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做了300道菜!這10道最受歡迎,建議收藏!
#頭條創作挑戰賽#
今年是我做美食博主的第9個年頭,大環境可以說是“兵荒馬亂”。
一直都在抗疫,很多美好的暢想沒能實現,比如做省外探店,帶大家吃遍全國。
但我依然堅持日更,努力豐富選題,拓展可能性。
喏,我的2022成績單如下:
297個常規菜譜、39個專題&合集、6次探店、5次跑產地、18篇好物分享。
特別是從實用性出發,寫了很多抗疫專題:
居家囤貨指南
根莖類蔬菜的烹飪指南
制作菜干的教學
封控期間瘋狂想念的館子
養生食療靚湯教程
小陽人的潤嗓良方
快手營養粥教程
哪怕這些能幫到大家一星半點,我想也是值得的。
依然可以無愧地說,2022年,我守住了初心:
“讓下廚變得更容易,讓回家吃飯更幸?!?。
那么就一起來看看,2022年我都陪著大家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吧~
2 0 2 2 年 ,和菜粉面基啦
今年3月份的時候,我邁出了重要一步:
以真人掌勺的形式做直播,每場都根據大家的需求和時令變化,擬定不同主題。
陪大家一起走過三餐四季,獲得會吃這種超能力~
大家總是第一時間預約直播,準時準點到場支持。
今年的第一場直播,就開了個好頭,當天場觀人數突破30w大關!
接下來也一次次地刷新觀看記錄,在線人數最高達到了50w+!
感謝你們的支持,給了我源源不斷的勇氣。
從剛開始的忐忑,變得越來越松弛,我一個靠手吃飯的美食博主,也敢于露臉了。
年中的時候,我還兌現直播中的抽獎,跟大家線下面基。
地點在廣州的山泉公館,邀請了10多位菜粉一起共進晚餐。
都是愛吃之人,我們相處起來就像多年好友。
當天我還驚喜地收到了菜粉作業——自釀青梅酒~
是你們,讓我覺得365天勤勤勉勉地分享菜譜給大家,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2 0 2 2 年 ,解鎖了新食材
2022年,吃貨的征途永不止步,在開拓新食材的路上我們越戰越勇。
趁這個機會,來重溫一下。
四角豆
四角,又叫四棱豆、龍豆、皇帝豆、翼豆……
有四個棱角,長得特別立體,表面有些凹凸不平,邊緣還帶著不好惹的鋸齒狀。
喜歡長在日照充足、天氣炎熱的地方,就連我一個廣東人,也是去云南時才見到。
比一般豆類更厚實,吃起來爽口、香甜。
做法也也不考驗廚藝功底,白灼、清炒或是涼拌,就足夠爽口脆甜~
酸木瓜
酸木瓜,是不折不扣的中國原產水果,知道的人卻不多。
外表長得像芒果、雪梨,聞起來卻有股蘋果的香氣。
味道酸爽,比檸檬、百香果、青梅、山楂還要霸道N倍!果肉卻很脆,汁水也多~
用來蘸辣椒面和糖,做成蘸水辣水果,脆香辣爽;
或是切片后拿來泡酒,還可以加糖或鹽做成果干、蜜餞。
這枚天然的酸味劑,也很適合入菜。
大理人拿來煮魚,德宏人拿來煮牛肉,臨滄人則更愛拿來煮雞肉,不管怎么吃,都板扎得很!
