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必備!火鍋好吃的關鍵原來是它......
近日,中國不少地方都出現了大范圍雨雪天氣,這個冬天開始“凍”真格了!
陜西西安民眾迎接降雪 王曉凱 攝
這種天氣下,只有一頓火鍋,才能溫暖我們從內到外都被寒風刺痛的心了!
說到這,不得不羨慕一下四川的朋友們,因為正宗的四川火鍋,可是一種神奇的存在。
咕嘟嘟的一鍋紅油,讓冰冷的眼鏡瞬間蒙上一層白~
這幅畫面,瞬間點燃了無數吃貨寶寶們的心!
當然了,知其“燃”還要知其所以“燃”,為啥四川火鍋會成為大家冬天聚餐的不二選擇?
四川火鍋的獨特之處,以七字概括就是:麻、辣、燙、鮮、便、樂、養。
有著“蜀中第一儒廚”美稱的川菜大師張中尤認為,“火鍋”一詞即是炊具、盛具的名稱,還是技法、“吃”法與炊具、盛具的統一,表現了中國飲食之道蘊含的和諧性。
全川久經不衰的火鍋市場還造就了妙趣橫生的火鍋文化,成都人形象地稱火鍋為“熱盆景”,紅湯為紅景,白湯為白景,一紅一白為鴛鴦景。
另外,火鍋還派生了串串香、麻辣燙、缽缽雞等另類形式。四川火鍋以它的辣而不燥、麻而不烈、風味厚重、久食不膩紅遍全國各地,乃至海外。
四川火鍋大約出現在明末清初,發源于長江之濱——酒城瀘州的小米灘。炊具僅一瓦罐,罐中盛水(湯),加以各種蔬菜,再添加辣椒、花椒祛濕。
被譽為巴蜀鬼才的魏明倫不僅是位著作頗豐的劇作家,還是一位美食家,他曾為四川火鍋寫下富含哲理的五言詩:“火鍋如大海,汲取千方味。文藝如林莽,寬容白鳥飛。”
詩文把四川火鍋獨有的特色——包含性寫絕了!
火鍋竟能這樣精致!原來的都白吃了......
吃過四川火鍋的人都會發現,從火鍋底料到食材的精挑細選,這些無不透露出那些“好吃嘴”們對美食的精益求精。
青筍去皮,再刨成晶瑩剔透的青筍片,盈盈一夾,薄脆爽口;鮮蝦去殼,通過上千次地摔打,制成蝦滑,鮮甜彈牙……
在四川,你經常會發現,一大盤食物端上來,盤子內往往還會配上兩朵小花。
簡簡單單的食物,就這樣在四川火鍋面前變得精致起來。
千層肚、牛肉、肥羊、蝦滑、丸子……
當一個個“火鍋標配”下鍋,食客的心就隨著食物的沉浮起起落落。
吃火鍋的時候,大家會聊家人,聊工作,嬉笑怒罵,但最常見的對話還是:
“那個好沒有,可以吃了不?”
“還沒好,你先吃其他的!”
“來!你喜歡吃這個,給你!”
不需要多么深刻的語言,朋友間的友誼就在這樣簡單的對話中得到升華。
等菜的間隙,還可以嘗嘗糍粑、油炸酥肉、紅糖鍋盔等特色小吃,夏天的話再配一碗冰粉兒,簡直完美!
原來火鍋的真正靈魂,竟然是它!
對于出門在外的四川人,能夠在異國他鄉吃上一口正宗的火鍋,絕對能讓他們瞬間淚流滿面!
相比于涮鍋的清淡,以麻,辣,鮮,香著稱的四川火鍋,配上特有的香油碟子,加上蔥花、香菜、蒜泥、蠔油等,這才叫吃火鍋!
不過,四川火鍋的靈魂,還在于它的底料。最近,不是有一首歌唱得還挺火嘛——
“我吃火鍋你吃火鍋底料…”
說到底,這縷火鍋“靈魂”味道的好壞關鍵在于選料。香料的配比,火候的掌握,都是對一個掌勺師傅的考驗。
干紅辣椒剪開、去籽,加入沸水熬煮并瀝干;再把菜籽油煉制至八九成熱,放入牛油燒至融化,接著放入蔥姜蒜翻炒、煎炸至水分瀝干,再放入瀝干的干紅辣椒翻炒。
接著放入郫縣豆瓣煎炸翻炒,隨后放入八角、草果等香料,直到炒出香氣,就可以關火蓋燜至冷卻。
火鍋底料的炒制是每個炒料師傅的獨門秘籍,是招牌,也是傳家的寶貝。
不過,目前還堅持自己炒料的師傅已經很少了。
現在,許多火鍋店選用工廠統一炒料,再分送至每家門店,這樣既能保證口味的一致性,也能保證統一管理。
怎么樣,這一張張“紅紅火火恍恍惚惚”的畫面,有沒有讓你覺得渾身暖洋洋?
趕快約上好友狠狠吃一頓,感受一下四川火鍋的麻辣鮮香吧!
攝影:王磊
作者:廖雪芝
編輯:趙一凡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微波爐大王格蘭仕發力預制菜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