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菜菜名中的文化底蘊
□朋山
菜肴名稱在食客眼中處于“第一印象”的位置,大部分食客初次進入餐館點菜時,是從菜單上的菜名入手的。因此,一個恰當而有特色的菜名可以吸引食客。魯菜歷史悠久,是全國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菜系之一,其中各具特色的菜名,既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超群的烹飪技藝,也反映出齊魯飲食文化的深厚底蘊。
菜名就是廣告詞
魯菜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易牙“善和五味,淄澠水合,嘗而知之”。魯國的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北魏時期,賈思勰在《齊民要術(shù)》中總結(jié)了黃河流域飲食,以山東菜為基礎(chǔ),詳細地記下了煎、燒、爆、炒、烤、蒸、腌、臘、熗、糟等烹調(diào)方法和一些名菜的制法。隋唐以后,山東菜成為北方菜的代表。宋代的“北食”,主要指的就是山東菜。元、明、清時期,山東菜更是進入宮廷,成為御膳的主菜。
大部分的魯菜名稱十分樸實,用詞特點是簡明易記。很多魯菜名稱中的詞匯,來自制作時不可缺少的主料、配料和調(diào)料,例如“香椿豆腐”“糖醋鯉魚”等;也有一些詞匯來自味道、色澤、質(zhì)感及烹調(diào)方式等,如“麻辣雞”“雪花香椿”“干爛蝦仁”“烹對蝦”“燉肉鴿”等。
不過,魯菜菜名也有華麗的一面。菜名是菜的廣告詞,它能給食客以美的享受,也能引導食客的消費意向。因此,商家會根據(jù)菜的特點及目標消費群體需求,在命名時賦予其一定的美感。這些菜名一般在色澤、造型方面進行美化,給人以形象生動的感覺。要達到這一效果,文學修辭必不可少。
菜名里最常見的修辭是比喻。運用比喻,關(guān)鍵是巧妙地找到兩者的相似之處,很多魯菜名稱起得確實精彩。有的以外形設(shè)喻,比如“繡球雞胗”是將雞胗切成兩塊后,在每塊之上刻以十字花刀,使其炸出后呈現(xiàn)出繡球狀;“蝴蝶海參”是把海參切成蝴蝶翅膀狀,然后配合別的餡料擺出完整的蝴蝶形狀;“米香布袋雞”先是把雞開膛洗凈后,將海參、干貝等材料放進去用竹針縫住,此時的雞確實形似布袋。有的選擇以顏色設(shè)喻,比如“水晶肘子”,是用水晶來形容肘子晶瑩透明;“雪花白菊”中的雪花是形容白菊顏色如雪般潔白。還有的是同時從形狀和顏色兩方面設(shè)喻,比如“雪花山藥繡球”是形似球,白如雪;“青果雞”是以雞里脊加入碧綠的菠菜汁,加工成青果形狀汆制而成,顏色碧翠,形似青果。
還有一些菜名在運用比喻修辭時相對隱晦,更多了一些神秘色彩。比如“雪中送炭”先要將蛋清打成糊,加面、菱粉拌勻,圍成圓的雪墻造型;再將黑色的海參放在雪墻中間;最后,菜盤內(nèi)倒上白酒,用火點著上桌,才算大功告成。
與此類似的還有幾道菜?!盀觚垜蛑椤笔菍⒑⒎旁诒P子中間,鴿蛋、櫻桃錯開,擺放海參周圍,紅、白、黑相映成趣?!懊费幋骸笔钦f蒸熟的蛋清像一盤白雪,桂花醬糖鹵澆在蛋清上如梅花數(shù)朵?!盀踉仆性隆眲t是把紫菜撕成一片片,把鴿蛋放在紫菜之上,然后加入清湯,使得紫菜和鴿蛋漂浮在清湯之上,猶如烏云托月。
菜單里的“諧音?!?/p>