蕎菜
廣東人都識得蕎頭,小菜攤上一般會加醋或辣椒腌漬好,散裝著賣。
吃飯的時候拌上幾顆,酸甜帶辣,非常開胃。
而少有人吃過上面的蕎菜葉子,99%的人家都把它當成廚房廢料丟棄了,著實可惜。
它的味道,嘗起來其實不似蔥蒜那般辛辣可憎。
甚至不用多加調味,單是熱油一炒,便盡顯清脆鮮甜。
有人說,新鮮的蕎菜葉子切碎和雞蛋拌一起,再加點鹽煎,咀嚼之間,就是初春的味道~
藿香
藿香,非我們日常認知中“藿香正氣水”的藿香。
中成藥里的藿香一般是指廣藿香(唇形科刺蕊草屬),氣味特異,味道辛苦;
而入饌的藿香,是指土藿香(唇形科藿香屬),味道清新淡雅,素有“大葉薄荷”的美名。
東北、江浙、海南、廣西及川渝等地習慣將它作為烹飪香草。
它和大多數的蔬菜、肉類都能搭,烹飪方式也不受限,涼拌、煎炸,煮粥隨意。
稍微切得細碎攤進蛋餅里,輕柔的藿香和嫩滑的雞蛋一拍即合,入口清香,回味清爽。
樹番茄
樹番茄,長在3米高的樹上。
大小似雞蛋,介于番茄和圣女果之間,顏色還有點像黃金百香果。
和尋常番茄同屬茄科,味道卻極為復合,能吃出百香果、芭樂、楊桃、獼猴桃的味道。
貴州人喜歡拿它做酸湯湯底,給它取了個“酸湯果”的名號。
云南人則直接將樹番茄烤得皮開肉綻,再和大蒜、辣椒、香菜等一起舂碎,做成樹番茄濕蘸水。
無論是白水煮菜,還是吃肉拌粉時來上一大勺,瞬間好吃到眉飛色舞~
荊芥
荊芥,是河南人的身份象征,今年火爆的荊芥檸檬茶讓它出了圈。
外形看起來和九層塔相似,但在香氣和滋味這塊,卻要更霸道、更爽利。
它是蔬菜也是香料,最經典的吃法是“荊芥拌萬物”:拌黃瓜、拌變蛋、拌面條、拌油條、拌豬頭肉……
熟食的話,則可以用來炒蛋、烙饃、做素丸子……
煮湯煮面煮粥,都可以丟幾片進去,清香可人。
苔條
本來以為苔條這玩意,是海苔的別稱。
結果并不是,它的學名是滸苔,一種長于潮間帶的綠色海藻。
北到遼寧、南至福建的綿長海岸線,都能見到這抹翠綠。
適應和繁殖能力特別強,一有條件就瘋長,鋪滿整個海面,導致航道阻塞、水質缺氧。
這海上魔鬼,到了寧波老饕那兒,就淪為盤中餐。
每絲每縷都浸透了海的咸鮮,直接炒到酥脆就是一流下酒菜,別的任何食物里放上一小撮,都能點石成金。
寧波人用它炒花生、炒年糕、炒銀魚、炒河蝦、做麥餅、炸小黃魚……完全是鮮味密碼!
鳳眼果
今年也有幸結識到了《三生三世枕上書》中,能“生死人肉白骨”、惹得鳳九冒死也要取的頻婆果。
頻婆果,本名蘋婆,又因長著一副紅眸鳳眼,又被大家叫作鳳眼果。
清水煮一煮,有栗子的粉甜,卻沒有那么干;有銀杏果的軟糯,卻沒有那么澀;還能吃出蓮子的綿密、菱角的脆甜…
做法與栗子類同,可蒸、可煮、可燒,還常被拿來煲湯、煮糖水。
與肉類燜制就更妙,果有肉香、肉有果甜~
木槿花
第一次發現木槿花可以吃,還是在沃爾瑪當季果蔬區的貨架上瞅到的。
粉嘟嘟的木槿花帶著少許草本清氣,上面還披覆著軟絨絨的柔毛,惹人憐愛。
火鍋店將它作為應季菜品供應客人汆燙,吃的就是一口嫩滑嚼勁;
江西人則簡單地清煮成鮮花豆腐湯,呼嚕呼嚕一口氣喝完,滿肚子填飽了清雅的花香……
最會吃木槿花的,是福建人,隨手薅過一把,便能施展出煎炒燜炸十八般武藝~
茴香頭
茴香頭,一個長得像路由器的家伙。
香味比茴香溫和許多,清冽而不沖,不喜茴香的人也能接受它。
清炒幾分鐘,便能收獲極致的清甜爽口。
外國人喜歡用它做沙拉、配煎魚、煮意面,或是加點黃油和黑胡椒,直接烤熟了吃。
還有海外華人,把茴香頭切得細碎,包進餃子里,代替茴香暫解鄉愁。
