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企失血的上半年:誰在逆勢增長?誰還在瘋狂開店?
時間似乎又回到了2020年初,與之不同的是,餐飲人已經練就了一身「快速應變」的本領,也展現出了比以往更加強大的韌性。
雖然餐企半年報一片蕭條,但在各地疫情防控形勢穩定后,餐飲行業也正在加速回暖。
總第 3262期
餐企老板內參 張鐸 | 文
整體營收表現
營收大幅下降、凈利潤幾乎全賠
2022年上半年,國內疫情散點頻發,消費者信心轉弱,加上多地出臺堂食限制措施,餐飲行業再度面對危機。
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國餐飲收入人民幣20040億元,同比下降7.7%。
內參君統計,2022年上半年,絕大多數上市餐飲企業的營收同比下滑。
疫情的散點頻發以及防控政策的升級,導致餐廳停業、堂食停擺、營業時間縮短,是關鍵因素之一。
財報顯示:3月至5月,海底撈平均每天有超過200家門店暫停堂食,九毛九集團有60%的餐廳經歷了不同時間的堂食服務暫停或限制。
今年上半年保持營收同比增長的公司,僅有肯德基、海倫司和廣州酒家。
不過,這并不代表這三家公司受疫情的影響輕微:肯德基的同店銷售下滑了12%,海倫司的同店單店日均銷售額增長率為-26.8%。
肯德基和海倫司上半年營收得以增長,是門店擴張抹掉了單店營收下滑。
肯德基門店數從去年年中的7609家增長至8510家,海倫司門店數則從去年年中的471家暴增至846家。
廣州酒家比較特殊,因為其擁有食品+餐飲雙主業。其餐飲分部今年上半年營收增長超過30%,財報中給出的原因是,2021年7月起,陶陶居的營收納入公司合并報表。
凈利潤方面,上市餐飲企業集體下滑,無一幸免。疫情下門店經營和營收受限制,人力、租金等相對固定成本依然要支出。僅有百勝中國、九毛九集團、同慶樓的凈利潤為正。
同時,部分品牌在疫情下進行開店、關店的「大動作」,也影響了利潤表現。
奈雪的茶表示,隨著門店數量增加,門店的人力、租金等固定成本金額相應增加,進一步導致集團虧損。
而海底撈的財報顯示,若刨去關店減值帶來的損失,海底撈上半年將盈利0.42億元。
開店暫緩 OR 關店不止
誰還在堅持開店?
2022年上半年,餐飲企業的開店邏輯繼續分化。
在疫情下,部分餐飲品牌選擇開源節流等自救措施,減少對拓店的投入,物業到期的門店不續約,也有未達預期主動關店的情況,造成門店規??s減。
其中,關店幅度最大的當屬上海小南國,國內小南國門店凈減少8家,南小館門店從10家減少到4家。
不過依然有進取型餐飲品牌,頂著疫情的壓力堅持開店,等待疫后復蘇。
2022年上半年,門店凈增長的品牌包括肯德基、必勝客、湊湊、奈雪的茶、太二酸菜魚、和海倫司。
百勝中國的肯德基和必勝客,依舊是門店新增最多的兩個餐飲品牌,也進一步拉開與其他餐飲品牌的規模差距。門店新增比例最大的是奈雪的茶,自上市后,奈雪的茶積極布局租金和人力成本更低的奈雪PRO店。
當然,今年上半年餐飲品牌門店增長速度明顯放緩,門店拓展的時間表正在根據疫情發展做出調整。疫情同樣也會打亂物流供應鏈、裝修施工、人員招攬和開業的節奏。
像是百勝中國,就在財報中明確表示,「其2022財年目標保持不變,凈新增約 1000 至 1200 家門店」。這意味著下半年百勝中國會加速開店,日均凈增門店超過5家才可以實現這個目標。
海底撈和呷哺呷哺依然面臨門店的陣痛,去年下半年,海底撈提出「啄木鳥計劃」,呷哺集團也有關店300家的計劃。門店端的調整持續至今,同時也帶來了較大的一次性減值損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下半年疫情趨緩時,味千中國的門店還有小幅度增長,但在2022年上半年「打回原形」。
味千中國的財報稱:本集團將關閉經營表現未如理想之門店,策略性減少門店數目,以減少疫情爆發時對現金流及盈利之負擔。
下滑的翻臺率和利潤率
「回到疫情前水平」更難了
2020年的新冠疫情,打斷了中國餐飲市場規模快速成長,市場規模下滑15.4%。
