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菓》想表達的是什么?
事先聲明,我沒看過小說,只是單從動漫的角度來說。
冰菓的主角實際上只有一個,主題也只有一個。其它的人設,劇情元素都是為這一個人,一個主題服務的。
《冰菓》講述的不是推理,不是戀愛;而是一段經歷,一段成長;是一個少年經歷一系列事件,由“灰色”染成“玫瑰色”的成長。關谷純留下的“冰菓”是一個契機,是展開一系列后續故事的契機。“冰菓”二子所傳達的含義,不僅僅只是“就是要變得堅強,如果活得很軟弱的話,終有一天,就連悲鳴都無法發出,活得如行尸走肉一般”這樣對自己過去的吶喊,“冰菓”要傳達的含義是不要屈服,不要逃避;是告訴奉太郎不要屈服于自我意識中的“節能主義”,不要屈服于“灰色的青春”,不要逃避“玫瑰色的浸染”,不要逃避自己的成長。由此,奉太郎漸漸開始發出屬他自己的吶喊,吶喊著尋找屬于他自己“玫瑰色”的生活,后面的劇情也由此展開。
面對“女帝”入須學姐的“你是特殊的有才能的人”的夸獎,奉太郎表現出的積極性正是急于找到“玫瑰色”的表象,他以為“才能”便是自己打開“玫瑰色”生活的鑰匙。而得知自己被利用而感到生氣的同時,他對自己的“才能”開始質疑。質疑“才能”是否真的就是自己需要的那把鑰匙。“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自知之明”但是此時的奉太郎卻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緊接著,“十文字”事件發生了。里志的“期待”也讓奉太郎明白,自己是個擁有“才能”的人,是“特殊的”。奉太郎用自己出色的“才能”,找到了“十文字君”。放學后與“十文字君”田名邊的交談,讓奉太郎知道,“才能”不是自己尋找的東西。天才們的隨性會傷害到周圍的人,正如之前入須學姐說說的一樣,“有能力者的不自覺,是對無能力者的諷刺”,陸山會長的隨性,在無意間傷害了身為普通人的田名邊。這樣的自我隨性,是不成熟的。
“十文字”事件肯定了奉太郎的才能,而之后的“手工巧克力”事件,是奉太郎真正走向成熟的引子。如同陸山會長一樣,里志執著于“不執著”的隨性,這樣“依照心情做事”的生活狀態,讓他自己活得自由,活得快樂。但面對摩耶花告白,面對自己對摩耶花的感情,里志意識到不能像原來一樣隨性而為,而是要正視、尊重對方。但這便意味著要放棄自己長久以來執著的隨性。兩種矛盾的心理讓里志糾結,也是這樣的矛盾心里促使了里志和摩耶花關系一直處于曖昧狀態。里志的內心希望自己成長,變得成熟,但是對摩耶花的正視,讓他感到害怕,害怕自己變回原來那個,計較輸贏的幼稚的自己,讓他意識到了自己不夠成熟,意識到現在的自己無法回應摩耶花的告白。出于這樣的心里,里志制造了“手工巧克力”事件,以此來逃避。但在不經意間,他傷害了關心著他和摩耶花的千反田。里志不知道自己接受摩耶花后會變成什么樣,內心害怕的同時還有著期待,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他并不希望因為他的隨性和逃避,而傷害到身邊的人。于是,里志選擇正視自己,選擇正視摩耶花的感情,選擇改變那個隨性的自己,選擇讓自己更加成熟。
最終話的奉太郎,也遇到了和里志相同的矛盾心里,自己對千反田的感情是十分明確的喜歡。但是,聽過千反田“十年當下”的名言,又看到她處理突發事件的冷靜、果斷后,他捫心自問,“這是千反田吧?”現在的自己可以接受這份感情嗎?相較千反田的成熟,自己顯然是青澀稚嫩的,他明白,現在的他還不夠成熟。雖然“你放棄的宏觀經營策略部分,由我來接手如何?”這句話是他最想說出來的話,也是觀眾想要在聽到的回答,但是這句話不僅僅只是相愛的約定,還有相守的責任。而奉太郎還沒有能承擔起這份沉甸甸責任的覺悟。此時,他明白了里志當時的心情。面對千反田含蓄的深情告白,他給出了和里志如出一轍的回答“開始變冷了呢”。千反田在驚訝片刻之后,心照不宣的給出了回應“不,已經是春天了?!?.. ...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