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里的茶,沒了糖和奶就不好賣?
記者 | 盧奕貝
編輯 | 牙韓翔
奶茶品牌瘋狂的當下,茶成了配角。但如果剝離那些人們生理上就會天然為之吸引的糖和奶,讓一杯現場沖泡的純茶成為主角,能不能再誕生一個估值百億的獨角獸公司?
答案尚未得知,但純茶領域,正陸續涌現出不少新消費品牌。
2018年在深圳創立的純茶品牌teastone號稱店內售賣108種茶,雖然目前僅有4家門店,但在今年3月獲得了數千萬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來自中國臺灣的品牌京盛宇2018年在深圳開出內地首店,主打臺灣茶,目前已開出3家門店;創立于2015年的北京品牌煮葉TEASURE的產品線相對復雜,分原葉茶、調味飲、風味煮三類,但主打的仍是中式原葉茶,眼下已在北京、西安開出10余家門店。
這些品牌的共同特點是,它們都開在在熱門購物中心、商圈或創意社區里,店內會設置中央吧臺,點單、收銀、沖泡、出單都在這里完成,客人拿到手的是已經分離掉茶葉的茶湯,一人一壺或一杯,沒有額外的人會去打擾你的獨處或談話——它們像是喜茶和星巴克的結合版本,用第三空間賣茶。
“純茶有點類似精品咖啡的理念,”孫鵬杰是京盛宇的負責人,他對界面新聞說道:“我們都是手沖茶,用比較好的原材料茶葉,優選不同產地產區的茶葉,然后來提供一個無添加的、食材原本最自然的一個風味?!?/p>
孫鵬杰認為,相對咖啡而言,茶是清淡而沒有沖擊感的,“但喝完之后就整個人是非常舒服的。到了一定的年紀,你就開始追求這種舒服?!?/p>
京盛宇走小而精路線,產品SKU甚至在20個以內,減少客人的選擇困難,主推的多是阿里山烏龍、高山小葉種紅茶等來自中國臺灣不同產區產地的茶類,還會搭配鳳梨酥一同售賣;店鋪形態上也主打30平方米的小型店面,部分門店7成客人都是即買即走。
而tea’stone則更加努力向“還沒有到一定年紀”的消費者靠攏。
它在努力制造品牌記憶點和爆款,相較京盛宇,tea’stone用來盛純茶的器皿花樣更多,純茶之外的產品選擇也更多。
teastone的招牌產品是使用純茶冰飲現萃方式制作的“小香檳tXO”,把茶液裝進類似酒瓶的玻璃器皿里,客人自行倒入放有冰球的玻璃茶杯內飲用。每份茶飲會配上一張小卡片,寫明產品靈感、使用的茶葉,以及可能被品出的茶香。類似的還有具備綿密泡沫的“啤啤tea”系列、0糖0添加的“鹽邊乳茶”系列等等,都在外觀上便能讓人產生好奇。
而那些關于沖泡專業性和價值感則被拆解在整套服務體系的各個環節里。
就像制作一杯咖啡,teastone會將傳統炭火煮茶、紫砂壺手泡等沖泡方式標準化,并配合現代機器萃茶,在吧臺區直觀的向你展示沖泡一壺茶的整套流程;而來自中國臺灣的品牌京盛宇還會使用天平、試管、燒杯來進行稱茶、沖泡。
tea’stone也更重視空間體驗,試圖做“中國茶文化的現代化表達”。
例如tea’stone的深圳萬象天地店,以現代方式呈現出盛唐時期的建筑特點,門店吧臺除展示古代飲茶手法和場景外,還會設立一面類似中藥柜的茶葉展架,告訴客人有哪些茶葉可供挑選購買。對豐富元素的呈現,也要求店的面積小不了,tea’stone在深圳開出的4家直營店單店面積均在200-400平方米左右。
性價比也是純茶品牌走向大眾市場考量的重點。
teastone的產品單價在38元-168元之間,但核心單品售價則為38元-65元,也會有茶點、茶具、茶葉等產品進行銷售,而京盛宇的價格區間也大多在30-50元左右。這對習慣了星巴克、喜茶價位的都市人群來說不是一個太難接受的價位,相較于傳統茶葉店的模糊定價來說,也顯得更加簡單透明。
