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0日,石榴云:“保險+期貨”讓農戶豐年更豐收
日前,2022年麥蓋提縣紅棗“保險+期貨”縣域覆蓋項目圓滿結束,得知每畝地獲賠將近315元后,該縣希依提墩鄉艾力克坎土曼村農戶阿依提拉·阿西木喜上眉梢。
雖然他講不清“保險+期貨”的真正含義,但一說到紅棗保險他就豎起大拇指:“‘保險+期貨’是個大好事!市場上紅棗價格跌了,有保險公司來補償,我們棗農再也不用為辛辛苦苦種的紅棗賣不上好價錢犯愁了!”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支農作用,優化“保險+期貨”。這是自2016年推出至今,“保險+期貨”連續8年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充分證明了其在助力農民穩收增收和服務鄉村振興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
“兜底”農戶 擺脫“豐年不豐收”
麥蓋提縣紅棗種植面積超56萬畝,產量超25萬噸,紅棗種植收入約占全縣農戶可支配收入的50%。但傳統紅棗種植是靠天吃飯,產量看天氣,價格看市場,種植收益波動大,不利于當地紅棗種植業的穩定發展。
如何幫助農戶抵御市場價格波動風險、實現穩收增收,是當地紅棗產業亟待解決的難題。
2020年,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的指導支持下,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攜手中泰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中信期貨有限公司、東興期貨有限責任公司,在麥蓋提縣首次引入紅棗“保險+期貨”縣域覆蓋項目。通過綜合運用金融工具,將棗農面臨的價格風險轉移至期貨市場。
隨著連續三年的試點,“保險+期貨”讓麥蓋提縣的棗農擺脫了“靠天吃飯”“豐年不豐收”的困擾,為當地紅棗種植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路徑。
甜菜收購價與白糖價格緊密相關。前兩年,受國際糖價走勢影響,甜菜收購價格波動劇烈,導致農戶甜菜種植收入整體偏低,種植積極性有所下降,以甜菜產業為重要經濟支柱的昭蘇縣,甜菜種植面積不斷萎縮。
連年豐產不豐收,讓昭蘇縣好多種植戶有了改種其他經濟作物的想法。在這樣的背景下,昭蘇甜菜產業的健康發展亟需風險管理工具。
在鄭商所的支持下,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攜手東吳期貨有限公司、永安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和招商期貨有限公司,運用“保險+期貨+訂單農業”模式,實現了甜菜種植戶保收穩產的目的。
制糖企業用收購訂單為農戶甜菜的收購價格進行兜底保障,保險公司依據甜菜和白糖價格緊密相關性,以白糖期貨價格為依據,為農戶提供價格保險,確保因糖價上漲引發甜菜漲價后農戶可以享受漲價帶來的收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總經理陳元良解釋說:“這樣既能讓甜菜種植戶提前鎖定種植收益,也能幫糖企穩定甜菜收購價格,達成多方共贏,實現風險管理閉環,確保昭蘇甜菜產業持續穩定發展?!?/p>
“有了這份保單,甜菜價格下跌我不怕,上漲我開心,這可是保到我們農民心坎上了?!闭烟K縣阿克達拉鎮中柯孜村甜菜種植戶曹洪全說,“這樣我就敢放心大膽地種甜菜了。”
“保險+期貨”這一新型農業保險機制,解決了阿依提拉·阿西木、曹洪全這樣小農戶“豐年不豐收”難題,越來越多的小農戶借助“保險+期貨”也能銜接大市場,實現豐年更豐收。
2016年—2022年,“保險+期貨”在新疆的保障網越織越廣,從首次試點至今,鄭商所、大連商品交易所等機構在新疆地區累計開展了74個項目,涉及棉花、紅棗、甜菜、蘋果、玉米、豆粕、雞蛋、生豬8個品種。
風險對沖 小投入撬動大保障
“保險+期貨”是我國獨有的保障農民收入的金融創新,是保險機構與期貨機構合作開發的一款涉及價格風險的農業保險產品。
“它以農產品期貨價格作為保險承保和理賠的依據,由保險機構向農戶提供價格或收入保險保障,并將保險產品中涉及的價格風險通過期貨機構轉移到期貨市場進行對沖,從而達到穩定農業生產收益的效果?!敝腥A財險新疆分公司副總經理張妮解釋說。
