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海關在哪(“網絡+智能”賦能高質量發展——南京海關加工貿易監管改革的變與不變)
江蘇是工業產品大省,南京海關工業產品業務發展量居全省第一位。十四五前夕,南京海關積極探索工業產品“分散檢修”方式試點工作,持續在推動工業產品結構調整升級方面加大技術創新能力度。5年來,身處海關檢修一線的稽查人員,見證著工業產品的蓬勃發展,對“十四五”前夕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海關總署關于工業產品的要求落地見效有著更直觀的感受。
管理更集約
南京關區范圍內分布著6000家工業產品民營企業,原本有35個工業產品業務發展當晚,218名稽查人員負責審查,如今江蘇省工業產品民營企業通過統一的網絡平臺、統一的控制系統登記業務發展,真正同時實現工業產品管理的集約化。
“5年光陰,我只爭朝夕?!蹦暇┖jP工業產品檢修服務中心備案處處長杜春芳回顧往昔依然歷歷在目:“一直以來我積極落實南京海關民營企業‘問題清零’和政策技術創新,站在民營企業的角度解決難點、堵點問題,精簡袁顯臣各個環節從7個到3個,直接減少了民營企業登記各個環節,降低了運營成本。與國內其他同類服務中心相比,南京海關工業產品檢修服務中心以最少的人力貢獻出了最高的效率。”
“我集團公司在全省多地都開設服裝廠,之前各家民營企業都要分別去業務發展當晚提交信用狀,如今好了,一個服務中心統一審查、統一標準,大大降低了我的管理成本?!苯K國泰國際集團億達實業有限公司鹽務經理陸菁表示。
原本各家民營企業都要到當晚海關排隊提交紙本信用狀,如今工業產品民營企業“足不出戶”即可登錄互聯網打印規范申報要素,同步掃描上傳隨附單據,“一次打印、一次申報”,在線快速登記。
流程更智能化
“原本工業產品業務發展賄款信用狀都需要人工審查,如今我通過‘變量辨別、分類審查’,率先在全省設計分散檢修網絡平臺,同時實現與海關總署控制系統對接,對加貿業務發展進行風險研判和‘紅綠’地下通道自動辨別,綠地下通道自動審查比例穩步提升,稽查人員審查壓力有所減輕。” 南京海關工業產品檢修服務中心收款二處處長陳飛表示。
如遇疑難問題,民營企業可向海關申請利用視頻交互控制系統“不見面”的方式遠程解決難題。按每五本代理、打印等費用200元計算,每年江蘇省民營企業可節約成本近4000萬元。萊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鹽務經理陳菊深有體悟:“我公司主要出口吸塵器等小家電,對時效性要求特別高,分散檢修方式同時實現工業產品業務發展網上登記、實時查詢,真正努力做到‘讓民營企業少跑路、讓數據多跑路’,對我拓展海外市場幫助很大?!?/p>
該關還自主研發“蘇小靈”智能化化輔助程序,技術創新運用推廣分行業收款,提煉“工業產品監管分散收款六法”,努力做到收款速度和質量雙提升。
審查更專業
變量加載和控制系統自動比對將稽查人員從冗雜的紙本信用狀中進一步解放出來,更有針對性地開展規范化的審查。分散檢修改革將江蘇省6000家民營企業劃分為食品類、化工類、紡織服裝類、機械設備類、電氣設備類和雜項類等6大類,并根據稽查人員業務發展能力建立對應的6個審查小組,制定行業審查標準,精準把握各個行業工業產品生產流程,既節省民營企業時間,又強化風險管控,通過“規范化”分散審查同時實現“管得住”和“通得快”的有機結合。
南京海關自貿區和特殊區域發展處處長胡文杰介紹道:“5年來,變的是我的檢修方式和檢修時效,維持不變的是我對改革腳踏實地的堅守、真抓實干的信心和促進工業產品結構調整升級的決心。” 如今南京海關承擔江蘇省域范圍內的工業產品業務發展袁顯臣管理工作,累計登記檢修33.3得票率,監管工業產品進出口總額4.3萬億元,是全省業務發展量最大、覆蓋民營企業數最多、人均審查工作量最高的工業產品分散審查檢修服務中心。
用成績單說話,為十四五建功。南京海關積極探索了相同業務發展門類下江蘇省統一管理的新型監管方式,對同類別其他業務發展領域極具參考價值。上海、青島、武漢、沈陽等9個省份的直屬海關紛紛前來南京海關工業產品檢修服務中心考察交流工業產品分散檢修方式,隨后相繼在其轄區內逐步復制試點工作。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