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趨勢,看創新、產品、風味如何破局餐飲、食材行業?2023良之隆展會特輯
3月28-30日,來自不同省份的企業、經銷商以及各行業的風云人物齊聚武漢,共同參加2023良之隆食材展。
面對日益變化的市場需求和大環境,我們又該如何破局?這次展會上,又有哪些趨勢值得我們關注?
供應鏈企業的機會在哪里
食品加工與餐飲行業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兩者該如何把握趨勢共謀發展,變得尤為緊迫與重要。
Part.1
轉向餐飲思維
以往,餐飲的上游企業,如食材、調料等企業都是按計劃生產:你要什么東西,我就供應什么。
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供應鏈企業已經逐步轉向餐飲思維:比連鎖餐飲更早洞察消費需求,指引、配合連鎖餐飲研發菜品。
同樣,在“2023中國餐飲產業峰會”上,千味央廚董事長孫劍指出,當下,供應鏈企業需要更加深入洞察餐飲領域的需求,找到合適自己的路線,不斷提升解決方案與客戶需求的匹配度。這樣一來,伴隨餐飲這個巨量市場的蓬勃發展,供應鏈企業自然會獲得增長。
Part.2
發力特色產品
疫情三年,老百姓的口袋開始吃緊,餐飲行業也在大洗牌中,高客單價的產品很難被消費,千篇一律的菜品也讓消費者產生了疲勞感。
而在“2023中國餐飲產業峰會”上,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表示,當前餐飲企業創新很難,但即便壓力很大,也不能看別人做什么火就去跟風。在他看來,創新要結合自身長處,讓自身與創新的能力相協調、適應,這樣餐廳經營才能長久。
的確,餐飲行業是一個很卷的市場,而供應鏈企業能夠做的是:結合餐飲品牌,研發出更適合他們的特色產品,而不是做千篇一律的產品。
要說這兩年,餐飲中什么品類最有機會,肥腸一定榜上有名。一方面是全國人民對肥腸的接受度高,如四川江油肥腸、山東九轉大腸、廣東豬腸脹糯米、西安葫蘆頭、上海草頭圈子等,肥腸的應用也很多樣。
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肥腸產品的應用場景廣泛,據全國川渝火鍋、中餐、中快、燒烤等門店測算,肥腸單月容量為8890噸。
龍大美食肥腸系列:搭配菜品,把應用多走一步
例如龍大美食帶來的肥腸系列,在產品研發上就充分考慮了消費者的喜愛與需求,將肥腸與其他菜品進行搭配,替餐飲企業多想一步,將肥腸的開發和應用做得更好。
其中最有特色的還是肥腸愛上魚這款產品,將肥腸與嚴選優質黑魚搭配,融合魚片的嫩滑鮮美和肥腸的軟糯脆韌。
酸菜肥腸則優選小葉芥菜,匠心發酵而成,以肥腸的香醇肥糯混合酸菜的爽脆鮮嫩,打開味蕾新體驗。
新希望美好食品肥腸系列:“大廚+”、“研發+”和“市場+”三位一體的產品創新模式
借助打造爆品美好農家小酥肉的經驗,新希望美好食品采用“大廚+”、“研發+”和“市場+”三位一體的產品創新模式,推出了肥腸系列產品。
新希望美好食品也在展會期間正式發布了《美好肥腸標準手冊》,其中“四維圖譜”從視覺、嗅覺、觸覺和味覺四個感官維度,對肥腸的質量判斷提供了量化的指標,為肥腸品類在原料篩選、加工、儲存各個環節的標準化生產提供了可能。
胖嘟嘟食品:肥腸系列產品直供鍋圈食匯
在鍋圈食匯投資的澄明食品工業園里,也出現了肥腸板塊的布局(胖嘟嘟食品)。
胖嘟嘟食品出品的肥腸系列產品,自有原料渠道來自雙匯、牧原等上市公司,原料質量有保障,產品直供鍋圈食匯、盒馬、綠茶等知名餐飲連鎖及大中型商超,市場接受度高。
越復雜和簡單的產品
越有競爭力
參加良之隆,除了人多,還有一個很直觀的感受:越復雜和簡單的產品越有競爭力。
復雜指的是產品的創新和應用上更有亮點,簡單則是指0添加、健康。
這里舉一個良之隆展會上的例子:響鈴卷,第一食品資訊也認為它具有成為超級爆品的潛質。
Part.3
餐飲+速食,更豐富的應用場景
一方面,響鈴卷可以應用的場景有很多,火鍋、串串、冒菜、麻辣燙、各種粉面的配菜;另一方面,響鈴卷還可以作為方便速食的配料包,而目前已經有一些速食品牌在這樣做了。
此外,響鈴卷還可以面向C端消費者進行銷售,目前各大商超和電商平臺上,都能找到響鈴卷的產品。消費者自己在家也能輕松食用,畢竟燙幾秒就好。
Part.4
比餐飲快一步,響鈴卷+萬物
而除了豐富的應用場景以外,我們在良之隆食材展的現場也發現各種各樣的響鈴卷。
究其原因,是因為普通的響鈴卷滿足不了餐企的需求,供應鏈企業在調研消費需求后,推出了響鈴卷+萬物,再推給餐企。
例如尚古堂的海苔響鈴卷,不僅在簡單的響鈴卷中加上了海苔,使得口感更脆,層次感更加豐富。
除此以外,我們在展會上還看到了響鈴卷+芝士、響鈴卷+三絲、響鈴卷+蝦仁......為什么會出現響鈴卷+萬物的情況呢?
