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煮葉,穿越唐宋明體驗“古法飲茶”【加盟】
“滂時浸俗,盛于國朝,兩都并荊俞間,以為比屋之飲”,這是陸羽《茶經》六之飲中,展現大唐盛世,“舉國之飲”、“比屋皆飲”的飲茶之勢的繁榮景象。大意為飲茶從神農氏開始流傳日廣,逐漸形成風氣,到了唐朝,飲茶之風非常盛行,在西安、洛陽東西兩個都城和江陵、重慶等地,更是家家戶戶飲茶。而這間“比屋之飲”如今就位于北京國貿商城北區,今年4月正式運營,是煮葉原國貿店的空間延展,打造為零售和空間于一體的復合門店。與以往店面不同的是,這間“比屋之飲”加入了唐煮、宋點、明泡的飲茶體驗,讓整個空間顯得更加靈動,將“茶”與品飲者發生關聯,更好地呈現一杯茶的魅力。
剛剛好的儀式感
唐煮· 宋點· 明泡體驗區
中國的茶演進史中,以唐、宋、明為三大分水嶺。
從唐代的“煮茶”到宋代的“點茶”,最終在明代時演變為現今被大眾所熟知的“泡茶”,在沖泡手法及器具上都有所不同。體驗區域的三大板塊,還原了唐代、宋代與明代的沖茶工藝,重拾流淌在歷史中的中國茶記憶?!氨任葜嫛?應當說是煮葉的2.0版本,創始人劉芳借由中國原葉茶,以飲為核心,逐步外延,期望將喝茶這件小事,能夠映射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從左至右依次為“唐煮”、“宋點”、“明泡”。唐煮和宋點的體驗,分為1人行88元,2人行128元,3人行168元;明泡體驗,根據所選茶類(金駿眉、鳳凰單樅、武夷巖茶等)的不同收費不等。體驗中,比屋之飲的“茶學士”通過對品飲流程、行茶器具、沖泡手法、對應講解相結合的方法,演繹古法制茶。在這里,體驗者與茶發生感官接觸,身臨其境感受古人的喝茶之趣,歷史和當下建立了一座隱形橋,讓傳統神秘的茶,在當代語境中感“剛剛好”的展現,讓“飲茶”有更很多的可能性,為每一位熱愛傳統文化的朋友提供了新的消費場景。體驗者可以選擇唐代陸羽的清飲煎茶法,也可嘗試明代的紫砂沖泡,還能欣賞、體驗宋代點茶全過程。穿越時空,你可以看到唐代主流的紫金釉盞、琉璃貼銀工藝的水承、火山巖外壁的電陶方爐;宋代的烏金盞、黛色大漆盞托、茶筅等;有明代泡茶中必不可少的老鐵壺、風爐、水盂……每一件器物的精心選擇和搭配,都充滿了東方美感,呈現出生動的飲茶體驗。如何“剛剛好”的呈現出體驗的儀式感,團隊不僅需要從概念構架、環境展現、器具傳達、沖泡體驗等多個維度來把控,每一環節的“度”都至關重要,最終呈現不能因體驗復雜而有間離感,也不能過于現代而失去儀式感。
延續“茶+間”的設計理念
支摘窗·竹桌·隔間,交相呼應
比屋之飲的空間營造,延續、貫穿了原研哉先生“間”的表達,以傳統原葉茶體驗和零售為中心,打造“余白”的空間,賦予喝茶一事更多的想象空間。開闊的支摘窗改良設計,兼具功能與實用,審美與溫度,營造出開放、包容、擁抱之態,區別于傳統茶館傳達出的距離感和高冷調性,讓“走近茶”變得更加輕松、簡單。
門面仿宋“支摘窗”的創新設計是整體形象中的最大亮點,在空間上實現了連接古今的時間紐帶。室內貨架、桌椅和地板延續淺色竹元素,以保持有分寸的距離感。以“間”為主體的設計理念,大量留白給予人更多想象空間,承襲著一貫對“余白”的堅持,期望通過空間的營造與經營,讓心靈可同時在此處得到沉淀與奔放。與以往相比,標準的商品貨架將“零售”這一概念凸顯,鏈接體驗區與探索區,將原葉產品細分為:風味煮、花草茶、口糧茶、冷泡茶、精品茶五個系列,試圖通過產品的風味、功能、級別等,為飲茶提供更多直觀的生活場景。據了解,這些貨架都可根據需求隨時移動,讓空間功能更加多元,以滿足定期主題分享活動的功能。
仔細探店,會發現有一處用相對私密的空間,這里可同時容納20人?!斑@間茶室將‘空間’與‘時間’充分利用,不僅可以定期組織制茶體驗課程、茶文化分享活動,還能成為家庭茶會、好友茶會、社群茶會,借由一杯茶來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此外,這樣獨立的空間還可定期推出茶文化類、理論類和實操性課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片段時間’付費學習?!眲⒎颊f,這里為忙碌的生活增添了更多情趣與風采,是商業區中的一縷靜隅。