文字的魅力在魯菜名稱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借代也是魯菜起名常用的修辭,主要用法是以原料或原料的某種特征來代指菜肴本身。如“扒三白”是以白菜、雞脯肉、龍須菜扒燒而成,這三種原材料顏色均偏白;“三不沾”菜成之后一不沾盤子、二不沾筷子、三不沾牙,可謂名副其實;“全家?!笔怯煤ⅰ兹馄?、熟雞片、筍片、白肚片和蝦仁一起成菜,熱熱鬧鬧、營養(yǎng)豐富;“爆三樣”的三樣是指菜里用了豬腰、豬肝、豬瘦肉三樣原料,言簡意賅;“吳蜀合”用海參代表吳國,干貝代表蜀國,表示吳蜀兩家和好,融入了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
此外,雙關(guān)的修辭,為魯菜菜名帶來了不少“諧音?!钡拿钐帯VC音雙關(guān),可以突出語義的重點,巧妙地表達情感態(tài)度,也可以產(chǎn)生幽默風趣、含蓄、生動的藝術(shù)效果?!鞍酝鮿e姬”這道菜的主料是鱉和雞,“鱉”與“別”諧音。民間俗稱“鱉”為王八,因其習性猛烈霸道,亦有“霸王”的美譽,而這又與項羽“西楚霸王”的名頭搭上了線,“姬”則是“雞”的諧音。這道菜實際就是“霸王鱉雞”,它充分地運用了語義雙關(guān)、諧音雙關(guān)的特點,把原料并無特色的一道菜,通過名稱變得活潑、生動。與此類似,“燕窩八仙湯”以“八鮮”諧音“八仙”來命名?!斑B年有余”則是利用了“魚”和“余”同音,表達了期望來年能有盈余的美好愿景。
夸張這種修辭雖然看起來有些言過其實,但經(jīng)過合情合理的渲染,能引起人豐富的想象,也是可以帶給食客享受的。夸張的運用主要體現(xiàn)在菜肴的質(zhì)量、原料的數(shù)量和菜肴的造型等方面,魯菜里的“當朝一品鍋”“賽熊掌鮑魚”“扒通天魚翅”等都是代表。
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孔府菜
“當朝一品鍋”是孔府菜的代表菜?!耙黄贰笔枪糯倨返淖罡咭患?,昔日,衍圣公曾位列當朝一品,而這道“當朝一品鍋”食材珍貴、做工復(fù)雜,確實是一道質(zhì)量上乘的“貴族菜”,配以“當朝一品”之名,則進一步彰顯了菜身上的富貴之氣。
熊掌取自山中珍奇異獸,鮑魚也屬于珍貴海產(chǎn)原料,二者價格昂貴,如今熊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嚴禁捕殺。其實,“賽熊掌鮑魚”這道菜并沒有使用熊掌、鮑魚,而是采用帶筋的豬蹄髈肉和活海螺肉代替熊掌、鮑魚,菜名號稱其外形和口感賽過真的熊掌、鮑魚,主要是為了突出菜肴的味道之美。
“扒通天魚翅”等菜肴中的“通天”有三種說法。一是與“一品”類似,形容菜肴格調(diào)之高,多出現(xiàn)于高檔宴席中;二是指菜肴由單一魚翅烹制而成,且使用的魚翅翅針很粗,有“一指通天”之意,夸張地表現(xiàn)了原料的珍貴程度;三是指其味可通天,是魚翅宴中的極品。
文化帶來增值體驗
山東自古是文化之地,魯菜命名時,也格外注重文化味道。
將詩詞引入菜肴,可以使菜肴名稱充滿情趣?!懊费幋骸边@道菜的名字取自宋代盧梅坡《雪梅》“梅雪爭春未肯降”的詩句;“踏雪尋梅”這道菜的名字來自“踏雪尋梅梅未開,佇立雪中默等待”。
