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行業數據揭秘:河北新增企業最多,電商購買占比62.3%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元。由于行業標準、冷鏈技術的不斷完善與進步,將助力企業高質量標準化作業,為預制菜的流通保駕護航,促使企業打造出大品牌,大單品。
頭圖來源:攝圖網1
市場規模逐年增長
2022年將達4196億元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元。預制菜有效地降低了餐廳運營成本,且緩解了疫情期間堂食減少的損失,吸引了各大連鎖餐飲品牌入行布局。
2
企業注冊數量增多
河北757家位列第一
隨著預制菜發展政策的頒布,各地企業也相繼跟進。數據顯示,2022年共2799家預制菜企業注冊,其中河北省企業注冊量為757家,位列第一,廣東省也緊隨其后,企業注冊量為377家。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B端市場,疫情期間預制菜需求量激增,各省份預制菜相關企業注冊量隨之增多,市場發展潛力逐步釋放。但參與者的增多,將進一步加劇行業的競爭。
3
C端賽道加熱
電商渠道成新增長點
隨著預制菜的持續走熱,其“免洗、免切、免調料”受到消費者青睞,平臺成企業的新增長點,預制菜的未來走向可見一斑。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電商平臺覆蓋的預制菜品類不斷拓寬,消費者線上消費習慣日趨養成。62.3%的消費者在電商平臺購買預制菜,其次是超市和便利店。從各平臺數據來看,在春節、國慶等節假日期間,預制菜銷量會出現明顯增長,反映出預制菜消費存在一定的節日屬性。
4
豬肚雞、酸菜魚、小龍蝦成爆品
在疫情和“懶人經濟”催化下,預制菜加速進入零售市場,為更多消費者所熟知。隨著健康養生風氣的風靡,豬肚雞逐漸成為了預制菜品類中的新晉流量;酸菜魚作為預制菜里的標桿單品,全年都有銷售基礎,轉化率一直非常穩定;小龍蝦預制菜加熱即食,無需前期處理,消費場景的多元化使之成為今年的爆品。
5
搶抓萬億風口
廣東、山東產業園數量領先
繼預制菜迎來政策發布小高潮之后,各地相繼發出對預制菜產業園區的規劃。產業園區遍地開花,僅僅在廣東,已知的預制菜產業園就有11個。2022年5月,廣東肇慶市啟動建設7000畝的粵港澳大灣區(肇慶高要)預制菜產業園,建設“八大中心”和“六大功能區”,并明確以肉類深加工和水產深加工為園區主導產業。在全國范圍內,除了廣東,山東也是大力發展預制菜的省份之一,在濰坊、濟南、淄博、德州都有預制菜產業園。
iiMedia Ranking(艾媒金榜)數據顯示,廣東、山東、上海、河南、福建、江蘇、安徽、四川、浙江、內蒙古2022年第三季度預制菜產業發展指數位列全國前十。其中,廣東、山東、上海分別以94.97 、91.28 、85.64 的產業指數位列前三,蟬聯全國各省預制菜產業發展水平排行榜前三名。廣東省預制菜產業實力雄厚,企業數量超6000家,擁有國聯水產、廣州酒家等知名企業。同時,格力電器、格蘭仕兩個家電巨頭也在布局預制菜產業。預制菜行業萬億級市場空間已展開,而預制菜行業要想實現長遠健康發展,必須加強標準化工作,用標準鋪路。
6
超九成消費者形成每周購買預制菜的習慣
調研數據顯示,每周購買預制菜品1-2次的消費者占48.4%,每周都購買預制菜的消費者占比達90.9%。價格方面,消費者單次消費21-30元占比最多,其次是31-40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超九成消費者已經形成每周購買預制菜品的習慣,消費者對預制菜需求量大,市場將進一步擴容。
7
家庭用餐和朋友聚餐是主要消費場景
調研數據顯示,預制菜在家庭用餐和朋友聚餐的消費場景占比較高,分別為71.8%和47.7%。消費者消費預制菜消費菜式里蔬菜類居多,占比達63.1%。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預制菜的真正受眾是家庭,而家庭用餐和朋友聚餐作為主要的消費場景,商家可調整產品結構滿足消費者需求,在套餐和搭配上下功夫。
8
2022年中國預制菜品牌百強榜公布
聰廚位列第一
本次上榜的品牌中,有17%來自上海,14%來自廣東,13%來自北京。上榜品牌數量較多的地區普遍為沿海地區,這些地區的企業更有經營優勢,而他們的優勢得益于開明的對外貿易政策和優越的地理交通位置,同時,也能進一步推動國內預制菜出海的步伐。
本文轉載自艾媒報告中心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影響222之商超便利店|全力保供、增備貨量,入局預制菜賽道
下一篇:山東肥城預制菜一年賣出1.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