樂在其中的探索
傳承·創新·發展中國傳統茶文化
煮葉的比屋之飲店在理念上有非常徹底的改變:以原葉茶為核心,塑造品牌,傳遞茶文化和價值觀,此外,將茶器、禮盒、周邊產品做零售化延展。煮葉的器包含紫砂、杯、盞、承等器物,由景德鎮大師監制,以承載中國茶的演進歷史為文化內涵。而探索區(Explore Teasure)則來自團隊走遍全國尋得的設計師選品,呈現煮葉與不同的茶器品牌、獨立設計師與匠人們的聯合作品,探索茶與器物的創新連接,兼具藝術與質感。劉芳表示,門店零售產品中,銷售最好的是商品茶,數量占比最高的是茶器。“商品茶和商品器的銷售占比是6:4,茶器是為了塑造消費場景,消費者買走商品茶后,在居家、辦公、旅途、出差的場景里,用什么方式喝茶?我們針對不同的場景,做了茶器選品?!眲⒎颊f。
唐煮· 宋點· 明泡的飲茶方式,呈現出茶的更多可能性,古人對茶的探索從未停止,且樂在其中。茶不斷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發揮著一片樹葉的巨大潛力。而比屋之飲探索區的呈現,則是站在當下視角,以更親切、更符合現代語言的方式讓消費者走近茶,進而開啟探索茶的潘多拉之盒,發現一片樹葉蘊含的巨大寶藏。中國人對“茶”是向往的,不分年齡、性別、地域。而茶的消費模式卻沒有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業態的創新永遠是零售業的主流,新的商業模型會隨時代需求而成長。以往茶館、茶莊、茶葉零售店的消費場景也許適應了當時的社會需求,而如今“新生活方式”的品牌打造理念,是目前許多品牌所走的方向。茶周刊記者認為“茶”更適合這樣的新業態,為消費者提供生活方式的提案,例如日本711、蔦屋書店、優衣庫,國內小米、全棉時代等。
恰如其分的表達
原葉·風味煮·調味飲,多元呈現
煮葉,創立于2015年,致力于為更多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茶飲服務,解決當代國人的飲茶場景,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茶文化的茶飲品牌。經過兩年籌備,2017年初煮葉在北京悠唐購物中心開啟首店,其余門店主要集中在北京、西安兩地;2019年6月,煮葉江蘇周莊店正式對外,與江南小鎮融為一體,讓“東方美學”有了新的闡釋和表達。
煮葉北京悠唐購物中心店。
煮葉的基礎茶飲主要分為三個系列:一是原葉茶,以傳統六大茶類的沖泡為主,采用標準化制作流程,以一壺一杯的方式,原汁原味的呈現出中國茶風味;二是風味煮,以各類花草茶和植物飲品煮制而成,傳遞健康理念;三是調味飲,類似當下流行的新式茶飲,以茶為基底進行更多元、豐富的調味,以口感與顏值打動平時很少飲茶的消費者。近年來,以原葉茶為基礎的“新茶飲”驟然崛起,成為年輕人彰顯個性的載體。而傳統手泡茶,似乎被貼上了“老陳”的標簽,許多傳統茶館被迫轉型。煮葉的出現,將兩者完美結合,不僅有傳統原葉泡飲茶,亦有花草和植物煮制而成的風味茶,更有年輕人喜愛的調味茶,為傳統茶館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借鑒。劉芳認為,有“五感”的線下社交才是有靈魂的,我們希望把一天中的碎片化時間做生活還原,將煮葉打造成為傳遞中國人生活方式的茶飲第三空間。對于中國傳統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煮葉是執著的。從東方美學的審美表達到傳統原葉茶的品飲創新,再到傳統文化的普及、復興,煮葉成為消費者心中對茶向往的起點,將構建茶、器、場的重新表達,真正從比屋之飲成為比屋之飲!
煮葉官網加盟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