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人均存款曝光!你存了多少?
最近
#真的要開始存錢了#
微博話題沖上熱搜
從官方數據也可以看出
老百姓存錢的熱情高漲
央行最新金融數據顯示
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15.39萬億元,同比增加4.54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9.9萬億元。而去年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26.26萬億元,這意味著今年前3個月就達到了去年全年將近6成的規模。
龐大的居民存款來自于哪些地區?從人均住戶存款來看,北京、上海高居榜首,其中北京的人均存款接近27萬元,上海人均存款超過21萬元。對此,不少網友感嘆,我的存款去哪里了?
銀行不差錢,人們愛存錢
近日,央行發布的2023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23年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15.39萬億元,同比多增4.54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9.9萬億元,在新增存款中占比64%,這一數據相當于2021年全年住戶存款新增的總量。同時,9.9萬億元也是2022年全年住戶存款增加值的55.49%,這意味著僅今年第一季度,居民新增存款就超過了去年的一半。
龐大的居民存款來自于哪些地區?據第一財經統計,截至2022年末,第一經濟大省廣東(深圳除外,下同)的本外幣存款規模遙遙領先,超過32萬億元,是國內存錢最多的地區。其次是江蘇、北京,本外幣存款余額均超過了20萬億,而浙江、上海正在接近20萬億。
在住戶存款方面,廣東依舊位列第一,住戶存款規模超過11萬億,是國內唯一邁過10萬億存款門檻的省份,事實上,從居民存款的角度,也再次印證了廣東第一經濟大省的地位。
江蘇以9萬億的存款規模緊隨其后,另外,浙江、山東均超過8萬億。河北、四川、北京、上海的住戶存款在5萬億~7萬億之間。
而從人均住戶存款來看,北京、上海高居榜首,其中,北京的人均存款接近27萬元,上海人均存款超過21萬元。
儲戶想存錢,而銀行“不差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6家國有大行及7家已公布2022年年報的股份制銀行吸收客戶存款合計超150萬億元,比2021年增長16.67萬億元,增速達到12.4%,創下歷年新高。如果按照總人口14億來計算,相當于去年國內每人多存了1.2萬元。
不少年輕人正愛上存錢。據中新經緯報道,小張去年剛剛大學畢業,剛開始她把工資用來買中高風險的基金,后來發現收益不太好,業績波動也大,今年便把大部分錢退出來存卡里了?!敖衲瓴砰_始把錢存銀行,存得不多,但是看著卡里的錢一點點增長,安全感也越來越足。”
至今已經畢業十年的90后李慧從小也深受父母影響,每次一發工資就立馬抽出70%轉到一張專門用來儲蓄的卡上。“我經常會打開手機看自己的余額,剛畢業那幾年一看余額就感覺有點焦慮,現在這幾年看著余額感覺開心多了??梢赃@么說,睡前看一眼余額,睡覺都更香了?!?/p>
不過,她也坦言,70%的儲蓄比例意味著必須壓縮生活質量?!霸诟鞔缶W絡平臺薅羊毛是我的主要休閑娛樂活動之一,家里的衛生紙、杯子、洗發水、沐浴露等幾乎都是薅來的。除了推不掉的聚餐,我也從不在外面吃飯。畢竟在外面吃一頓飯的錢,夠買一周的菜了。除了貼身穿的衣物,家里大部分物品我都從二手平臺上買?!?/p>
“存錢確實能帶來安全感”
人們為什么更愛存錢了?據都市快報報道,95后小徐也已拾起了父母輩“存錢”的傳統,平日里花錢不再大手大腳。她說,“現在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真覺得應該好好存錢了。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存錢確實能帶來一部分的安全感?!?/p>
據中新經緯報道,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表示,整體來看,居民儲蓄的持續增加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較大,一是防御性存款增長;二是疫情對消費場景影響較大,居民消費需求受到壓制,消費支出下降,儲蓄增多。此外,近期資本市場持續波動,也使得居民投資意愿下降,部分投資者將風險較大的金融資產轉換為儲蓄。
需關注的是,存款利率正在不斷調降。2022年,銀行業出現兩次存款利率下調。第一次是2022年4月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鼓勵中小銀行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下調,這一要求并非強制,但作出調整或將對銀行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有利;第二次發生在2022年9月,彼時多數國股大行自發下調了存款掛牌利率。而近期,河南、湖北、廣東等多地的中小銀行發布公告下調人民幣存款利率。以河南農信系統多家銀行為例,最新調整后,100萬存款定存一年利息降減少3500元。
來源:內蒙古總工會、每日經濟新聞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