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網上分享涉密文件造成泄密被處分 法官提醒:這些場景不能隨便拍
“旅游風景照”“實驗加班照”“會議記錄照”“軍車偶遇照”等常見的拍照情景,看似平常的鏡頭可能會泄露軍事地點、實驗數據、會議記錄、武器裝備等涉密敏感信息,有人就因參加單位集中學習時給同學拍了涉密文件而被處分。4月14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西城法院獲悉,在第8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4月14日上午,西城法院“西法號普法直通車”??康聞俳值涝V形骼锷鐓^,邀請到刑庭法官冀敏為近30位居民普及國家安全法律知識。
活動中,冀敏通過七個涉國家安全的典型案例為居民普及法律知識。在其中一起案例中,傅某原是某軍工企業的副總工程師,在與同單位工作的妻子一起棄職離崗時,擅自帶走50多張計算機軟盤、一塊大容量硬盤和大量設計草稿、記錄、圖紙,涉及軍事機密項目30余項。在法庭上,傅某夫婦以“沒有造成什么后果”自辯,但是泄密是一種行為犯罪,不是結果犯罪。只要當事人客觀上具備了泄露國家秘密的條件,有了泄露國家機密的可能,就能定罪量刑。最終傅某夫婦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6年。
在另一案例中,涉密人員劉某在參加單位集中學習期間,向同事鄒某透露正在閱讀一涉密文件,鄒某向劉某詢問文件內容。劉某雖意識到文件涉密,但心存僥幸,用手機拍攝文件內容,通過微信發給了鄒某。鄒某隨即轉發給好友和微信群,導致該文件被迅速大范圍傳播擴散,造成嚴重泄密。案發后,劉某受到留黨察看一年、撤職處分,調離涉密崗位;鄒某受到撤職處分。
冀敏表示,“旅游風景照”“實驗加班照”“會議記錄照”“軍車偶遇照”等常見的拍照情景,看似平常的鏡頭可能會泄露軍事地點、實驗數據、會議記錄、武器裝備等涉密敏感信息,提示廣大居民朋友尤其是有涉密要求的人員,在使用微信時,應當關閉位置顯示、“搖一搖”等功能,不隨意在朋友圈發布涉密敏感信息。對于建群人員,則堅持“誰建群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原則,明確群內保密要求、驗證成員身份、提醒監督群內信息發布情況,定期檢查微信工作群管理情況。倡導大家緊繃保密之弦,共筑保密防線,守護家國之安。
冀敏建議居民朋友維護國家安全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及時更新殺毒軟件加強對病毒的防范,不把涉敏信息隨意發在互聯網上;在朋友圈曬照片注意照片中的背景,不在軍事基地、軍用港口等未經允許拍照的地方擅自拍攝等。拾獲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它物品時,應當及時送交有關機關、單位或保密部門,發現泄露或可能泄露國家秘密的線索,應當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舉報。
在現場,居民朋友認真聆聽,仔細記錄,在互動環節紛紛表示,將會自覺維護國家安全,遠離邪教組織,保護古樹名木拒食野生動物,從自身出發、從身邊事出發,做好國家安全的守護人。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戴幼卿
編輯/朱葳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