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入口-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中國冷鏈物流網

又來大佬!預制菜2.0時代的火熱與陣亡

時間:2023-04-12 16:17:48來源:food欄目:餐飲美食新聞 閱讀:

 

總第 3468

作者 | 餐飲老板內參 張心笛

預制菜又熱鬧了

開年即開跑,預制菜起步就沖刺。

4月初,鍋圈食品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在主板掛牌上市,沖擊“預制菜第一股”。

3月底,絕味食品旗下“一站式鹵味預制菜解決方案”品牌絕洽,在良之隆食材節現場正式亮相。繼煌上煌、周黑鴨后,絕味食品正式踏入預制菜產業,“鹵味三巨頭”齊聚,新交鋒開始。

同時間,“味精大王”蓮花健康發布公告,擬收購自嗨鍋所屬公司,作為進軍預制菜賽道的第一個標的,交易對價預計介于3-6億元間。

3月初,A股“體育第一股”貴人鳥于齊齊哈爾投資設立預制菜產業園子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

2月底,全國烹飪本科院校揚州大學,首個“預制菜膳食工程師”微專業開始招生,與該專業配套的預制菜產業學院也已立項。

......

B端角逐不斷,C端需求攀升

2020年才正式冒頭的預制菜,在進入2022年后,已經成為匯聚著餐飲企業、專業預制菜企業、冷凍食品企業、農牧水產企業、生鮮電商企業等多類玩家的“大”產業。

中國預制菜企業數量已經從十幾年前的2000家,增加至如今超過7萬家。

2023年復蘇大勢下,預制菜產業再添一把柴,不斷被“熱炒”。

首先是跨界新品牌的不斷加注與老餐飲玩家的拓展。

盒馬、叮咚買菜、京東到家等電商品牌繼續加重預制菜產品占比,銷量出現暴漲;全聚德、廣州酒家、眉州東坡、南京大牌檔等越來越多老牌餐飲企業陸續推出自己的預制菜禮盒;呷哺、西貝也官宣加速布局預制菜賽道。

◎絕味食品推ToB鹵味供應鏈品牌

跨界大佬們也紛紛盯住預制菜,官宣加重預制菜產業投入,從雙匯、順豐、格蘭仕、格力,到最近的絕味食品、蓮花健康、貴人鳥...

其次是在資本層面。

2023年,預制菜概念股整體不斷拉升。目前,A股市場中布局預制菜的上市公司合計30家,2月以來平均漲幅為4.76%,大幅跑贏上證指數,其中味知香漲23.51%居首,巴比食品、同慶樓、金陵飯店、廣州酒家等漲幅均超過10%。

僅春節期間,多家預制菜概念股60日漲幅超過30%,味知香60日漲幅超過40%。

中國農業產業分析師李劍表示,預制菜是一個流量產品,幫助上市公司帶來的不僅僅流量,還有資本的關注。

根據數據顯示,2021-2022年,預制菜產業共發生投融資事件超過50起,融資金額超過50億元。預制菜與“元宇宙”、“碳中和”等大熱概念一同成為投資機構最關注的賽道。

陸正耀火熱的舌尖英雄預制菜項目,在2020年1月初透露出項目布局后,3月便宣布完成16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

再者,預制菜產業也在不斷冒出新方向、新思路。

在模式創新上,出現了賈國龍預制菜不斷“換馬甲”式的精進:大店—小店—超大店、零售—電商—快餐—市集。

而在產品層面,今年良之隆食材節上,安井食品、千味央廚、味知香等多個品牌均推出預制菜新品;盒馬鮮食嘗試“預制春菜”,以時令蔬菜、時令水產作為預制菜產品的重心。

◎預制菜扎堆的良之隆食材節

品牌瘋狂角逐,背后是巨大的市場需求。

今年春節,全國預制菜銷售額約1307.53億元,同比增長約43.6%;抖音年貨節中,相關年夜飯預制菜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248%;京東2023春節假期消費趨勢顯示,預制菜成交額同比增長超6倍。

