之間沒有明顯的口味差異,奠定了茶飲品牌全國化擴張的基礎。
反觀烘焙具有明顯的多樣化特征,烘焙不僅包含蛋糕、麻薯、月餅、酥餅面包等17個大類,即使同一類型的產品在不同地區所用的原材料、做法上也都有不同。以各地都有的月餅為例,京式月餅甜度適中,面皮由油、糖、面混在一起,皮面結構疏松,口感上更松軟。而蘇式則是用小麥粉、飴糖、水等制作酥皮,有人也將其稱為“酥式月餅”。
由此可見,飲食文化的差異,使各地形成了差異化明顯的特色糕點,并且產品的配料、輔料也具有很強的本地化特征。因此,從單一地區起家的烘焙企業可能會獲得地方認可,但很難走向全國。
甚至,對于大部分烘焙品牌而言,即使是局限區域,品牌也有很快的迭代速度?!昂姹盒袠I,每五年就會迎來一次洗牌。”這是鮑師傅創始人鮑才勝提到烘焙行業的“規律”。
企業迭代快是因為烘焙企業難以形成較強的品牌力。品牌強弱可以影響到購買頻率,有超7成的用戶每周都會至少購買一次奶茶,但只有約30%的用戶每周購買烘焙。
奶茶消費頻次高,具有很強的成癮性,不僅即時飲用的食用場景清晰,產品包含的茶葉、可卡因也都能刺激大腦,增加用戶對茶飲的消費欲望。
而烘焙產品并不具備成癮性。烘焙產品本身食用場景模糊,用戶如果當作休閑零食,飽腹感太強,當作主食,又沒有類似的飲食習慣。用戶對烘焙的新品嘗鮮需求強、但后續復購低。所以,很多烘焙品牌的增長依賴于爆款新品拉動,一旦產品創新停滯就很容易被淘汰。比如,紅極一時的徹思叔叔靠輕乳酪蛋糕崛起,但用戶失去新鮮感后,品牌也很快下場。
以此來看,關于烘焙賽道能不能跑出下一個喜茶?新老烘焙企業的發展軌跡已經給了答案。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海報出錯,喜茶設計師給跪了
下一篇:茶亭茶橋篇之“狀元茶” 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