我的私家做法,是將它冷泡一番,做成開胃小菜,清脆酸爽。
山蘇
形似芭蕉葉的山蘇,是一種原產于臺灣山區的蕨類野菜。
吃起來異常鮮甜,葉片如木耳菜般滑嫩,葉脈如芥藍般爽脆。
它跟咸鮮口的醬料都很搭,用豆豉鯪魚、普寧豆醬伺候,滋味也出落得拔尖。
除了好吃,它還疊加了多重養生buff。
內含有一定的山蘇堿,對降尿酸、改善痛風大有益處,大家可以安利家里的長輩都來試試噢~
牛蒡
牛蒡茶是養生茶飲的代表,但是它的真身,鮮少有人見過。
在國內有不少地方都種牛蒡,但極少內銷,大部分銷往日韓。
牛蒡纖維含量太高,所以料理起來有一個要點:
便是斷掉牛蒡纖維—— 錘扁、亦或切絲,再小炒盛盤。
當然了,實在怕做不好,這種養生buff疊加的食材,就直接拿來煲湯、煮茶,取其功效也好。
2 0 2 2 年 ,重現童年經典
復盤2022年的菜譜時,我發覺今年越發熱衷于復刻小時候的吃食。
小時候的時光一去不返,但還是企圖還原以前的味道,留住一段過往的美好。
雞腿包
雞腿包在小時候可是小賣部暢銷款,相信在座的80、90后都不陌生吧。
在那個零食價格以“毛”計算的年代,以“塊”為單位的雞腿包,無疑是土豪專屬了。
我那時攢一周的零花錢才能買上,還要喜滋滋帶到全班同學面前吃,迎接四面八方涌來的羨慕眼神。
不過,當年我們吃的雞腿包,只是一種仿形食物。
面包炸得油亮金黃,再插上一根竹簽子,形似雞腿,跟雞腿沒什么實質關系。
那時候我就想著,要是雞腿包里真有雞腿就好了,兩個我愛的食物合起來,該是什么巔峰美味啊。
你們瞧,現在我不就實現了童年愿望嗎~做得還挺像模像樣吧?
栗子酥
兒時看《哆啦A夢》,比起羨慕哆啦A夢的百寶袋,我更羨慕大雄擁有著很多好吃的小玩意。
即使是差點造成地球毀滅的栗子饅頭,我也十分好奇到底擁有著什么好吃的魔力?
栗色外殼下,栗蓉香味繾綣,奶油奶酪賦予的奶香味恰到好處。
小時候魂牽夢縈的味道,其實復刻起來一點也沒有難度~
雞蛋糕
老式雞蛋糕,絕對是全國人民的童年回憶!
小時候七八點的上學路上,要是能趕上蛋糕店第一批雞蛋糕出爐,那一整天的心情都美滋滋~
溫暖的蛋香、甜香從店內飄出,肆意拂鼻腔,起床氣都治好了。
聽工作室的北方小伙伴介紹,他們小時候,家長還會自帶雞蛋、面粉送到蛋糕店加工雞蛋糕,店家只收手工費。
一次做一周的量,用塑料袋裝著掛門后,每天早上出門就摸一個當早餐。
雖說吃到后面幾天,整個人都麻了,但長大后卻很懷念那段時光。
花籃蛋糕
小時候纏著爸媽買的奶油蛋糕,長大后也能實現自給自足了~
不管幾歲,快樂萬歲!吃奶油蛋糕的必要步驟,絕不能少~
用叉子把玫瑰花完整地舀起來,送進嘴里,嗷嗚一大口,幸福感瞬間爆棚!
吃完后,還得把花籃洗干凈,用來放頭繩和各種小物件。
邊上的小紙傘,也會擦干凈攢起來,誰的童年里,沒有小紙傘收藏癖呢?
2 0 2 2 年 ,網 友 沒 有 騙 我
原來網上對它的傳言都是真的!
這或許就是我對今年復刻網紅菜的全部評價。
復刻前半信半疑,復刻后秒被征服,一個踩雷也沒有,你們也別錯過啦~
牛乳派
賣爆私房、火爆全網的牛乳派,吃過后便難以拒絕。
糯唧唧、會拉絲,咸香和奶香相互交融,能讓味蕾在酥-軟-酥-軟這“四者”間來回橫跳,特別讓人驚喜~
山楂粥
這道粥出自河南財經政法大學3號餐廳2樓,一家叫“五谷香粥”的店。
在抖音、小紅書上火得不行,一碗難求。
財大人自己都得排隊、預定才能吃上,吃不到的外地人紛紛跟風自制,還有人揚言要打飛的去吃。
甚至,有個考研黨以山楂珍珠粥為動力,成功上岸了!