菜名典雅,往往意味著制作技藝會比較復(fù)雜??赘恕瓣栮P(guān)三疊”的名字取自古曲,菜品的設(shè)計理念則源自唐代詩人王維的名作:“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碑敵?,孔府內(nèi)廚從詩意中得到啟發(fā),用雞脯肉與白菜葉層層相裹,炸而烹之。一層雞肉一層白菜,一共三層,正適合送別曲一送三別的情調(diào)。古時,“陽關(guān)三疊”這道菜多用于餞行宴會,以表達主人的送別情意,預(yù)??腿寺猛卷樌桨?,可謂情意綿長。
“百鳥朝鳳”這道菜使用母雞、鴿蛋、蟹黃等為原料,做成了形如百鳥朝鳳、色澤美觀、口味鮮美的菜肴。在傳統(tǒng)文化中,鳳凰是一種勤勞、熱心的吉祥鳥。相傳,平時它總是飛行百里,為自己尋找過冬的食物,非常勤勞。別的鳥嘲笑它不會享受生活,整天只知道忙碌,鳳凰不為所動,還是照樣辛勤勞動。很快冬天來臨,天降大雪,那些平時貪玩的鳥又餓又冷,命懸一線。這時,鳳凰把自己存的食物分給了它們,讓所有的鳥兒都度過了寒冬。為了感恩鳳凰,百鳥決定各自獻出一根羽毛,合起來編成一件衣裳,送給鳳凰。這就是“百鳥朝鳳”的典故。
“帶子上朝”是昔日孔府的一道專屬菜。衍圣公相當于一品官職,按照朝廷禮制,能享受攜子面君的優(yōu)待,為了表達對朝廷恩寵的感激和銘記之情,孔府廚師發(fā)明了這道菜。這道菜有兩種做法:一種是一只鴨子帶一只鴿子炸制蒸煮后,澆汁而成,一種是用豬五花肉和蓮子等為原料制成。
“黃鸝迎春”以韭黃、肉絲為原料,用面皮裹卷炸制而成。早春時期,用新生的韭黃烹味佳肴,室外樹枝吐綠,黃鸝飛舞,室內(nèi)高朋滿座,把酒品鮮,別有趣味。此菜因韭黃的顏色、菜肴成品的顏色均為金黃色,又恰逢黃鸝飛舞之季,故而得名。
“燒安南子”只看菜名,讓人不明就里。此菜全用禽心制作,一盤需用二十個,古代在宰殺雞鴨多時才做,造型美觀,味厚而醇。此菜歷史久遠,明代已經(jīng)在孔府作為宴席菜而用。相傳,孔府廚師將雞、鴨心稱為“安南子”,大概因為雞心、鴨心的形狀像中藥胖大海,而胖大海在中藥中又稱安南子,才落下這一奇怪的名字。
孔府菜起源于宋代,鼎盛于清朝康熙年間,是典型的官府菜。孔府菜分為兩類,一類是宴會用菜,一類是家常菜肴,孔府菜還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姜太公是齊國的開國國君,也是齊魯文化的奠基者之一,所以魯菜中自然少不了他的身影。相傳,姜太公釣魚后喜歡自己烹制,他吃膩了整條魚,便剔去骨頭留魚肉與蔬菜同炒,以此菜筵客,賓客皆稱太公烹制的魚肉鮮美,加之太公釣魚勤奮,便有雅士吟出“齊民富國盛,姜太公魚勤”的佳句。后人化“勤”為“芹”,便有了今天用魚肉加芹菜拌勻同炒的“姜太公魚芹”。如今,廚師們又將魚肉雙面施花刀,加蛋清、雞蓉和芹菜拌勻,滑油炒之,使得魚香與芹菜香味相融,葷素相配,鮮嫩異常。
冷鏈服務(wù)業(yè)務(wù)聯(lián)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mào)客戶提供專業(yè)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wù)企業(yè),已經(jīng)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wù)、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yīng)鏈冷鏈物流服務(wù)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