一位食材企業的區域經理告訴我們:
“我們在給餐飲推產品的時候,他們就覺得響鈴卷太普通了,誰家的都可以。然后我們開會說賣不動,老板就找研發的人,研發就推了這個芝士響鈴卷,一下子就好賣多了,今天(3月28日)都有十幾家客戶簽單了。”
Part.5
大量產品已實現健康、0添加
此外,我們也發現不少餐飲企業和供應鏈企業都很注重健康、安全。
“0添加”、“除了大豆和水,其他沒有了”、“鎖鮮”、“低油”、“非轉基因”等賣點都清晰地印在產品包裝和現場噴繪上。
大龍燚董事長柳鷙在接受第一食品資訊采訪時也表示:
“主流還是重口味:麻辣、番茄、菌湯,今年藤椒口味比較多。
此外,0添加肯定是一個大趨勢,我們正在做0添加的底料,產品已經出來了,糖酒會上會推出新品。而大龍燚toB的底料產品已經做到0添加了,配料表很干凈。”
Part.6
引導餐飲企業做新品研發和推廣
而除了響鈴卷這一單品以外,還有很多產品在研發之初就充分考慮到市場需求,例如愛廚易推出的螺螄粉風味燒烤蘸料,荷仙集團推出的咸蛋黃芝士藕合。
越來越多的供應鏈企業開始轉向餐飲思維:先去洞察消費需求,站在用戶的角度去研發新品。一些做得好的企業,已經從被動的身份,轉變為引導餐飲企業做新品研發和推廣。
這類企業和餐企的合作往往更加緊密,已經從簡單地供食材,轉變為提供消費洞察、新品研發、賣點提煉、應用場景拓展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在競爭加劇當下,這類企業無疑將擁有更強的競爭力,也更難被客戶替換掉。
地方特色餐企做C端預制菜
預制菜火,那是肯定的。
Part.7
警惕!預制菜盲目跟風
我們在展會上發現了一個怪像:部分企業盲目跟風,大舉進入預制菜賽道。
參考此前爆火的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等自熱產品,我們始終認為預制菜雖然是一個不錯的賽道,但一定要慎入。
同樣,在米小福未來食品-成都?有限公司的王德智看來:
“進入廠家太多,競爭加大,會有大批廠家出局,內卷或者是大洗牌馬上到來。而出局的廠家大多會是沒有明確自己優勢產品的,什么都想做,但做了也沒優勢。
企業的研發方向,應該是制作難度相對較高的,費時費力的產品,這類產品市場需求更大?!?/strong>
因此,企業需要想好自己有什么優勢,到底做什么產品。
例如國聯水產集團旗下預制菜品牌小霸龍,在本次展會上帶來了全新升級的超級大單品調味小龍蝦系列。
小龍蝦作為季節性大爆品,曾是疫情下餐飲復蘇的救命稻草,也出現了小龍蝦+萬物的火爆場面。
對于小龍蝦,消費者最關注的還是肉質是否安全健康、飽滿緊實,味道是否誘人。
小霸龍旗下的龍蝦來自洪湖、洞庭湖萬畝稻田,是院士精心養殖,蝦肉大顆飽滿,綠色健康;先油炸,再熬制,鎖住水分;液氮鎖鮮技術,保證小龍蝦肉質鮮嫩,如活蝦烹制;大廚創新配方,秘制調味滿足挑剔的嘴。
Part.8
地方特色餐企做C端預制菜
但我們也發現了另一個現象:地方特色餐飲企業開始大面積進軍食品加工,做起了C端預制菜的生意。
例如肖記公安牛肉魚雜、同慶樓、成都賴湯圓等。他們在拓展門店的同時,也在進軍食品加工行業,一般來說是自建或者和自身的供應鏈企業達成合作,將自家的爆款產品加工為預制菜并在C端進行銷售。
這類企業往往帶有地方老字號、非遺傳承這類標簽,是當地人和游客喜愛的對象,除了滿足消費者自用以外,也具有一定的伴手禮屬性。
因為有門店的加持,地方特色餐企在產品打造上并沒有什么難點,只需要復制門店爆款就好了。這類企業的預制菜產品往往SKU并不多,只有少數幾樣,但效果會更好。
例如賴湯圓就備受客戶青睞,有專程來訪的老客戶,有慕名而來的新客戶,也有被產品吸引住的參展代表……展臺前人頭攢動,各類特色小吃剛一出鍋就引來眾多餐飲老板和經銷商的品嘗。
熊貓湯圓特色可愛、紅糖鍋盔松軟香甜、爆漿糍粑酥脆軟糯、糯米燒麥咸香油潤、干拌抄手川味十足......
“小吃”雖“小”,但它是一座城市平民化的幸福所在,也是一座城市與人們親近的最直白的表達。在這場巨大的美食盛宴中,賴湯圓帶來的成都特色小吃,讓五湖四海的朋友都嘗到了遠在千里之外的成都味道。
警惕!很多人盲目跟風入局餐飲
而在為期三天的展會上,以及后續從多位嘉賓口中,我們也了解到:今年會有很多人進入餐飲賽道,開店的人會越來越多。
Part.9
警惕餐飲割韭菜和賬期風險
但這同時也是我們所擔心的地方,因為在詢問這些創業者為什么想開餐飲店的時候,他們的回答大多是:餐飲很火啊。
而當談及會選擇什么類型的餐飲時,很多躍躍欲試的創業者陷入了短暫的思考。
不可否認,隨著疫情放開,連鎖餐飲開放、加速加盟,一大批新入局者也想分一杯羹,他們中既有普通創業者,也有跨行而來的品牌方。
在第一食品資訊看來:對于新入局者,要謹慎評估,別被無良加盟商割韭菜。同時需要提醒業內的餐飲供應鏈企業,對于突然增多的新客戶新訂單同樣需要謹慎對待,避免對方突然關停帶來的風險。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