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靜劑類藥代謝和毒理學
鎮靜劑類藥代謝和毒理學
[db:作者] / 2022-12-20 00:0013.1.2 代謝和毒理學
13.1.2.1 體內代謝過程
(1) 巴比妥類
巴比妥類藥物多在肝臟代謝,代謝反應主要為5位取代基上氧化和丙二酰脲環水解,之后形成葡萄糖醛酸和硫酸酯結合物。異戊巴比妥的5位側鏈上有支鏈,具叔碳原子,叔碳上的氫比伯碳和仲碳易氧化,形成羥基,與葡萄糖醛酸結合后溶于水排泄,為中等時效藥物。
(2) 苯二氮卓類
苯二氮卓類藥物均在肝臟降解,通過去乙基、水解或其他途徑代謝、產生活性代謝物,代謝物消除緩慢。多種苯二氮卓類藥物可以代謝成相同的代謝物。如服用氯氮卓、地西泮或氯硝西泮后,血中產生共同代謝物去甲地西泮和去氧地西泮。在血清中,苯二氮卓類與血清白蛋白緊密結合,在尿中主要以羥化物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物,以及肝臟中生成的相應化合物的形式被清除,尿中只發現少量原型藥物。
地西泮口服吸收快而完全,生物利用度約70%。藥物本體及其代謝物脂溶性高,易穿透血腦屏障,可通過胎盤,也可分泌入乳汁。地西泮主要在肝臟代謝,極少量原形藥物通過尿液排出,代謝途徑為N-1位去甲基,N-3位羥基化,血液中主要活性代謝物為去氧地西泮和去甲基地西泮,羥化成奧沙西泮,以及與葡萄糖醛酸結合形式排出體外。代謝產物去甲地西泮和去甲羥地西泮(奧沙西泮)等亦有不同程度的藥理活性,且能通過肝腸循環, 長期用藥產生蓄積作用L代謝產物可滯留在血液中數天甚至數周,停藥后消除較慢。
(3)吩噻嗪類
吩噻嗪類藥物體內代謝非常復雜,產物至少有10種以上,代謝途徑主要是氧化。氯丙嗪的代謝過程主要涉及羥化和與葡萄糖醛酸結合、N-氧化、硫原子氧化和脫烷化。賽拉嗪在大多數動物中迅速、廣泛的代謝,形成約20種代謝產物,包括遺傳毒性代謝物2,6-二甲基苯胺,約70%以游離和結合形式從尿中排出,原形僅占不到10%。賽拉嗪的半衰期:綿羊23 min、馬50 min、牛36 min、犬30 min,而代謝物在大多數動物體內的消除持續10~15 h。小鼠口服賽拉嗪的吸收率接近100%,大約70%的藥物通過腎排泄,30%通過糞便排泄,半衰期2~3h;馬體內代謝迅速,半衰期短與小鼠相似,在尿液中鑒定出7種代謝物,主要代謝物為4-羥基賽拉嗪和6-甲基賽拉嗪( 6-dimethylaniline);奶牛單次肌肉注射賽拉嗪,有85%的藥物通過尿液排泄,24 h后僅在尿液中檢測2,6-二甲基苯胺,其他組織未檢出。
(4)丁酰苯類
氟哌啶醇口服吸收良好,主要經肝臟代謝,腎臟消除,有首過效應,代謝以氧化性N-脫烷基反應和酮基還原反應為主。阿扎哌隆為另一丁酰苯類鎮靜劑,獸醫僅用于豬,肌肉注射使用。注射后迅速吸收分布,血藥濃度0.5~1 h達峰,然后迅速排泄。在肝、腎、心臟濃度較大,肺、肌肉、脂肪和腦組織濃度較低,20%通過尿排出,80%通過糞便排泄,主要通過還原,代謝產生有活性的代謝物阿扎哌醇。
13.1.2.2 毒理學與不良反應
(1)巴比妥類
巴比妥類藥物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其應用范圍從輕度鎮靜到完全麻醉,還可以抗焦慮、催眠、抗痙攣,但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常見頭暈、嗜睡、乏力、關節肌肉疼痛等,久用可產生耐受性及依賴性,少見皮疹、藥熱、剝脫性皮炎等過敏反應。
(2) 苯二氮卓類
苯二氮卓類藥物可引起眩暈、困倦、乏力、精細運動不協調等不良反應,大劑量應用會造成共濟失調、運動能力障礙、皮疹、白細胞減少,會引起耐受和依賴性。
(3) 吩噻嗪類
氯丙嗪過量會引起共濟失調、昏迷、行為改變、體溫變化不規則、性激素和下丘腦促激素釋放紊亂、食欲增強、低血壓和心動過速。
乙酰丙嗪過量會引起強直、震顫、興奮、血壓低等。對馬,因阻斷a受體對陰莖縮肌支配,使陰莖下垂。此外,具有過敏毒性及易產生阻滯型黃疸和多種皮膚病反應。
賽拉嗪在大多數動物上常見的不良反應為唾液分泌增加,馬見出汗,偶見癲癇和中樞興奮。大劑量時,會引起肌肉震顫、心動過緩(房室阻斷)、低血壓、呼吸抑制、臌脹,犬、貓發生嘔吐,貓瞳孔放大,使妊娠后期的母畜流產。牛對賽拉嗪特別敏感;應禁用于心臟病患畜,特別是心臟傳導紊亂的動物:忌用于肝、腎疾患動物;不得動脈內給藥;與氯胺酮合用,會引起犬“麻醉性死亡”。
(4) 丁酰苯類
丁酰苯類毒性相對較小,作用短暫,能引起低血壓。靜脈注射給藥,初期產生興奮作用。
百檢網就是一家權威的食品檢測機構,提供各種檢測需求服務,有任何疑問歡迎電聯或者在線咨詢客服。
上一篇:鎮靜劑類藥用途
下一篇:鎮靜劑類藥最大允許殘留限量食品安全檢測服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鎮靜劑類藥最大允許殘留限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