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冷鏈食品需要注意什么?從業人員如何消毒防護?疾控專家建議→
選購進口冷鏈食品時需要注意什么?選購后該如何加工烹調?一旦接觸了核酸陽性的冷鏈食品會被傳染嗎?1月24日,在黑龍江省新聞辦舉行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黑龍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孫巍圍繞冷鏈食品安全問題進行了解答。
發布會現場。
黑龍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孫巍。
孫巍提醒,在購買進口冷鏈食品時需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到正規的超市或市場選購生鮮食品。二是正確佩戴口罩,盡量不要到人流多的地方購物,保持安全距離。三是在整個購物過程中避免用手觸碰口、眼、鼻。四是采購新鮮的食材。五是代購、海淘境外國家或地區商品,要關注海關產品檢疫信息,做好外包裝消毒和自我防護。六是要關注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食品標簽內容,保證食品在保質期內。
在冷鏈食品買回家后要牢記:在清洗加工時,要保持廚房和用具的衛生清潔,處理食材前要洗手,做到生熟分開。處理冷凍冰鮮食品所用的容器(盆)、刀具和砧板等器具應單獨放置,要及時清洗、消毒,避免與處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污染。冷凍冰鮮食品放置冰箱冷凍室保存,不要存放過長時間,與熟食要分層存放。廚房要保持通風和清潔,必要時進行環境和餐具炊具消毒處置。烹調食用生鮮食品時,加工烹調應做到燒熟煮透。盡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腌后直接食用生鮮。未食用完已經烹調熟的海鮮及肉類,請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盡早食用,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熱。食用后一旦出現發熱、腹瀉等癥狀,要及時到發熱門診就醫,并主動告知食用時間、食品種類和食材來源等信息,以助診治。
孫巍表示,相關部門目前的消毒是針對食品包裝表面,主要是預防在流通環節可能面臨的接觸感染的風險。目前并沒有發現因為直接食用這些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感染事件主要發生在低溫冷凍食品的流通環節,如卸貨、搬運等操作過程。做好消毒處理,食用進口冷鏈食品,風險較低。
對于進口冷鏈食品運輸裝卸、生產加工、經營銷售等相關環節的從業人員應如何做好消毒和防護?
孫巍提醒,一要做好健康管理。建立上崗員工健康登記制度,開展日常監測,落實登記、測溫、消毒、查看健康碼等防控措施,實行綠碼上崗制,確保健康上崗。
二要做好個人防護。從業人員工作期間要正確佩戴口罩、手套和著工作服上崗。工作服保持干凈整潔,定期清洗,必要時消毒。生鮮宰殺、分割車間等特殊崗位的從業人員除工作服外,還要按防護要求穿戴防水圍裙、橡膠手套等。推薦食品從業者佩戴一次性手套,但必須經常更換,且在更換間隙以及未戴手套時要洗手。避免防護用品的二次污染,在進行非食品相關活動,例如用手打開、關閉門和清空垃圾箱后,必須要更換手套。
三要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咳嗽時要用紙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擋。不隨地吐痰,擤鼻涕時注意衛生。盡量避免用手觸摸口、眼、鼻。
四要加強手衛生。在處理貨品時,或雙手觸碰過貨架、扶手等公用物體時,要及時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五要加強防控知識宣傳。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宣教,引導從業人員掌握新冠肺炎和其他呼吸道傳染病防治相關知識和技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加強自我防護意識。
六要保持廠區室內空氣流通和空調系統供風安全。空調通風系統要定期檢查、清洗、消毒,確保清潔運行。
七要規范消毒。對進口冷鏈食品裝載運輸工具和包裝至少進行一次預防性全面消毒,消毒實施單位應詳細記錄消毒工作情況,包括消毒日期、人員、地點、消毒對象、消毒劑名稱、濃度及作用時間等內容,相關資料和記錄應至少留存2年。
八要及時上報。冷鏈食品從業和相關人員一旦發現自身以及共同生活人員出現發熱、干咳、乏力等疑似癥狀,應當及時上報生產經營管理者,盡快按照要求采取有效措施。
來源:人民網(韓婷澎)
來源: 黑龍江政務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