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二氧化硅制備實例
納米二氧化硅制備實例
[db:作者] / 2023-01-03 00:00①PICA法合成介孔二氧化硅
a.二氧化硅溶膠的制備將122g Na2SiO3·19H2O溶于224mL水中配制成20%的硅酸鈉水溶液備用。取上述溶液75mL,在冰水浴中滴加入計量的1:1鹽酸溶液中,邊滴邊攪拌,控制滴加速度以避免溶液產生渾濁,滴加完成后使溶液的pH值保持在2左右,所制得的二氧化硅溶膠在常溫下放置0.5~1h備用。
b.脲醛樹脂/二氧化硅復合微球的制備用1:1鹽酸調節上述二氧化硅溶膠,用PHB-8型筆式pH計測量,使溶膠的pH值介于0.4~1.2之間。加入15mL無水乙醇,尿素6g,待尿素完全溶解后,快速攪拌下加入18.2mL 30%甲醛溶液,繼續攪拌4min后停止,常溫下靜置4h。過濾、洗滌、干燥,得流動性好的白色脲醛樹脂/二氧化硅復合微球。用TEM觀察復合微球的形貌,差示掃描量熱/熱重(DSC/TG)分析復合微球中二氧化硅的含量。
c.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備將制得的脲醛樹脂/二氧化硅復合微球80℃真空干燥2h,100℃真空干燥2h,150℃真空干燥6h。將經過真空干燥的脲醛樹脂/二氧化硅復合微球在馬弗爐里進行焙燒。焙燒溫度350~550℃,升溫速度5℃/min,焙燒時間6h。通過XRD、TEM和氮氣脫吸附等分析手段證實了所得介孔二氧化硅有序性好,孔徑分布均勻,其主要結構參數為:比表面積288.7m2/g,孔徑4.4nm,孔容0.2044cm3/g。
②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備
a.較大孔徑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備稱取2.0g嵌段共聚物表面活性劑P123,溶于75mL濃度為1.6mol/L的鹽酸中。置于室溫下磁力攪拌1h后,滴入0.6g擴孔劑1,3,5-三甲苯(TMB),將反應溫度上升至40℃攪拌30min。之后慢慢滴加4.4g正硅酸乙酯(TEOS),40℃下繼續攪拌反應20h。將上述反應液轉移到高壓反應釜中,100℃晶化24h,得到的反應產物經抽濾、洗滌后,于80℃下烘干。將所得粉末置于馬弗爐中,以1.5C/min的速度升溫至500℃,空氣氣氛中焙燒8h,得到焙燒產物,即孔徑較大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
b.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備分別取0.5g MCF,5mL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加入到50mL甲苯中80℃回流12h,過濾、乙醇洗滌、干燥,得到較大孔徑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
③納米二氧化硅輻射接枝
a.納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將納米二氧化硅放入烘箱,在50℃干燥5h,將干燥好的納米二氧化硅加入溶有偶聯劑KH570(硅烷偶聯劑)的水溶液中,超聲分散1h。偶聯劑的質量為納米二氧化硅的5%~16%。分散后將混合液在110℃攪拌8h。產物經洗滌,索氏抽提,烘干。
b.輻射乳液聚合在改性的二氧化硅表面接枝GMA取一定量的去離子水于燒杯中,加入1g改性的納米二氧化硅和1g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另外加入精制的GMA(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溶液5mL,并向其中加入0.1g阻聚劑CuSO4·5H2O,將該混合液體系超聲分散1h。將混合液加入特制瓶中經真空脫氧,氮氣置換5次以上后封閉,輻照,吸收劑量為3~30kGy。反應結束后將乳液破乳、抽濾、索氏抽提、烘干,所得產物即為SiO2-g-GMA接枝共聚物。
c. SiO2-g-GMA接枝共聚物的氨化將上述SiO2-g-GMA接枝共聚物烘干研磨后與質量分數為33%的二甲胺溶液在攪拌狀態下反應6~10h,溶劑為1,4二氧六環,反應溫度為60℃。氨化反應結束后,將產物抽濾、索氏抽提、烘干,所得產物即為吸附材料。
④溶膠凝膠法制備超細二氧化硅
在超級恒溫水浴中,將溫度控制在35℃左右,將一定濃度的Na2SiO3·9H2O和分散劑PEG12000溶液加入三口燒瓶中,然后在高速攪拌下加入乙酸乙酯。隨著乙酸乙酯的水,解,溶液中的硅酸鹽發生聚合反應生成溶膠,并逐漸聚集轉化成凝膠,然后用1:5的乙酸溶液調節pH值至6左右。繼續攪拌1h,停止反應后在超聲波中振蕩10min,真空抽濾,并先后用去離子水、無水乙醇和丙酮洗滌,將洗滌后的凝膠在110℃進行干燥,再在800℃左右煅燒即得到白色疏松的SiO2粉體。
⑤載銅二氧化硅粉體
a.納米二氧化硅的制備
I.溶膠凝膠法制備納米SiO2以正硅酸乙酯(C2H5)4SiO4(CP)為原料,乙醇C2H5OH(AR)為溶劑,氨水為催化劑,首先將正硅酸乙酯、乙醇、去離子水按1:3:1的摩爾比配置成清澈透明溶液,放入磁子后在磁力攪拌器中攪拌,待攪拌均勻后,再在溶液中慢慢加入適量的氨水,繼續攪拌1h后形成淡藍色透明溶膠,這些溶膠放置在空氣中幾天或幾星期后即成凝膠。凝膠經研磨成凝膠粉后,凝膠粉在60℃干燥數小時而成干凝膠。將干凝膠在馬弗爐中經400℃,500℃,600℃,700℃,800℃,900℃等不同溫度燒結處理就得到所需超細SiO2載體。
II.沉淀法合成納米SiO2載體以水玻璃(模數為3.3)和鹽酸為原料,適時加入表面活性劑(OP-10)到反應體系中,合成溫度為50℃,直至沉淀溶液的pH值為8左右加入穩定劑,將得到的沉淀用離心法洗滌,經80℃烘箱干燥。將SiO2沉淀在馬弗爐中經400℃,500℃,600℃,700℃,800℃,900℃等不同溫度燒結處理得到所需納米SiO2載體。
b.載Cu2+粉體制備
將由2種方法在不同溫度下制備的相同質量2.0g SiO2粉體超聲波分散于一定量去離子水中,5.0×10-5 mol/L的CuSO4溶液100mL在20min內滴加其中,滴加完畢后繼續攪拌2h,將分散后的懸浮液靜置30min后離心,移取上層溶液,然后過濾、洗滌、干燥、粉碎,最后放入450℃高溫爐焙燒2~4h,得載銅二氧化硅粉體。
上一篇:納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
下一篇:活性炭纖維(ACF)物化性質食品安全檢測服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活性炭纖維(ACF)物化性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