2021年,「回到疫情前水平」成為判斷餐飲企業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但達成的企業只是少數。
經歷了2022年上半年,餐飲企業回到疫情前水平,變得更難了。
從翻臺率看,在疫情的影響下,各品牌的翻臺率均有下降。
翻臺率表示餐桌的重復使用率,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中,高翻臺率意味著更高的效率與營收。
國信證券曾測算,3次/天的翻臺率是海底撈單店的盈虧平衡線,但在上半年,海底撈的整體翻臺率跌倒2.9次/天,與啄木鳥計劃的翻臺率4.0次/天仍有不小的差距。
太二酸菜魚曾經有驚人的翻座率,在2019年上半年,翻座率高達4.9次/一天,現如今只剩2.9次/天。疫情對消費的壓制和門店密度的增加降低了翻臺率,但仍然處在行業優異水平。
本季度,湊湊火鍋翻臺率已經降到和呷哺呷哺翻座率同一水平,為1.9次/天,且不及自己在2020年上半年的表現。雖然翻臺率快速下降,但管理層依舊認為,倘疫情可于二零二二年下半年緩和,湊湊業務經營料將合理強勁回暖,并看好其海外擴張的前景。
從門店利潤率看,在披露的公司中,除九毛九西北菜外,門店經營利潤率均大幅度下滑。
九毛九西北菜門店利潤率逆勢提升,是今年上半年財報中為數不多的「亮點」。
2020年,九毛九西北菜退出北京、天津、武漢三地。關閉低效門店、降低管理半徑。此后品牌逐步調整,菜單結構優化、門店坪效提升,帶動門店利潤率回升至11.7%。
經營利潤率下降最多的是奈雪的茶,同比下降8.8個百分點至10.4%,其中上海地區門店經營利潤率告負,從15.4%下降至-22.1%。
奈雪的茶也在通過多種手段提升自己門店經營利潤率,比如通過數字化/自動化改造措施、人力優化措施和租金談判等方式,以及持續優化供應鏈,持續恢復門店的盈利能力。
重新審視發展戰略
投入更成熟和更有潛力的業務上
在當前的環境下,餐飲企業重新審視自身的發展戰略。
海底撈在啄木鳥計劃初見成效后,宣布了一項名為「硬骨頭」的門店重啟計劃,擇機重新開業原本啄木鳥計劃里關停的部門門店。
今年6月中旬,海底撈建立社區營運中心,專注于堂食服務之外的多元化餐飲服務創新。
呷哺呷哺重新上線「高性價比」模式,推出以大眾市場為目標的高性價比套餐。
呷哺集團新品牌“呷哺X”——趁燒,首家門店也將在9月下旬落地上海,主打“烤肉+酒+茶”的復合型業態,客單價在250元左右。未來將形成 呷哺呷哺、湊湊、趁燒多品牌起頭并進的局面。
海倫司將繼續拓展酒館網絡,加大向更廣闊下沉市場布局的同時,也將重構發展模式,向平臺型公司轉型。
根據媒體報道,海倫司·越在湖北利川開店,試驗“大排檔+小酒館”模式,探尋下沉市場的增長曲線。
擁有多品牌的餐飲集團,選擇將資源投入在更成熟和經過驗證更具發展潛力的業務上。
百勝中國成熟的業務,自然是肯德基+必勝客,2022年上半年年,肯德基凈新增342家餐廳,必勝客凈新增121家。包括塔克貝爾、小肥羊、黃記煌、COFFii&JOY 和Lavazza 的其他品牌的總門店,凈關閉81家。
在疫情下,肯德基和必勝客仍然是開店主力,門店占比從90.49%提升到92.2%,相對應的,收入占比也從90.92% 上升至96.04%。
九毛九集團將資源傾注到太二酸菜魚上,集團80%的門店成為了太二酸菜魚。太二酸菜魚標準化、具備特色且容易復制,同時,全國的門店布局也能更好的低于疫情防控風險。
同樣,在考慮到未來增長潛力后,九毛九集團出售了「兩顆雞蛋煎餅」,僅作價50.94萬元賤賣。
在新業務中,慫重慶火鍋廠及賴美麗品牌被認為「巨大增長潛力」,本次財報中,其他收入占比的增加,主要來自于慫重慶火鍋廠的門店擴張。
最后…..
在疫情的沖擊下,其實每一筆營收,都是不容易的。在財報之外,我們能夠看到餐飲企業積極自救,竭盡所能度過難關的努力。
在各地疫情防控形勢穩定, 加之全國多個城市相繼出臺促消費一攬子政策,餐飲行業正在回暖 。而中國餐飲未來,依然存在著巨大的潛力。
餐飲企業重回高速發展的時代,有難度,但并非無望。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上海堂食恢復后 餐企正在面對錢袋子捂緊、雙向離職潮、如何最大化降本
下一篇:煎熬的餐企