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龍頭企業期望行業盡早規范發展
央廣網廈門3月31日消息(記者 王應武)“預制菜是一個趨勢,有很大市場,但是預制菜的概念還不明確、還沒有出臺統一的行業標準,國內同行很容易開打價格戰,價格戰下可能出現劣質產品擾亂市場和食品安全問題……”近日,央廣網記者就預制菜產業發展采訪廈門銀祥集團總裁蘇永裕時,他表達了對行業盡快規范發展的期待。
銀祥肉制品公司參加了3月28日在武漢開幕的中國食材電商節(銀祥公司供圖)
多方面因素催化預制菜產業快速發展
蘇永裕表示,其實食品行業很多年前就有在做預制菜,“這并不是一個增量的市場,‘預制菜’這個概念整合了一些原來就存在的食品業品類”。他認為,到目前“預制菜”概念尚不明確,比如在某個全國性的“預制菜十大品牌評選”中,將凍品、火鍋料等納入,可能不太準確,“預制菜是‘新瓶裝舊酒’,但不能什么都往里裝”。
蘇永裕介紹,銀祥涉足預制菜是從2017年開發兩款預制菜開始,廈門市要求從地方菜開發更多的廈門伴手禮,以更好地滿足旅游業和會展業的禮賓需求。經過半年多的技術攻關,銀祥推出了同安封肉和姜母鴨這兩款預制菜產品,沒想到在旅游市場頗受歡迎。
復熱后的姜母鴨預制菜(央廣網記者 王應武 攝)
廈門另一家食品龍頭企業古龍食品也在2021年正式進軍預制菜市場,推出了閩菜系列、家常菜系列、家宴系列預制菜產品。古龍做預制菜,著重在普通消費者覺得“好吃難做”的經典菜發力,并在2022年與閩菜大師聯手合作,開發出番茄牛腩、咖喱牛腩等預制菜單品,受到市場歡迎。
此外,廈門預制菜企業還有從下游餐飲業切入的,如臨家餐飲集團;主打速凍食品的上市公司安井食品,也在近年發力預制菜業務,去年實現了該業務大幅增長。廈門業內認為,人們工作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餐飲業對預包裝食材的需求趨勢,多方面因素催化了預制菜產業快速發展。預制菜行業的本質是餐飲業的工業化改造。
統一標準加強監管才能避免行業亂象
目前,國內不少省市都已在重視預制菜行業,各地紛紛建立預制菜產業園和預制菜行業協會,該領域的投資熱苗頭漸起。蘇永裕認為,預制菜行業的門檻“看起來很低”,這樣或有大量中小企業涌入,但其并不掌握先進的加工技術,并不具備品牌運營能力,加上商超渠道的競爭性介入,到后來就容易為了競爭開打價格戰。而預制菜產業本應該是消費升級的結果,滿足了消費者對餐食便捷和品質兩方面的更高要求。預制菜加工技術的科技含量、柔性量產和冷鏈配送等,對預制菜廠商都是不小的挑戰,盲目進入者很可能失敗,開打價格戰更與餐飲消費升級背道而馳。
他舉例,國內某O2O生鮮門店開業后,曾因一款預制菜的供貨糾紛,投訴某外資會員制商超“讓供應商二選一”而不向其供貨,其實是因為這家新渠道商隨意降價促銷,擾亂了此前商超和供應商定制化開發出的預制菜產品所形成的價格體系。“這是價格戰的一種苗頭?!睘榱舜騼r格戰,部分預制菜廠家可能壓縮成本而使用劣質食材,或者濫用添加劑以延長保質期,或者隨意參照同行給出保質期而實際無法達到,引發食品安全事故,損害消費者對整個預制菜行業的信任。
蘇永裕表示,以他對我國食品行業競爭的了解,很擔心未來會有一波預制菜行業的亂象;及時出臺國內統一的行業標準,并加強監管落實,才能避免預制菜行業亂象的爆發。
目前,國內各地方、各協會出臺了一些預制菜標準,包括預制菜細分品類的標準,有的還偏于風味、選材方面的標準,卻在食品安全這個最主要的方面沒有做出科學合理的規范。據悉,由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提出、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加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牽頭起草的《肉類菜肴加工技術規程》已在征求行業內意見,或將于年內出臺,將從頂層規范預制菜行業標準的完善。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