顯而易見,teastone和京盛宇都在通過標準化的產品、現代化的空間設計語言、小批量的消費,降低品茶門檻、消解距離感。
在喜茶、奈雪這類新式茶飲崛起以前,現泡純茶最普遍的零售模式是品茶和賣茶合一的茶葉店。它們的共同點是大多裝修古典,店里至少有一張帶有茶漬的桌子、喜歡用裝滿茶葉、茶餅的展架做背景墻,售賣著單價從百元至上萬、價格體系令人頭暈的茶葉,有些還會聘請身著旗袍的茶藝師來為客人沖泡,甚至能提供中餐、棋牌服務——毫無疑問,年輕人對這類場所是陌生的。
茶館零售長期以來做的是熟客生意,他們懂得品味普洱茶體系里的臺地茶、小數茶、古樹茶之分,也有足夠的經濟實力為這套復雜的定價體系買單。但茶館自帶的這些圈層隔離、知識壁壘、加上茶館自帶的“慢”體驗感,都與大眾消費市場需要的簡單、高效背道而馳。而一批品牌正試圖用現代化、連鎖化的方式,讓現泡純茶走向大眾。
“茶本身對中國人來講是承載了很多東西的,所以當現代人去消費它的時候,刻板印象可能就會認為,好像很傳統或者是很厚重或者是不高級等等,”左蓀是tea’stone的品牌負責人,她對界面新聞表示:“我們希望能展示傳統茶文化的當代表達,怎么用現代的這種美學去重新設計它,把它本質的東西傳達給現代的年輕人?!?/p>
而眼下在中國市場,大部分茶館與茶商都不具備年輕化消費升級的基因。
一方面是傳統茶館的商業模式本身就已經每況愈下。據《2019年度中國茶館生存與發展藍皮書》(以下簡稱“茶館藍皮書”)顯示, 目前中國多數茶館處于舉步維艱、盈利艱難的狀況。超7成的茶館綜合銷售毛利率不足40%,超過三成的受訪者反映,2019年茶館的凈利率不足20%。
中國茶業商學院執行副院長歐陽道坤曾公開表示,很多茶葉店、茶館的經營者,在面對一個單店經營時能夠做到盈利、生存得不錯,但是因為管理粗放、流程非標準化、上游供應鏈等原因,很難成為一個贏利的連鎖業態。
另一方面,具有能力的如大益茶、八馬茶業這類傳統茶商,也沒有動力去做年輕化升級。因為茶葉的利潤核心并不是零售,而是團購與送禮,甚至是炒茶葉期貨。
“茶在中華傳承了上千年,它是一個不輸咖啡的產品,最貴的茶遠遠比最貴的咖啡要貴得多。它的風味、它的特色其實也不是不能被年輕人接受,只是咖啡作為一個先行的舶來品率先占領了市場,而茶沒有去做這樣的革命?!睂O鵬杰說道。
盡管純茶新消費品牌為茶飲市場帶來了不同的可能性,但它們仍處于起步階段,能否在大規模連鎖化之后仍然保持品質、如何面對激烈的同質化競爭,還沒有得到驗證。
孫鵬杰告訴界面新聞,京盛宇30平方米的小型店面,以目前的運營狀況看基本一家店半年左右能回本,但“也是熬了這么多年,前面虧了很多”;teastone雖然萬象天地店開業三個月,月銷售額便能達到近150萬元,但界面新聞從知情人士處得知,teastone 4家店面,有3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于虧損狀態;而煮葉在過往報道里,也只會稱自己“基本所有門店實現盈利”。
孫鵬杰也承認,純茶是一個相對小眾的市場。
“像茶、咖啡這些產品,它其實是非剛需的,我沒有這些東西我也不會餓死,真正的消費升級不是說把末端的成本讓消費者去消化,而是在前端去控制好成本。我們把中間的這些利潤空間都讓給這個市場,然后用性價比極高的一個品質又能得到保障的一個原材料的產品,讓大家去認可?!睂O鵬杰說。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預制菜已熱 連云港如何掘金
下一篇:隔夜菜似砒霜?一項實驗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