“保險+期貨”效果好不好,農戶最有話語權。麥蓋提縣央塔克鄉哈曼闊依地村村民艾買爾·土木爾連續三年參保了紅棗“保險+期貨”,他對“保險+期貨”所帶來的實惠深有體會。“村里人現在都搶著買,對棗農來說,這的的確確是個好事?!?/p>
甜菜種植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的支柱產業之一,2021年和2022年,該師連續開展甜菜“保險+期貨”項目試點。該師副師長李繼勇表示,甜菜“保險+期貨”項目是九師甜菜種植產業運用金融手段進行風險管理的有益探索,對該師甜菜種植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保險+期貨’模式的發展和推廣,農戶有了風險管理意識,對于‘保險+期貨’的看法和觀念在悄然轉變。從試試看到主動投保,從不理解到如數家珍,越來越多的農戶主動參保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崩罾^勇說。
農戶積極參保離不開政策和資金的大力支持。隨著地方政府對“保險+期貨”的重視程度和農戶參保意愿不斷提升,地方對于“保險+期貨”的補貼力度和農戶的自繳比例均在增加,保費構成的多樣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去年6月,2022年新疆麥蓋提紅棗“保險+期貨”縣域覆蓋項目,為當地近4000戶農戶的5萬余畝紅棗提供了價格風險保障,投入總保費約1555萬元,折合畝均保費305元,棗農每畝只需繳納50元,其余由鄭商所、財政資金等進行補貼。項目結束時,整體賠付金額1603.43萬元,畝均賠付金額314.5元,是棗農自繳保費的6倍多,真正實現了用“小投入”撬動“大保障”。
張妮還舉例說,阿拉爾紅棗“保險+期貨”項目85%的保費來自鄭商所、政府和期貨公司的補貼,1049戶農戶自繳保費僅134.77萬元。最終保險公司理賠了1094.10萬元,戶均賠款10429.96元,是自繳保費的8.12倍。
金融“下鄉” 服務鄉村振興新模式
新疆是農業大區,是棉花、紅棗、白糖等已上市期貨交易品種的主要產區。近年來,“保險+期貨”對涉農品種的支持保障力度不斷加大,保障成效更加顯著,呈現出量質齊升的發展態勢。
2016年以來,新疆33個縣市、團場開展“保險+期貨”項目,累計承保農作物面積達328.52萬畝,惠及農戶10.43萬戶,累計提供171億元保險保障,為129.14萬噸農產品保“價”護航,賠付超過17億元,整體賠付率達118.5%。
“從首次開展試點以來,新疆‘保險+期貨’的試點品種、規模、保障持續增加,成為探索金融下鄉、服務‘三農’的試驗田,探索出了一條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部分機構在新疆已開始探索‘保險+期貨+銀行’‘收入保險+期貨’等創新模式?!毙陆C監局機構監管處工作人員阿布都薩拉木·阿布來提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作為金融支持農業農村的重要創新,“保險+期貨”為探索新型農業支持保護提供了參考,積累了寶貴經驗,有效打通了金融服務新疆“三農”的“最后一公里”,正成為新疆鄉村振興的新支撐和農業轉型發展的新亮點。
近年來,“保險+期貨”模式在服務新疆尤其是南疆的鄉村振興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在促進新疆農業提質增效、培育壯大優勢產業方面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經過8年發展,鄭商所在新疆支持開展‘保險+期貨’項目50個,項目涉及棉花、紅棗、甜菜3個品種,承保種植面積117.07萬畝,參保農戶5.67萬戶,累計產生賠付金額1.09億元?!编嵵萆唐方灰姿嚓P負責人表示,“作為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支持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創新,隨著涉農主體的參與積極性不斷增強,‘保險+期貨’還需進一步創新,拓展服務農業產業鏈的廣度和深度,持續為鄉村振興提供金融助力?!?/p>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保險+期貨’模式將為推動鄉村產業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該負責人說。(記者 冉虎)
新浪合作大平臺期貨開戶 安全快捷有保障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