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入口-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中國冷鏈物流網

鮮美來洗刷“泥腿子”,強行包裝“預制菜”

時間:2023-04-01 08:31:53來源:food欄目:餐飲美食新聞 閱讀:

 

在上交所門前躊躇不前的鮮美來,缺少的正是一個像“預制菜”這樣顯眼的標簽。

有了這個標簽,公司可以從一家資本市場談之色變的農林牧漁企業,搖身一變成為預制菜概念股,也不管是否名副其實。

公司確實從近年大火的預制菜概念中尋找到了新商機,以深加工替換原來的水產粗加工業務,通過培育“第二曲線”,提升盈利能力、突破業績瓶頸。

但是,從拿到標簽,但最終完全變身,還是需要相當長時間的投入和等待。

包裝成預制菜?

近日,鮮美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鮮美來”)更新IPO招股書,繼續向上交所主板上市發起沖擊。

公司主營業務為水產品,主要產品包括蝦滑、蝦仁、生魚片,但其在招股書中給自己的核心定位是——預制菜。

為什么?公司想要盡力洗掉農林牧漁的標簽。

2006年,浙江溫嶺人郭海濱在廣西北海創立鮮美來,依托近海便利迅速發展。在此之前,其父郭定棋,通過河南鄭州的水產生意起家,之后,郭家的業務拓展至遼寧沈陽、山西晉城、山東濟南等地。

鮮美來2010年進駐永輝超市,2013年與沃爾瑪簽訂全國統采戰略合作,2017年進入盒馬和京東渠道,成為水產市場標準化的領軍企業。

在水產市場摸爬滾打數十年,農林牧漁公司的上市難度,郭海濱不可能不知道。上下游交易不規范,財務監管難,業務不可控因素甚多……

A股歷史上最“知名”的幾次財務造假事件,藍田股份、獐子島(002069.SZ)、康美藥業等,幾乎都是與農林牧漁有關。

事實上,即便到現在,鮮美來財務上的不合規問題,仍然是不勝枚舉。比如說,公司直到去年還存在近億元的第三方收款,現金收款常年過億居高不下,給公司的業務真實性蒙上了一層陰影。

清洗農林牧漁底色,貼上高大上的熱門標簽預制菜,能夠粉飾鮮美來上市時的賣相——畢竟,IPO就是一次面向二級市場的推銷過程。

去年以來,預制菜成為A股最炙手可熱的概念之一。幾輪爆炒下來,新上市的預制菜專業戶味知香(605089.SH)、千味央廚等,餐飲公司轉型預制菜的同慶樓(605108.SH)、廣州酒家、福成股份等,輪番漲停。

但是,這些公司是確確實實有預制菜業務。鮮美來呢?九成以上的收入來自蝦滑、蝦仁、生魚片三大產品,你買回去還得自己烹飪成菜,頂多算是擁有預制菜的核心原材料。

無論是出于什么角度,預制菜的概念都不應該無限擴大。所以,鮮美來很難進入這個板塊的核心范疇,本質上就是一家水產粗加工的食品工業企業。

業務亟待升級

雖然目前鮮美來的主業離預制菜還差了十萬八千里,但看得出來,公司正在向這個方向努力,可以稱之為行業預備隊員。

這與公司自身的業務危機有關。

鮮美來目前的核心業務,就是采購對蝦、巴沙魚、鱈魚、帶魚等原材料,簡單加工成蝦仁、蝦滑、生魚片等產品。

這種粗加工的商業模式,公司業務發展受制于上游,很大一部分成本是原材料采購,盈利空間有限。

2019年-2021年,鮮美來采購的直接材料分別為5.80億元、5.10億元、5.89億元,在主營業務成本中的占比分別為81.20%、77.14%、80.11%。

再加上外購成本、制造費用等,導致公司毛利率分別僅為21.08%、23.51%和20.76%,不僅呈現下降趨勢,還低于行業整體水平。

最近3年,鮮美來營業收入分別為9.11億元、8.50億元、9.1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976.64萬元、9025.57萬元、8110.77萬元。

去年,公司營業收入實現增長,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但增長問題一直存在;業績下降10.14%,主要原因為KA渠道受生鮮電商和社區團購等新零售渠道的沖擊,以及社保減免和稅收優惠的取消。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分別為7927.09萬元、5310.46萬元、-2331.68萬元,連年下降直至去年錄得負值。

2019年末-2021年末,鮮美來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2.49億元、2.94億元、3.68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為62.10%、67.54%和64.10%。因為公司存貨的特殊性,推高了管理成本,提高了計提跌價準備的可能性。

同期,公司應收賬款規模分別為7745.88萬元、4776.87萬元和1.06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9.28%、10.97%和18.41%。

最近3年,鮮美來計提的存貨跌價損失和應收賬款壞賬損失合計都達到數百萬元。

增長瓶頸,盈利壓力,運營效率,都倒逼公司不得不考慮業務轉型升級,從水產粗加工進入到深加工領域。

比如說,以前公司賣的是鱈魚片,或者鱈魚蝦滑,去年年底,公司推出了鱈魚小酥肉,買回家用空氣炸鍋,幾分鐘后就可以直接吃。

鮮美來一邊以現有資源加強研發,同時也在IPO募資中對預制菜相關業務做出重點規劃,希望將預制菜培育成公司水產業務之外的“第二曲線”。

但是,公司僅有12名研發人員,前幾年的研發投入不過幾十萬元,直到去年才增加至百萬元,在目前同質化嚴重的預制菜江湖,能否推陳出新?

雖然預制菜市場增長迅猛且未來市場可期,但是,競爭已經呈現出白熱化趨勢。除了一眾上市公司,還有西貝賈國龍以及沒落的“賽道之王”陸正耀,爭相布局。

鮮美來的優勢就是擁有核心原材料,上下游相結合的打法,能否幫助公司建立護城河?(斑馬消費 沈庹)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哪些茶葉適合煮著喝?不要再浪費你的茶葉了!

下一篇:銷量再翻番,京東生鮮加入預制菜大戰

相關推薦
  • 新春將至,鍋圈食匯預制菜持續升溫
  • 餐飲怎么做?難做?沒搞懂這5點,千萬別做餐飲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