內參團隊在今年走訪下沉城市時發現,不同區域的回收站中均出現不少預制菜禮盒包裝,而出現的預制菜禮盒中,不乏有并未在當地鏈接預制菜實體店或開放線上銷售渠道的品牌。

伴隨著預制菜銷售額的暴漲,從一線城市出發,預制菜產業的市場教育程度正在進一步擴展至下沉城市。

預制菜進入新角逐

需求狂飆,新概念火熱,正式被刺激消費的政策捕捉到了。

2023年2月13日,吹上風口的預制菜產業,迎來了一個里程碑式節點——首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其中明確,深入實施“數商興農”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鼓勵發展農產品電商直采、定制生產等模式,建設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

中央出臺一號文件前后,各地也針對預制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相關閱讀:《預制菜標準"遭哄搶":萬億市場的話語權之爭》),大致可分為方向指引、財稅支持、行業規范與監管細則。

方向指引、財稅支持,意味著預制菜仍是風口,并是長期賽道。行業規范和監管細則,則意味著競爭從此刻起將要開始“升維”。

比如,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市場監管局制定的《長三角預制菜生產許可審查指引》,明確了預制菜技術審查要點。在生產、貯存、運輸、原輔料采購、添加劑使用等方面提出具體的要求。

扶持與監管并行,預制菜徹底和野蠻生長,說再見。

連鎖經營產業專家、和弘咨詢總經理文志宏表示,預制菜正在成為長期賽道,但入局企業如果不盡快尋找到商品差異化的出口,很快就會陷入同質化商品的“價格競爭”中。

今年,商品差異化將是預制菜品牌的核心命題。

“阿貓阿狗跑進來跟風又不好好做”的時代將要結束,全面競爭即將開始。

火熱的產業,陣亡的品牌

預制菜發展到今天,市場認識度的加速下沉,離不開“前輩們”的血與淚。

去年初,陸正耀將目光投入正火熱的預制菜賽道,鋪天蓋地宣布意向簽約6000家門店的“舌尖英雄”,很快在行業內外掀起波浪;

同年7月,上市公司趣店帶著預制菜項目殺入直播,創始人羅敏一貫的高調行事風格佐上明星出鏡帶貨的流量,一下把預制菜的大名在C端徹底打響。

然而今日再回看,舌尖英雄加盟商出現大批量關店潮,全國首店也悄然關閉,陸正耀團隊將重心轉向庫迪咖啡;趣店預制菜計劃支持十萬用戶創業開線下店的愿望也沒能達成,2022年Q3錄得6億虧損,預制菜項目再無音訊。

此外,曾用60天完成2輪融資,被稱為“預制菜新星”的烹烹袋,也于上個月起,關停京東、天貓等多個線上官方店鋪。

一頭熱扎入預制菜產業的品牌們,火熱了一小陣子后溫度快速冷卻,倒下一批又一批。同時間,“豬狗食”“工業垃圾”等不斷冒出的質疑聲量,也在另一層面堵住預制菜品牌的退路。

顯而易見,預制菜產業尚未跑出全勝模型,各種嘗試仍在積極推進中。

德勤中國的消費品與零售行業財務咨詢副總監韋月女士分析道,目前較為突出的預制菜品牌,其關鍵制勝之道可分為三類:贏在產品、贏在規模和贏在營銷,其中贏在產品和贏在規模兩類企業由于其更高的內在價值和護城河值得重點關注。

不過,一些品牌的倒下并不代表著預制菜跑不通。事實上,預制菜一直在超速增長。

2021年市場規模剛剛達到2000多億元的預制菜賽道,2022年市場規模已然超過4000億元,根據預測,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到10720億元,成為可預見的下一個萬億市場。

產業的熱度還會持續,消亡品牌的血淚將成為產業發展最好的肥料。

關于預制菜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你怎么看?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三明市沙縣區:滬明合作助推小吃產業發展

下一篇:廣東省珠海市市場監管局傾力打造“白蕉海鱸”預制菜助力鄉村振興

相關推薦
  • 新春將至,鍋圈食匯預制菜持續升溫
  • 餐飲怎么做?難做?沒搞懂這5點,千萬別做餐飲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