別問它有什么魔力?狠狠拿捏了當代青年的需求:貪吃甜食又追求養生,能不火嗎?
劈腿茄子
美食界的人氣“渣男”——劈腿茄子。
在抖音火到不行,單條視頻就有超過60萬網友點贊。
更有甚者,聲稱愿意花上5000塊學費討教做法!
名字一聽怪不正經,吃起來卻惹人贊嘆連連。
金黃的酥皮下玉體橫陳,很是挑逗味蕾。舌面壓下,還會biu出瑩潤的汁水,層層遞進的風味讓人欲罷不能~
提拉米蘇
今年后車廂快閃小攤特別火,最熱門的小吃竟然是意大利國寶級甜品——提拉米蘇。
由手指餅干作為基底,覆蓋了馬斯卡彭芝士,入口細膩絲滑,好吃到難以抵擋。
雖然一通操作下來發現,在家自制甜品的成本,竟然要比外面賣的貴上更多。
有些忍俊不禁,但轉念一想,豪擲下的真材實料,外頭的買賣總歸難以企及嘛。
這一口,完全值得!
凍水果
夏天那陣子,小紅書刮起了一陣“凍水果”的大風,我們也勇敢地嘗試了。
操作起來并不難,只是將水果清洗后冷凍的步驟而已。
有些水果出落得更甜更香,有些更酸,有些恰到好處,有些嘎嘣脆,有些綿沙沙,入口都是不一樣的驚喜。
露楚
除了凍水果,網上還出現了另一波吃水果風潮——露楚。
露楚只是取了水果的造型,實際上卻是不折不扣的泰式綠豆糕。
小紅書為它開設了官方流量扶持的話題#實現泰式露楚自由#,瀏覽量791萬;
B站,無數博主吃播、測評、挑戰制作,超千萬人圍觀;抖音有百萬點贊……
我也嘗試復刻了出來,擺了一個水果攤。看這斑斕如夢的色彩,萌到心化的外形,我想大人小孩都沒法拒絕吧~
圍爐煮茶
圍爐煮茶,估計就是今冬最火熱的網紅了吧。
大家一次次把它送上熱搜,某書上的筆記多達9w+條,某音上話題播放量更是超過28億次!
三兩好友圍坐爐旁,炭火噼啪作響,熏得人身體、心里都暖洋洋。
就著氤氳茶水,東一句西一句閑談,偶爾吃些茶點,虛度光陰可太美好了。
外面399一次的圍爐煮茶,我花100+買套裝備就能在家支棱起來了。
茶水、茶點隨便續,不限時長,更私密也更自在~
2 0 2 2 年 ,仍在吃遍四方
疫情阻止了我們遠行,但尋吃的腳步從不停歇。
今年,我們將目光放在廣州周邊,試圖為大家挖掘出更多美食好去處。
借著今年在白天鵝直播的便利,我們沒排隊就吃上了白天鵝旗下最熱門的餐廳——玉堂春暖。
周末還溜去了佛山禪城區,吃到了街坊四鄰交口稱贊的“后院食堂”——有記餐廳。
甚至還和麥當勞打上了交道,三五不時就帶大家前往新品品鑒現場。
暑日最盛的時候,帶大家走訪最地道的老廣糖水鋪,只為了一口透心涼的解暑湯。
最能代表廣州的早茶點心,也被我們列為探店的重中之重。
去年年底,停業651天的銀燈食府遷址重開,我們也提前為大家踩好了點,為你們一一打卡~
2 0 2 2 年 ,瘋狂獎勵雞腿
每次推文中出現了驚艷靚照,你們總喊著要給攝影師加雞腿。
放心啦,我們每月末都會票選出最優秀的攝影作品,額外給攝影師加雞腿。
下面,大家來接收一波無水印美圖暴擊吧~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10月份
11月份
至于12月嘛,還沒來得及選出來,歡迎你們在評論區提名!
2022年就盤點到這里,感謝大家這一年來的陪伴,2023年我們還要一起吃飯哦~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