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店掃碼點餐侵犯消費者個人信息案
不會用智能手機,要求使用傳統的紙質菜單點餐,服務人員嫌他太慢不方便,遂到另外一桌去服務,認為自己受到了消費歧視,并侵犯了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權。
接到投訴后,市局消保科立即前往該火鍋店進行調查核實。在調查中,該火鍋店表示,大多數消費者樂于采取掃碼點餐方式,因為掃碼點餐圖文并茂、價格明晰、菜品隨時調整更新、使用方便快捷。對不使用智能手機的消費者依然采取紙質菜單方式點餐,但速度較慢,認為自身并沒有歧視消費者的故意行為。執法人員現場調閱了紙質菜單,發現該菜單使用時間較長,菜單上許多菜品在當天的廚房、庫房里并無準備,而廚房里預備的菜品,在紙質菜單中也沒體現。如果使用該紙質菜單,客觀上限制了消費者對商品服務的自由選擇。執法人員進一步調閱火鍋點用于掃碼點餐的電腦服務終端,顯示消費者在使用手機掃碼后,該點餐系統不僅獲取了消費者網名、電話號碼,還要求獲取消費者的實名、位置信息、注冊地址、通訊錄、相冊等個人敏感信息,涉嫌未經消費者許可,過度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侵權行為。消保科根據掌握的書證、掃碼點餐錄屏、短信截圖等證據材料,認為該火鍋店違背消費者意愿,涉嫌侵犯消費者個人信息,經研究決定立案調查。
經查,該火鍋店與四川一家網絡公司簽約,使用其研發的掃碼點餐系統開展餐飲服務,網絡公司負責安裝調試、維護點餐系統,火鍋店按年度向該網絡公司支付服務費用。消費者在火鍋店掃碼點餐過程中,自己的網名、注冊信息、實名、電話號碼、地址的個人信息,均被網絡公司后臺獲取,這些大量的消費者個人信息是如何被保管、如何使用、如何采取脫敏處理、如何采取保護措施等等要害問題,火鍋店不僅不知曉,更沒有任何安全意識和防范措施。經消??萍s談該網絡公司負責人,告知其過度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涉嫌違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時,該網絡公司表示存在管理漏洞,立即著手修改程序,對消費者個人信息進行脫敏處理,在服務終端及單據小票上,對消費者姓名、電話號碼的主體部分和號段,采取星號隱去處理,并加強對所收集的個人信息保護措施,確保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不被非法使用。
該火鍋店和網絡公司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九條: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該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實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消費者同意。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公開其收集,使用規則,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約定收集、使用信息之規定,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新的消費模式必然出現新的消費糾紛。近年來就餐時被要求掃碼點餐,的確給消費者提供了極大地便利。但是消費者有時卻也很無奈,明明就是吃了一頓飯,手機點了個菜,自己的手機上就莫名出現一些小程序、公眾號,這倒也不算大事。但如果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一個餐飲點、網絡公司通過一頓飯,獲取了諸如手機號、生日、姓名、通訊錄、相冊等與餐飲消費無關信息,侵犯了個人信息安全時,您一定不會認為這是小事。在2021年,中國消費者協會曾就“掃碼點餐”的問題在官網發文。中消協認為,新技術應用不應成為限制消費者權利的工具,不應成為攫取消費者個人信息的借口,更不應成為阻礙大眾消費的壁壘。中消協指出,首先“掃碼點餐”不應成為“單選題”,要警惕“消費便利”變成“消費煩惱”。中消協對此發表了以下觀點:一是僅提供“掃碼點餐”涉嫌過度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二是僅提供“掃碼點餐”侵害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三是不提供現場菜單有損消費者的知情權;四是新技術應用不應成為特殊消費群體的消費阻礙。二維碼、小程序、公眾號這些原本為了便民產生的工具,不能成為一些商家過度宣傳營銷的手段。消費者如在日常消費當中遇到強制掃碼關注,權利受到損害的情況,可以及時撥打12315向相關部門求助,保護自己應有的權利。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